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

時間:2022-09-19 11:22:13

導語:高校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高校的規模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滿足時代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是在具體的改革中,后勤作為一個重要部分總是被忽視。建立節約型的后勤管理體制,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理念,對于高校的建設來說尤為重要。本文就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機制的創新進行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和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校;后勤;改革;管理機制;創新

一、構建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運行創新機制的因素

(一)內部因素。1.管理理念。建設具有節約意識的特色后勤管理創新機制,需要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說,創新機制抽象又具體,包含了許多內容。在實踐中,管理理念是最需要樹立正確方向的。人們對管理的職能、權利以及作用要有所認知,只有在管理理念上有創新,才能夠為高校的后勤體制做出貢獻。尤其是在當下,人們對“理念”一詞的運用也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人們思考問題的角度逐漸走向理性化的道路。建設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首先要從思想上樹立對權利、資源以及主體的分配,形成綜合的看法,對此進行一個理性認知,才能夠走向更好的道路。節約型的后勤管理理念,需要人們在價值、本質以及質量上有清晰的認知。因為管理理念與制度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才能夠為今后的管理打好基礎,從而為實現節約型后勤的創新機制創造更廣闊的空間。2.管理體制。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體質能夠有效地規定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系。在樹立好節約型的管理理念之后,后勤管理體制會以制度化的形態來出現,包括對機構、管理人員以及權限的設定。后勤部門作為高校管理內容中的一小部分,需要和高校的管理體制相適應并協調,以此來完善自身的創新型發展道路。(二)外部因素。通常情況下,高校的運行還有后勤管理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制約和限制,其中包括組織不同的形式、運行模式因素等等,同時,還會受到社會上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等方面的影響。1.經濟環境。外部的經濟環境會影響到高校后勤所處的環境,因為受到與經濟相關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其發展也會處于相關的框架之中。在過去,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自上而下的全國統一分配是國家的要求,這種情況雖然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但還是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缺少彈性,會制約一些行業的經濟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擺脫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走向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校的后勤改革也隨之得到了變化。例如政府所倡導的“節約型”社會,就深深地影響到了校園建設,這與高校的后勤部門運行機制的創新也大有關聯,甚至會進一步推動其發展的步伐。2.政治體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出發點。切實有效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合理保護資源,立足長遠,統籌兼顧,這些要求體現在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奉行“節約型”的建設方針,高校的后勤部門也在不斷追求自我的完善,實現從傳統到創新的完美跨越,從激勵體制的建立入手進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讓創新制度更好地作用于高校后勤的發展當中。

二、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創新策略

實現節約型后勤體制的改革,最重要在于找到合適的運行機制。只有切實符合自身發展方向的才能夠真正地服務于高校的后勤改革。在高校的后勤管理體系中,通常有運行機制、管理體系兩個因素,二者可以實現相互的促進與制約,達成彼此的工作協調才能讓改革得到突破性的發展。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積極轉變觀念,實現創新機制平穩推進,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政策扶持。要想順利地開展節約型高校建設工作,必須和國家的政策相匹配,同時,政府也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來鼓勵高校后勤服務的改革。政府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所以各項工作都需要在政府的政策下進行協調和處理,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改革效果。在具體的高校后勤體制創新實踐中,政府不僅要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在制度、政策以及資源上也應該統籌兼顧。高校后勤想要取得更長久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更進一步地提升自身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就需要走出校園,參與市場和競爭。(二)建立現代化制度。后勤走向社會化的背景下,需要建立相關的企業制度來作為支撐,實現科學管理,進一步落實后勤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果后勤企業真正地走向社會化,那就需要建立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實現政企分離,將產權明晰。高校的后勤管理可以向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靠攏,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這樣能夠更好地解決高校資源短缺的情況。在具體的執行工作中,首先要確定后勤的企業化經營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加強管理上的靈活性。目前我國的經濟運行方向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如果高校后勤想以“實體經濟”存在,就必須參考價值規律,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才能夠有效地增強競爭力。在未來,后勤與高校的關系要更加明確,社會化進程要求后勤和高校從隸屬蛻變為契約的方式,這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體現。在高校后勤中建立現代化的制度,使其走向獨立企業的道路尤為重要。(三)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的運行創新需要從多個方面實現轉變,才能夠更好地順應市場化的需求。首先,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過去,高校的人才選擇往往處于一個被動的局面,不能充分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所以,在高校后勤中實行全員聘任制,則能夠有效地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將人才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還能夠使其在崗位上更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具體的運行上,制定嚴格的人才選拔方案,通過公平競爭的方式聘用人才,高校后勤也要和市場上的多數企業一樣,擁有較高含金量的人才。在招聘上,要打破傳統的思維限制,采用多元化的聘用機制,讓企業擁有更多鮮活的血液,充分地利用市場中的資源,實現高校后勤素質的全面提升。除了在用人上要建立完善的機制,在人才管理上,也需要落實相關的工作。隨著高校后勤逐步走向市場競爭之后,擁有市場化的管理尤為重要。全面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對于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適當的獎懲措施,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打消員工懶散的局面,進一步激發員工的潛能。通常情況下,如果建立了考核機制,卻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這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所以,高校后勤要切實地從內容、工作人員、考核范圍、考核標準以及考核方法上進行細化分析,明確規定,抓緊落實有關工作,加緊對員工的考核,并讓員工感受到相關的獎勵或者懲罰措施。在未來高校后勤企業運營中,這是不可缺少的方向。而在此過程中,逐步根據人才考核來建立“節約型”高校后勤創新機制,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在各個領域實行節約型發展,倡導建立節約型社會,能夠有效地促進國家的可持續運作。在高校后勤管理上,也要如此。未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必然要走向全面社會化的運作,將節約型建設方針與其機制的創新相結合,能夠為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實體開辟出良好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蹇良聰.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創新探究[J].才智,2019(6):170.

[2]徐慧藝.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創新[J].文教資料,2019(3):133-134.

[3]王燕雅.淺析節約型高校后勤管理機制的建立[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2):45-47+54.

作者:淳于文津 單位:武漢大學后勤服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