放療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30 11:21:16

導語:放療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放療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管理模式分析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惡性腫瘤患者比例逐漸上升,放射治療是改善此類疾病患者預后的重要手段。患者從放療開始到結束需要物理師、醫師、技師等多方面共同參與才能完成[1],這個過程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資料,這些信息的傳遞、登記、保存是確保放療順利進行的必要過程,而傳統的信息傳遞和儲存模式需要占據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這就導致工作質量和效率嚴重下降[2,3]。加上傳統人工整理和記錄過程中容易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不但導致數據難以歸檔,甚至還會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上問題也有了更好的選擇方案。醫院2018年1月起構建了放療科信息管理系統,并以此系統為基礎調整了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醫院放療科2017年、2018年全年工作資料,放療科共包括4臺放射治療儀,基礎統計資料包括治療人數、治療開始及結束時間、放療方案、放療設備、放療次數、預約人數、實際治療人數等。1.2方法自2018年1月起構建放療科信息管理系統,并圍繞信息管理系統構建管理模式及流程,具體措施如下。1.2.1放療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共包括系統設置、數據分析、物理師、醫師、技師、下載、教學7個模塊,根據參與人員共設置管理員、游客、物理師、醫師、技師,不同身份對應不同權限,游客權限最低,僅限于在各終端輸入自身信息進行資料查詢,管理員權限最高,可以在系統設置模塊中進行系統參數調整,物理師能夠在對應模塊中修改患者的治療計劃,并可查看、修改治療過程中的質量保證、質量控制等信息,醫師能夠在對應模塊中修改患者的信息,并根據患者的治療進程調整預約治療時間等相關內容,技師則能夠在對應模塊中修改當日儀器工作量及患者治療安排情況,后三者權限僅次于管理員,能夠在系統中查看患者的各項信息,并能夠通過系統進行交流。放療科每個系統用戶均建立自身的身份信息,具有對應的權限,在系統操作中會留下相應的痕跡,僅管理員可見。信息網絡與醫院HIS系統建立聯系,放療信息根據權限不同開放到醫院的各個終端。1.2.2信息管理系統應用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目前信息傳遞困難的問題,全面提升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由于傳統管理模式下各工作組的儀器使用率僅限于各組、科室內知曉,臨床科室很難及時了解儀器的使用情況,因此放療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導致患者排隊時間過長,影響工作效率。在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放療科能夠及時更新信息,將各小組的儀器使用情況通過系統進行,并實時進行更新,公布放療資源,確保了治療計劃調整的即時性。患者在住院后,首先由責任醫師初步制定治療方案,并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查看目前加速器的應用狀況及TPS使用率等信息,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預約,選擇對應的儀器型號,之后到CT室進行定位,將檢測結果傳遞至服務器,由物理室根據患者信息安排具體的治療計劃,對應物理師根據計劃執行操作,對治療進度進行記錄,醫師根據信息反饋對計劃進行審查,了解患者的治療進度和治療狀況,通過信息系統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減少信息傳遞占用的時間和精力。1.2.3建立信息管理模式。以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對傳統的管理方案進行調整,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既有管理制度基礎上,將各項信息登記、數據統計等內容一并納入到信息管理系統中,要求各級工作人員根據權限不同執行對應的任務,管理者可直接通過信息系統了解目前科室內的工作狀況。同時利用信息系統加強科研管理,通過信息系統教學視頻,所有參與用戶可自行下載學習,在信息系統中開辟專門版塊,保存科研數據和典型病例,為科研教學提供寶貴依據。該系統定期進行更新,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維護,確保數據安全、系統穩定。1.3觀察指標。對比2017年和2018年放療科日均治療人次、設備日運行時長、患者平均等候時間,并統計對比不同時期患者的準時就診率、爽約率。1.4統計學方法。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017年、2018年放療科工作效率比較。2018年放療科日均治療人次、設備日運行時長均顯著高于2017年,患者平均等候時間顯著低于2017年(P<0.05)。見表1。2.2資源利用率對比。2018年放療科患者的準時就診率、爽約率分別為90.40%、2.60%,與2017年的71.50%、7.70%相比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3.1放療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了工作效率。數據傳遞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了數據傳遞所需的時間,減少了資源占用[4,5]。放療科的管理內容相對復雜,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以往的管理多采用人工管理,這與放療科高風險、高要求的工作特點極不相符。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實現了信息的高速、準確傳遞,減少了資源投入,提升了工作效率[6]。從研究數據看,2018年放療科日均治療人次、設備日運行時長均顯著高于2017年,患者平均等候時間顯著低于2017年,說明放療信息管理系統完成了流程優化,且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不但能夠有機整合放療的各個環節,還能促進各科室間的信息傳遞,提升協作效果,縮短了無效時間。3.2放療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了資源利用率。本研究結果顯示,2018年放療科患者的準時就診率、爽約率分別為90.40%、2.60%,與2017年的71.50%、7.70%相比差異明顯(P<0.05),說明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有效的信息傳遞,放療科和臨床科室都能及時傳遞信息,即使患者出現突發狀況無法按預期計劃治療,也可及時調整,減少了爽約造成的資源浪費,緩解了高峰期資源不足的情況。

4結語

綜上所述,圍繞放療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管理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特點,提升了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金肅年,鄧曉琴.放射治療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醫療裝備,2006,19(12):7-8.

[2]趙莉麗,金新政,李道蘋.醫院信息孤島現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6,13(6):12-13.

[3]吳智理,張九堂,倪千喜,等.放療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5,24(6):680-682.

[4]范仲珍,何輔成.上海市醫院預約診療服務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8):35-37.

[5]梁娜,張勇.醫院預約系統的研發及建設[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1,18(6):50-53.

[6]馬中立,張凌.醫院信息化對醫院現代化建設的作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5):350-351.

作者:金軍標 戴海芬 郭亞楓 吳海波 單位:臺州市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