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在機關后勤財務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7-21 10:22:06
導語:統計在機關后勤財務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統計作為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對有效整合、挖掘、分析財務數據,提高后勤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圍繞機關后勤財務工作特點,闡明了利用統計強化后勤財務管理的必要性,重點論述了統計思維、統計技術、統計方法在機關后勤財務管理中的具體運用,對提升后勤財務工作質量、提高后勤經費使用效率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統計;機關后勤;財務管理;運用
新常態下,機關后勤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機關后勤服務保障職能和財務核算范圍逐步擴大,隨之帶來的是財務數據的激增,財務數據和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有效利用現有財務信息,挖掘數據背后的規律,掌握內部管理狀況,提升后勤服務質量,成為當前機關后勤部門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統計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數據的科學,能對數據進行高效收集、整理分析,被廣泛運用于財務核算、經濟管理等領域。因此,將統計運用于機關后勤財務管理,能更好地監測后勤經費使用情況,全面掌握財務運行狀況,有效評判資金使用績效,提高后勤財務管理效率,促進機關后勤服務保障水平大提升。本文以縣級機關后勤部門為例,簡單介紹統計在后勤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成效。
(一)財務管理范圍不斷擴大。隨著后勤改革的推進,辦公用房管理、公務用車保障成為了縣級機關后勤部門新的工作內容,后勤經費和財務管理領域不斷擴大,經費涉及公務用車經費、辦公用房修繕經費、資產采購經費、公務接待經費、會務經費、食堂運行經費、后勤綜合服務經費等,資金盤子大,項目類型多,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單單要掌握扎實的財務技能,也要學會運用統計分析、歸納思維等高效開展經費管理和財務監督。(二)財務數據受關注度不斷提高。當前社會各界對后勤經費尤其是對公務接待經費、公務用車運行經費等“三公經費”關注度極高,如何準確核算、規范使用和有效監測后勤經費運行情況,成為了機關后勤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提高財務數據生產效率,全面掌握財務支出狀況,急需利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深入研究、高效分析和跟蹤挖掘,確保經費使用科學規范。(三)財務工作精細化要求不斷提升。當前,財務規范化、預算精細化和管理效能化要求不斷提高,機關后勤財務工作面臨更高更大的挑戰。財務人員不僅要熟知財務政策,確保各項后勤經費的正常支出,而且還要強化預算管理和執行,加強財務風險管控,提高資產資金使用效率和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決策服務能力,這些都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財務人員要創新工作方法,善于把握統計工作與財務工作的不同特點,將其有效融合,優勢互補,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二、如何利用統計提升機關后勤財務管理水平
(一)利用統計技術加強財務風險管控。縣級公車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保障工作劃歸縣機關后勤部門,車輛運行經費總額大,且受社會關注度高,如何有效開展公務用車運行經費監管非常重要。公務用車運行經費涉及加油、維修、洗車等多個環節,對車輛經費實行單車核算,通過定期對每輛車子的加油費、維護費、過路過橋費、洗車費等支出進行匯總,結合車輛狀況、使用頻率和歷年支出情況,利用統計技術和統計模型,對每輛車子費用情況開展綜合比對分析,能較為容易地發現單車費用偏高等異常問題,便于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提高財務風險管控能力,有效節約后勤運行成本。(二)利用統計工具提高資產管理效率。為保障機關高效運行,縣級機關后勤部門采購的資產物資涉及范圍廣,數量多,如何有效管好資產,最大化發揮資產使用效益,成為衡量機關后勤財務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尺。在資產管理中,利用現代統計方法,對資產進行分類盤點和匯總,能清晰掌握資產存量和使用狀態,促進資產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時,通過對各使用部門及使用者的資產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人均資產占有率,對資產占有偏高的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公平使用。此外,可以引入條碼管理工具,創新資產統計方式,通過掃描資產唯一身份條碼,可快速收集資產信息,便于對資產的跟蹤統計,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三)利用統計調查組織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是確保財政資金規范高效運作、提高后勤經費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縣級機關后勤經費涉及服務對象廣,通過開展統計調查,可以快速全面了解經費支出效果。如在機關干部職工中開展機關食堂滿意度調查,對食堂菜品價格、環境衛生、服務質量、餐具損耗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后,對調查結果和食堂運行經費實際支出情況開展綜合比較分析,客觀地評價食堂經費支出達到的效果和產生的效益,為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開展財政支出跟蹤問責提供可靠依據。(四)利用統計分析跟蹤預算執行情況。部門預算是預算年度內一個預算單位全部收入與支出的計劃,全面反映單位的財政需求和全部收入狀況。開展預算執行情況跟蹤,有利于規范預算單位的支出行為,提高支付效率。通過將各個時期經費支出情況與預算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計算預算執行率,能有效掌握機構后勤經費預算執行進度,及時查找執行過慢的原因,提高后勤經費支付效率。同時,靈活運用趨勢分析法,對項目開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走勢進行歸納演繹,預測經費支出規模,提前做好執行進度安排。此外,根據各會計期間費用執行情況,編寫執行情況分析報告,為編制下一年度預算計劃提供數據支撐。(五)利用統計抽樣制定經費定額標準。《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機關運行的基本需求,結合機關事務管理實際,制定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參考有關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格,組織制定機關運行經費預算支出定額標準和有關開支標準。”為準確做好定額標準制定,縣級機關后勤部門可以聯合財政等部門選取代表性的機關單位開展機關運行經費定額支出抽樣調查,對各單位歷年公務用車運行經費、會議經費、公務接待經費等支出情況開展抽樣分析,確保在充分掌握定額制定依據的前提下,結合當前市場價格,及時調整運行經費預算定額、開支標準。(六)利用統計報表助力財務狀況分析。年度部門決算工作,是機關后勤財務工作的重頭戲,部門決算報表填制和分析工作,可以清晰完整地掌握機關后勤財務狀況和整體運行情況,是統計報表和統計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集中運用。部門決算報表,涉及報表數量多、指標多、公式多,很多財務人員面對如此復雜的報表常常會顯得手足無措,此時明確統計口徑、掌握科學有效的統計取數方法,將會事半功倍。同時,在報表編制和分析過程中,利用比率分析、結構分析等方法,對單位財務收支、資產負債狀況等重要指標進行高效分析,便于對經費運行、財政經費績效情況和內部管理水平做出整體評判,為編制來年預算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領導做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三、結語
新形勢下,機關后勤財務面臨新挑戰,財務人員不僅要提升財務技能,也要認真開展統計知識學習,積極利用統計思維、統計技術、統計方法深入開展財務數據綜合分析,科學制定經費定額標準,精準監測機關運行成本,抓好財務風險管控,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動態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客觀評判后勤經費使用績效,助力后勤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為領導全面掌握單位財務運行情況和內部管理現狀,及時制定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數據支撐,真正實現精簡節約、高效保障的后勤服務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高瑞芬.淺析統計在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20(12).
[2]馮艷芬.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綜合運用研究[J].商訊,2020(10).
[3]劉麗.探究統計分析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J].全國流通經濟,2020(2).
作者:夏紅燕 單位:云和縣機關事務保障中心
- 上一篇:高職學院后勤水電管理實踐分析
- 下一篇:研究型醫院后勤管理體系戰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