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防范策略
時間:2022-10-14 10:12:58
導語:水利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防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合同是約束雙方履行責任義務最直接的文字性依據,水利工程由于其行業特點易造成合同糾紛、責任分配等問題凸顯,如何更好地防范和減小施工合同風險帶來的損失是必須重視的問題。通過梳理多年來在水利行業實踐過程中對合同的認識與理解,剖析施工企業在合同管理中經常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降低風險提供了參考性的應對策略。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水利工程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產業得到迅猛發展,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趨于綜合性和復雜性。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工種交叉多、環境依賴性強,受國內外影響較大,導致合同簽訂及履行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出現變更多、遺漏多、糾紛多、執行合同困難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水利行業的承包商都了解“工程盈虧合同是關鍵”,充分說明了合同履行的順利與否對工程建設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施工合同簽訂的基本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71條規定,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根據國家規定的程序和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文件訂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規定,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必須依法訂立,并按照誠實信用的原則全面履行。顯然,法律文件對合同的簽訂是有明確要求和指導意義的。實踐中施工合同的訂立一般采取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招投標時限內,投標企業應充分了解項目背景、資金來源,對工期、質量等要求作充分評價,篩選出對合同實施產生的不利因素,嚴格評估和充分考慮風險對本企業產生的最不利后果,對權利、義務認識客觀并充分打好合同簽訂和履行的基礎。發包方在選擇施工單位時除了考慮報價之外,同樣需要綜合考察企業信譽、技術水平、履約能力、業績等綜合性評價指標,為今后有效控制投資、質量和進度目標創造有利條件。1.1合同雙方力求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合同鑒于目前建筑市場尚處于買方環境,施工企業承接工程項目競爭激勵,發包方制訂的條件和要求仍處于主導地位,也就使得部分企業簽訂的合同條件較為被動,甚至接受一些沒有公平性的條款。面對現實,施工企業更應重視合同的管理,有效降低風險,使合同內容必須符合雙方的條件,互惠互利,合同才能順利簽訂[2]。此外,也必須充分認識到合同談判和簽訂是在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第三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合同條款充分體現了自主、自由、自愿地表達合同真實意圖,簽訂合同有效且受法律保護。1.2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有合法資格施工企業承攬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注冊公司,企業應當根據核準的資質等級和范圍并以企業的名義合法承攬工程。法人應當具備國家法律規定的法人條件,并依法取得法人資格,注冊成立的企業合法,有滿足承擔項目施工需求的條件。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單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權代表單位對外訂立合同。合同雙方在簽訂合同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合同條款適用法律依據明確,合同內容、格式、約定條款滿足通用條款與專用條款的基本要求。
2施工合同管理人員的專業性
施工合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履行時間長、涉及資金多、合同協調工作量大等因素對合同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人是合同管理文本的締造者、管理者、履行者,合同管理者應具備工程管理方面的經驗、專業技術知識、法律知識、國際國內在處理合同糾紛時的異同點等方面的知識。一個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企業應充分重視專業合同管理人員的價值和作用,在設置合同管理部門的同時應考慮合同管理人員專業性的需求,按照工程的復雜程度、協調工作量大小、經驗教訓等要素配備專、兼職合同管理人員。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合同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術素養的培訓,提升合同管理業務水平,使管理者對合同條款有較強的敏銳性,能獨立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強,善于總結以往合同管理方面的經驗、汲取教訓,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加以判斷和研究,擬定相應的應對措施,積極推動合同按有利于企業方向動態調整。同時,樹立全員管理企業的意識,全體企業人員必須清醒認識到合同漏洞、缺項、錯誤條款等問題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與危害。
3施工合同管理流程的科學化、規范化
合同管理流程的科學化、規范化是保障企業持續盈利和減小風險的重要手段。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利潤,一定要重視對合同的管理工作,要提高企業的合同管理意識,提高企業所簽訂的每一份合同的質量,明確合同條款,保障企業自身的利益[3]。作為一個成熟的施工企業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體系,建設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和齊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做到及時更新,管理工作流程有明確的要求與程序;合同分級管理權責清晰,用制度管理工程項目并涵蓋工程的每一個層級,對合同的談判、授權、簽訂、履行、違約等工作有明確的權限要求,過程處理要符合公司的相關規定,監督管理到位。
4常見風險的防范策略
合同風險是合同中常見的隱含要素,是合同雙方需要共同面臨的問題,不論是主觀性合同風險還是客觀性合同,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根據風險對企業影響力的大小、可控程度,可積極采取削弱、轉移、分擔等必要手段減小損失。4.1注重細節。合同的細節處理對合同成敗有較大影響,在項目分析、擬定合同條款、談判、簽訂時對細節性內容需提高認識,工作要周密細致,充分認識到合同漏洞、缺陷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如果簽訂的合同存在瑕疵,則合同履行中就會暴露出新的不確定因素,致使扯皮和糾紛增多,造成合同履行困難。比如常見的工程合同文本內容復雜,打印頁數多,簽訂合同時如果忽略加蓋騎縫章,就可能發生部分合同內容被替換的風險,產生不必要的爭議;一些同行企業日常都有交往,相互熟悉,簽訂合同時常有熟人思維,附帶的個人感情色彩濃厚,對誰有資格簽訂合同不認真加以甄別,授權委托書審查不仔細或保管不當,使得簽訂的合同有效性減弱甚至成為無效合同;總價包干合同對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評估的認識不足等。4.2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示范文本是指由國家有關部門事先擬定的對當事人訂立合同起示范作用的合同文本,主要是針對缺乏訂立合同的經驗和必要的法律常識的當事人,目的在于指導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就工程建設的實施及相關事項,對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出的原則性約定。合同示范文本雖為非強制性使用文本,但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合同示范文本中通用條款是多類型工程總結提煉的共性條款,權利義務相當,內容完備,合同雙方責、權、利關系層次清晰,邏輯性強,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最大優勢在于不會因為合同條款簽訂的不完備使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或者是顯失公平等問題;專用合同條款是對通用合同條款原則性約定的細化、完善、補充、修改或另行約定的條款[5]。針對具體工程而言,則需要認真研究個別工程的屬性,根據已有的經驗、常規做法、雙方對工程的理解認識等有針對性地約定、增補專用合同條款,合同雙方的約定是在積極溝通協調下進行的,這樣就能較好平衡雙方利益,從而降低工程的合同風險,減少合同糾紛,為合同的履行創造有利條件。4.3強化合同履約過程的管理。合同簽訂生效后,針對水利工程施工的特點如何按照合同約定更好地履行各自義務顯得尤為重要。在合同履行期初,要強化合同管理意識,從思想上提高認識,認真做好合同交底工作,解讀好合同,使每一層級的人員都清楚合同履行的重點、難點,關鍵性節點有哪些,做好臺賬管理,往來信函、文件、第三方通知等文本認真歸檔整理,針對發生的問題及產生的現象,研判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履行中要定期認真對照檢查合同的執行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查明原因,制訂相應的處理預案,對已經有處理方案或已處理的問題要建立動態反饋機制,追蹤落實處理效果;隨著合同履行的不斷深入,合同風險逐漸顯現出來,對收集的各類證明證據材料、缺失遺漏材料的索要等工作要扎實開展,不定期召開研討會,集思廣益解決關鍵性難題,特別是要加強分包合同的管控與指導;合同履行期末要注重收集整理原始資料及有關數據,重視合同后評估,總結合同履行中的經驗教訓,積極溝通協調各方面的工作,集中力量處理遺留問題。4.4施工合同風險的轉移。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復雜性、多變性具有行業特點的屬性。不可否認風險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并且合同雙方都期望減少自身承擔的風險,但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僧多粥少”的局面在短期內很難打破,實踐中賣方對工程的主動權優勢明顯,當然合同雙方承擔的風險很難平衡,甚至被動接受一些不公平的條款也是常見現象,比如工程墊資風險、工程款結算方式陷阱、黑白合同風險等;在面對風險和生存困境兩難的抉擇下,除了要防范風險資金斷裂外,施工企業仍可通過工程保險、擔保、分包等方式來化解、緩解、轉移、規避等積極的應對策略來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5結束語
合同管理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科學、規范的合同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設的有序推進。強化合同管理的意識與責任,建立健全對目標合同系統的、動態的管理思維,探索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對保障企業自身的權益是必要的、迫切的。
參考文獻:
[1]陳雅萍.對施工合同風險的認識及防范[J].陜西水利,2009(Suppl1):125-126.
[2]張曙.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合同管理與風險防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9):18,34.
[3]呂茵.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合同管理及風險防范[J].城市建筑,2014(4):144,151.
[4]張寶,李博.淺談施工企業合同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8):193.
[5]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作者:呂麗芬 李繼國 單位:云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
- 上一篇:馬克思貨幣理論及啟示
- 下一篇:高管薪酬激勵與企業研發關系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