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理在化纖行業的應用
時間:2022-10-08 11:30:15
導語:環境監理在化纖行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化纖行業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方式,不斷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大型聚酯及差別化纖維生產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化纖行業整理能力具備了世界競爭能力。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環境監理已有十來年,環境監理通過在設計環節先期把關會審,建設過程中指導監督實施,幫助建設單位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總結化纖行業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工作實踐,關注化纖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保注意點,精煉化纖行業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要點,為化纖行業建設項目的環保工作提供一定參考。[1]
1化纖行業項目環境監理實踐
化學纖維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經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纖維,簡稱化纖。1.1分類。按原料分類:合成纖維:以石油、天然氣等為原料,經過有機合成的方法制成單體,再由單體聚合后紡絲加工成為纖維,主要纖維材料有滌綸、錦綸、腈綸等。人造纖維:利用天然材料經制漿噴絲而成,如粘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等。按制造方法分類:熔體紡絲纖維:高分子熔體從噴絲孔壓出,熔體細流在周圍空氣或水中凝固成絲的方法;溶液紡絲纖維:高分子濃溶液從噴絲孔壓出,在熱介質中溶劑迅速揮發而凝固成絲或在凝固浴中固化成絲的方法。按形狀分類:可以分為長絲、短纖維、異形纖維和復合纖維等。1.2化纖行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流程。環境監理單位在接受建設單位委托后,應及時收集項目環評及批復、初步設計、廢水廢氣治理方案等基礎材料,在對資料梳理和整理的基礎上,然后到項目建設現場進行監理,對項目的批建符合性、環保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等進行詳細調查。在現場核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后應及時與業主進行溝通,并提出整改合理化建議。與建設單位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是環境監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在環境監理過程中發現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或不滿足當前環保管理要求時,應及時提出建議和要求,并配合建設單位進行落實整改。[2]
2化纖行業環境監理關注點
2.1設計會審環節。在取得項目廢水、廢氣治理專項方案后,應審核確認相關設計單位設計資質類別和等級,核實處理設施設計處理能力及相關排放指標等是否滿足環境影響報告書和批復的要求。核實施工圖紙的構筑物尺寸,核實設計方案相符性。另外還需關注危險固廢暫存場所、事故應急池、消防水池、廢水站、中水回用裝置等的設計落實情況。[2]2.2污染處理設施監理要點。廢水處理設施方面:聚合酯化裝置工藝濃廢水、聚酯過濾芯清洗廢水在回收有效成分后應排入廢水站或者汽提焚燒處置;含有機溶劑或原料廢水先回收有效成分后廢水處理;純水制備廢水需收集后進污水處理站。廠區內應設置完善的雨水污水收集管網,實現雨污分流和分質分流,其中初期雨水及事故廢水應設置完善的管網收集進入廢水處理站。建議設置規范化的陽光排放口。廢氣處理設施方面:含有機溶劑或原料廢氣等廢氣收集后經預處理措施后排放;紡絲車間空調系統廢氣含油劑煙霧,應經除油等處理措施。罐區應做好大小呼吸廢氣管理,設置大呼吸平衡管,小呼吸廢氣通過水封等措施減少廢氣排放。污水站廢氣須收集處理后排放。應關注導熱油鍋爐導熱介質,不得使用聯苯-聯苯醚為導熱介質。燃煤(燃油)導熱油鍋爐均應建設脫硫脫硝除塵裝置,以達到煙氣達到排放。固廢防治方面:聚合物廢渣、廢液相熱媒、廢油劑為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對項目危險固廢進行收集、貯存,建設單位需委托資質單位進行處理,確保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固廢得到妥善安全處置。噪聲防治方面:應重點關注高噪聲設備的位置布局及其與環境敏感點的距離,在風機等高噪聲設備在安裝時應通過設置減震墊、消聲器方式進行降噪隔聲。2.3環境風險防范方面。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各類物料儲罐四周須設置圍堰,避免事故性泄露。雨水排放口應設置閥門井,設立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內初期雨水或事故廢水可切入污水處理站處理。項目應設置符合容積要求的事故應急池。建設單位應當組織編制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2]
通過環境監理參與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在設計環節從源頭減少污染源,在施工環境增加污染治理設施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可使項目竣工后符合環保“三同時”管理要求,確保項目的建設在可控范圍內按期完成,使得環境監理工作成為減少項目順利推進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家環保總局,關于在重點建設項目中開展工程環境監理試點的通知[C].中國,2002.10.13.
[2]付守琪,吳波,環境監理在原料藥項目中的應用實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年,第35卷,第2期:27.
[3]杜圣軍,淺談印染行業中環境監理的應用實踐[J].科技展望,2016年,第26期:26.
作者:胡桂昌 李 曄 單位:浙江環科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問題分析
- 下一篇:環境管理提升宣傳教育水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