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7-09 09:38:04
導語:工商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背景下,國內很多高校都在開展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本文在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給出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策,以期對提高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工商管理;創新創業教育;對策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是為了給我國培養具有創業精神以及創業能力的實踐性人才,當前高校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很難達到該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在市場經濟越來越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對于創業人才的培養,一些高校成立了專門的創業學院,不過更多的高校是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工商管理專業相結合,一些高校開設了專門的工商管理專業創業班。但是,這些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或多或少都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1](一)課程缺乏特色。創業涉及各種各樣的行業,呈現多種多樣的形式,從這個角度看,該課程的設置應該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創業的主體是人,人是具有個性的,和特點行業結合起來就更是具有獨一無二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業課程又需要具有自身的特色,讓各種各樣的學生都能找到興趣所在,能發現自己的長處,能找到創新的方向。當前的課程在廣泛的適用性上做的比較到位,但是在個性化和特色方面比較缺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二)實踐性較差。當前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依然是依賴課本,學生學了一肚子理論知識,但是不消化不理解。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理論研究學科有著本質的區別。當前所使用的課本雖然也有一部分指導實踐的知識,但是和現實的實踐有著很大距離,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弱,由于沒有實踐作為練習,學生整體能力都有待提高。此外,我國市場經濟現在出現很多新的行業和商機。例如滴滴、美團、共性單車等,教材的內容有很大的滯后性,和時展相脫節,如果一味依賴教材進行課堂教學,學生不會學到真本事,缺乏市場競爭力,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和遭遇失敗。(三)評價方式落后。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決定了傳統的書面考察評價方式的局限性,當前高校的評價方式仍然是以書面考試為主,在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方面作用羸弱,也造成了學生為了通過考試過多的關注課本而忽略了社會實踐,從而導致了學生創新能力弱,綜合能力低。
二、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策
(一)理論教學體系改革。1.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的關鍵是要有創業意識,因此創新創業課程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業情感。通過讓學生參加創業設計、實踐,培養學生對于創業的情感,讓學生對創業產生興趣,成為一種愛好;其次,激發學生創業動機。通過成功案例的講解、行業的分析、創業前景的分析等方式,讓學生樹立目標,產生創業的內驅力和積極的創業心理;再次,堅定創業信念。讓學生能夠真實的認識創業,認識到創業成功需要的品質意志,以深刻的體驗和感受為心理形式,讓學生始終懷有從事創業實踐活動的堅強信念。[2]2.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增加各種各樣的選修課,例如B2B、共享經濟、工業4.0、虛擬貨幣等新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力求學生具有創業所需的知識,提升學生發現商機、把握商機的能力,增強資源整合的能力。同時,通過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提高學生人際溝通、團隊管理能力。通過理論教學體系的完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3.豐富學生創業知識。首先,增強感性認識。我們要認識到創業知識內涵廣闊,包括國家宏觀政策、工商、稅務等各種知識,純粹去學理論知識的話,學習效果欠佳。我們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學生對所有理論知識有個初步的認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廠參觀、參加講座等,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其次,增設實驗環節。通過實驗能使學生從理論上升至實踐作上,例如課堂上老師組織學生對ERP軟件塊進行操作,培養學生應用軟件從事企業各項管理的能力。又如課堂上老師可以進行沙盤模擬,結合市場變化、角色扮演,使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體會創業過程,得到實踐經驗和深層次的領悟;第三,運用情景模擬教學。通過真實或模擬的環境,讓學生在實際中去解決問題,深入反思,從而理解理論知識。情景模擬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熱情;第四,推廣案例教學。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創業失敗和成功不同的原因,提高學生面對困難的解決能力。在課堂上,可以把案例教學作為理論知識的導入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理論知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1.加強校企合作。協調校企關系,為教師、學生接觸社會實踐提供基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學生可以更好的認清當前的市場動態,激發創業興趣;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2.建設校內實踐平臺。學校應該加強內部平臺建設,為學生的實踐和創業搭好橋梁,例如可以設立校內創業科技園,校內創業基地等,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平臺,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借助內部實踐平臺,可以以學校名義聘請專家到平臺指導,組織創業大賽等,吸引大學生關注創業,增強創業實踐能力和堅強信念。
總之,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要立足創業教育,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突出特色,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勇,洪倩,趙雅甜.工商管理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4(2):24-27.
[2]陳煒.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問題簡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99,98.
[3]彭文博,尹新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4):55-57.
作者:孫凱 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新形勢下經濟管理創新研究
- 下一篇:應用型本科校企合作機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