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研究

時間:2022-08-12 08:29:03

導語:工商管理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研究

摘要:人才的培養主要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水平的高低。工商管理專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歷了多次評估的洗禮,目前已非常成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管理人才。文章根據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結合社會對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現狀,剖析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形提出了評估體系構建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從多角度提出了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內容,旨在為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理論教學;評估體系

從改革開放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對高等院校本科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評估,通過評估查找問題促進本科教學的發展。1985年進行了本科教學的試點評估,通過此次評估為建立中國特色高等院校本科教學評估體系和制度奠定了基礎。1990年對高等院校進行了合格評估,促進了高等院校對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等進行思考與規劃,進一步促進高校的發展與建設。1994年對高等院校進行了優秀評估,評估對象是985和211院校,先后評估了100所院校,促進了參評院校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打造特色,提升辦學能力,并帶動其他院校的發展,促進了高等院校的全面進步與能力提升。1997年對國內近800所高等院校開展了隨機評估,進一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了高等院校的全面進步。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五年一輪的教學評估制度,對高等院校進行全方位的水平評估,使高等院校的教學評估制度化建設邁向實質性進程。2008年教育部組織了高等院校的專業評估,促進了高等院校專業建設與發展,提升了高校專業質量和適應性。2013年開展了一系列的本科教學的審核評估,通過此次評估促進了教育規劃綱要的進一步落實,推動了高等院校的內涵式發展。目前,新一輪評估正悄悄來臨。通過一系列的本科教學評估,促進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進步,高校的本科教學工作越來越成熟。

一、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評估體系現狀

在我國,工商管理專業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并在本科教學評估中不斷發展與壯大。但在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限制了專業的發展,并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發展瓶頸。(一)評估的目的不明確。任何評估均有明確的目的,目的不明確就會使評估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也不會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更不會產生明顯的作用,久而久之,大家對評估只能是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了。并且,很多高等院校在評估中態度不端正,評估中應付了事的現象普遍存在,認為評估就是一種形式,評估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評估中唯上不唯下的現象嚴重,本末倒置,嚴重缺乏評估的目的性。其后果就是教學評估走過場,只重視過程,不重視結果,沒有與有效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有機結合,評估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大家對教學質量的評估產生了厭煩心理和抵觸態度,教學評估失去了意義。(二)評估的特色不明顯。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在很多高校還是形式化,缺乏自身特色。有些高等院校對我國的教育政策“吃不透”,對人才的培養方向把握不準,在教學質量評估中照搬照抄的現象比較普遍[1]。在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指標制定中,“你抄我,我抄你”,沒能與本校的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相結合,評估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我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幾乎是全國一個版本,理論課程的設置趨同現象嚴重,各高等院校沒能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的差別而形成差異化。雖然有些院校在專業選修課程的設置上會有所不同,但涉及的范圍很小,也只是局限于個別課程的設置,沒能形成真正的特色。(三)評估的方法不夠科學。目前,教學質量評估多采用督導組和學生評教相結合的方式。這種評教方式無可非議,但在執行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在本學院督導組評教上,往往由本院在職教師成立督導組,再對全院的教師進行評教。這樣,問題就來了,督導組是由本院教師構成,這些教師本身既是評教對象,又是評教的主體,很難做到公平公正。而且督導組成員的選擇缺乏合理性,成員的教學水平,評價結果如何能叫人信服。學生評教似乎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評教方法,但是,學生評教應該有前提條件,那就是學生能做到公平公正,應該具備良好的品行。否則一定會出現“嚴師分低”的現象,對非常敬業的教師造成打擊,而那些“老好人”性質的教師會得到高分。因此,這種評教方式嚴重傷害對學生負責任教師的情感,而又放縱了教師中的“老好人”。我們評教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這種情形,適得其反。(四)評估的主體不夠全面。在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設計中,在評估主體的設計上,我們往往只注重校內因素而忽視了校外因素。校外因素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反饋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兩部分,而這兩部分的評價恰恰才具有真正的權威性,才有說服力。因此,由于評估主體的嚴重缺失,造成評估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嚴重影響評估的效果,甚至對學校的相關制度和政策的制定產生誤導,產生負面影響。

二、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設計原則

(一)明確評估體系的設置目的。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首先要明確其構建的目的,有了清晰的目的,評估體系才能有的放矢,才具有針對性和應用價值。評估體系設置的目的是以學生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提升學生工商管理的理論功底。因此,其一要明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具備哪些素質。從素質上講,第一應該具備政治文化素質,這就要求學生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生要敢于擔當、努力進取,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其二應具備基本業務素質,這就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技能,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實踐中的管理問題。其三應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即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面對困難不畏縮,敢于挑戰[2]。因此,在理論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要充分考慮這三個要素,圍繞這三個要素構建評估體系。評估體系的設計完全以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技能的提高為目的,以夯實學生的理論功底和提高學生的管理技能為核心,培養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健康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大學生為使命。這是評估體系設計的首要原則[3]。(二)評估體系要與績效獎懲緊密掛鉤。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不與績效獎懲相關聯,就不會發揮其重要價值,就會失去其現實意義,會產生評估過程中的虎頭蛇尾的現象,更不會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最終結果就會演變成形式主義,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是高等院校績效獎懲機制建立的基礎與實施保證,評估結果為學校的績效獎懲提供了科學合理的依據。通過建立合理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可以保證學校激勵機制與競爭機制的建立和有效運行,使整個院校活起來、動起來,充滿活力,避免形成“一潭死水”,創造良好的教學和學習的環境,提高學校的整體運行效力與效率,提升辦學能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加優秀的人才。(三)評估體系應具有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制定要結合本學校的專業特色,從實際出發,既要符合工商管理專業的目前特點,又要著眼于工商管理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要充分符合客觀規律。雖然,理論課程是自成體系的,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但在制定評估體系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其與實踐技能培養的關系,要以系統觀念和思路來設計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設計中,要使學生的素質和技能與之有機結合。充分考慮與該體系有關的各種要素,剖析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完整的、合理的、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質量評估體系。如在學生價值觀的培養評估中,考核其相關課程設置中是否包含了價值觀的培養內容,這會在相關課程(或大綱)中體現出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很多課程具備此項功能,如管理思想史課程,在教學中完全可以把我國優秀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以儒家學派、道家學派、法家學派、兵家學派等為載體灌輸給學生;在管理學和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在使命定位內容介紹中,可以以價值觀為核心,結合社會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組織行為課程教學中,結合意識形態等內容,規范和引導學生的行為,有利于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在對價值觀的培養評估中,完全可以從這些課程的內容設計和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教學質量評估,建立相應的評估指標體系[4]。(四)評估體系設計的系統性。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充分考慮與之相關的各個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才能建立起合理的評估體系。比如,理論課程體系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分析哪些課程是主干課程、核心課程;每門課程在排序上先上什么課、后上什么課;各門課程之間的重復內容該如何處理;各門課程的內容在教學時間上該如何分布;哪些內容要重點講解、如何講;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應用等問題。要把這些要素結合本校的實際均納入到同一評估體系中,以系統的思想綜合分析設計評估體系和評估方法,才能符合客觀規律,才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才能把評估體系落到實處,避免紙上談兵、華而不實,嚴重削弱教師的積極性。

三、工商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

根據系統思想與理論,評估體系的構建要從多角度進行,形成不同的評估主體、評估對象、評估內容和評估標準。1.課程設置的合理性;2.加強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效果的評估;3.突出學生能力與素質培養的評估在評估體系的構建中,評估的內容不同,評估主體、評估對象和評估方法與手段不同。在實際應用中應采用權變的思想與觀點,提高靈活性與創造性。在督導組的應用上,采取回避的原則,不同的學院交叉評估,避免不公平的現象發生。同時,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與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緊密掛鉤,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夢霞.工商管理教學改革研究:第1輯[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154-164.

[2]汪克夷,劉榮,齊麗云.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3-27.

[3]李春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6).

[4]斯曉夫.創業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6-9.

作者:趙厚仁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