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運用

時間:2022-02-03 10:32:27

導語: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運用

摘要:高校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也是整個社會的熱點,然而高校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校園安全潛在隱患眾多,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了目前高校安全工作還有待完善和提高。本文在對高校安全工作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內涵及其關系闡述的基礎上,對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策略,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高校安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高校校園安全,為師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關鍵詞:高校安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策略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也是科學技術研發的前沿陣地,然而近些年來,高校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校園安全潛在隱患眾多,這些問題反映我國高校目前在安全工作方面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安全的環境是高校作用充分發揮的前提和保證,因此要不斷完善校園安全工作中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為高校師生提高良好的生活、學習和科研環境。

1高校安全工作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1.1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內涵

管理體制中的體制主要是指一種組織制度,管理體制就是運用什么樣的組織方式,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高校安全管理體制就是在高校黨委的領導下,由校級領導負責,通過組織、保衛開展安全保障實施的體制。運行機制中的機制主要是指整體內的各個部分功能及其內在的聯系,運行機制就是對影響社會運行規律因素及其功能、影響發揮的過程、運行方式等的總稱,高校安全運行機制就是由保衛部門領導下,相關的科室、部門和工作人員在校園安全保衛中協調、生效的過程。[1]

1.2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相互關系

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辯證的關系,相互影響,又相互聯系,其中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管理體制是根本性的,決定著運行機制,然而運行體制又反過來影響著高校的活力,其又對高校的整體命運和發展產生關鍵的影響,因此要做好高校安全工作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要理順高校安全工作的管理體制,又要完善和建立高校安全工作的運行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校校園的和諧穩定。

2高校安全工作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1高校安全分工不明確,管理層對校園安全重視程度不夠

從目前我國高校管理體制來看,高校安全分工不明確,甚至出現了模糊的情況,致使校園安全保衛部門工作力度不夠。高校中管理層,雖然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對校園安全給予的支持力度不夠,出現安全防護設備陳舊、安保人員待遇低、現代保衛科技技術運用少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高校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2]。

2.2高校安全管理不規范,安保人員素質和能力偏低

規范的管理制度是推進高校安全工作的第一步,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更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系統嚴密規范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還有一些高校安全規章制度并沒有嚴格的落實和執行,影響了規章制度作用的發揮。另外,在高校安保人員中,多數學歷水平低,工作能力不強,在進行高校安全工作時,特別容易出現選擇性檢查、與他人發生沖突矛盾等現象,嚴重損壞了安保人員的形象,沒有實現保衛校園安全的目的。

2.3高校師生安全警覺性差,安全與生命意識淡薄

與社會相比,高校的構成較為簡單,多數是教師、學生以及相關人員,一定程度上給師生造成了高校安全環境的較高的錯覺和誤判,存在安全問題離自己很遙遠,且不會發生在高校校園中等的認識和思想,從而在生活和學習、科研中放松了校園安全的警覺,沒有把校園安全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另外,在和平年代,社會環境整體相對較好,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忘記了居安思危,沒有時刻提醒自己安全問題,不關心身邊隱藏的安全隱患。

3提高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策略

3.1理順高校安全管理體制,部門協作,明確分工

理順高校安全管理體制是高校安全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個環節。要把校園安全確定為“一把手工程”,明確校長為安全責任第一任,充分理政工作內容,從校級領導到班主任、輔導員、班長、舍長等逐級逐層確定責任人,并明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聯合相關部門成立安全領導小組,設立安全督查小組,并定期召開安全會議,對高校安全進行定期巡查,對出現安全隱患或安全事件的單位或部門追究第一責任人責任,從而形成一套高效、完整和系統的高校安全管理體制,確保高校安全穩定。[3]

3.2建立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

在形成科學的高校安全管理體制之下,高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是校園安全工作開展的依據和保證。首先,保衛部門是高校安全的任務重要執行者,要充分明確安全保衛第一線的保衛部門的管理制度,讓其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第二,對學生宿舍、校園,建立值班、門衛、巡邏以及安全信息報送等制度,真正做到校園安全無死角;第三,在制定好校園安全規章制度后,加強宣傳讓師生真正了解和熟知;第四,抓好各項校園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如果沒有嚴格的執行,規章制度等同于形同虛設,起不到預期的效果,達不到保衛校園安全的目的[4]。

3.3實行高校安保人員從業資格制度,打造校園安全專業隊伍

高校安保隊伍的能力和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整個校園安全的質量和效果。從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高校安保人員存在學歷低、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強的問題,甚至更為嚴重的是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安保培訓,對相應的安保人員從業資格沒有限制,這些問題本身就成為了高校安全存在的隱患,所以要實行高校安保人員從業資格制度,打造校園安全專業隊伍。一方面,在高校安保隊伍中實行從業資格制度,加強安保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校園安保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優化高校安保隊伍結構,提高安保人員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的高學歷人才進入安保隊伍,尤其是具有現代安保技術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把校園安全工作推向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3.4加大資金投入更新陳舊設施設備,實現高校安全科技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校園已經不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正在走向開放,這樣讓原本單純的校園環境變得復雜,高校安全環境的變化對校園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依靠傳統的校園安全保衛方式和手段,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現代高科技安保技術,例如視頻監控、防盜報警、防火報警、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現代化安保系統,讓高校成為高科技設施設備的集聚地,真正實現高校安全工作的現代化,為高校安全工作提供堅實的硬件基礎。

3.5建立突發安全事件快速應急和處理機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件損失

在做好高校安全日常硬件和軟件工作的同時,必須建立起突發安全事件快速應急和處理機制。往往很多校園安全事件具有時間緊急、責任重大的特點,需要通過應急和處理機制對校園安全事件進行快速處理,避免事態擴大,最大限度地對安全事件的損失降到最低。首先,完善校園治安綜合治理機構,確保各類安全信息互通有無,讓各級各層隨時掌握校園安全的動態;第二,聯合公安、消防等多個部門,不定期或定期地開展校園安全環境大檢查,對安全隱患和可疑人員進行排查,并進行糾正規范;第三,建立獎勵懲罰制度,對舉報或發現校園安全隱患的人進行相應的獎勵,對破壞校園安全環境的人根據情節程度進行處罰,構成違法的移交公安部門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師生參與進來,共同保衛校園安全。

作者:盧彤鳴 單位: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碩淮.高校安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初探[J].才智,2016,(5):85.

[2]袁禮輝,戴如蓮.高校安全工作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探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0,(8):99.

[3]李曉華,劉興國.無縫隙組織理論視域下高校安全管理創新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15,(10):191.

[4]侯艷麗.無縫隙組織理論視域下高校安全管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