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超常規發展我國飯店行業論文
時間:2022-04-28 09:40:00
導語:新世紀超常規發展我國飯店行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國飯店業的發展歷程及競爭能力判斷;國際飯店業發展與競爭態勢及中國飯店業面臨的挑戰;中國飯店業與國際飯店業存在的差距和函待解決的難題;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飯店業是旅游系統、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飯店業經歷了萌芽階段、起步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回落階段、恢復上升階段、成為我國積極推動和扶持的朝陽產業、我國應對“人世“挑戰的最重要措施也在于完善和改進管理、二十一世紀是全球一體化經濟時代、中國大的飯店集團在國際上還沒有開始構建自己的營銷網絡體系、實現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效對接等,具體請詳見。
2001年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也是我國“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在當前及此后一段過程中,中國國民經濟正面臨重大轉折,許多過去不熟悉或者沒有充分經驗的新問題、新挑戰擺在了我們面前。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進一步探索中國旅游業以及飯店業在國民經濟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定位問題,深化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這樣一個重要會議召開的時刻,我僅就中國飯店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飯店業面臨的競爭環境以及我們應該采取的對策談些個人看法。
一般意義上說,飯店業是旅游系統、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把旅游業的發展擺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個極為重要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中,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西部大開發、調整區域經濟結構、應對“入世“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發揮資源優勢等多個方面8次提到旅游業發展問題。可以說,旅游業以及飯店業的發展與我國未來戰略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與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重大難題的解決思路密切相連。
一、中國飯店業的發展歷程及競爭能力判斷
要分析判斷中國飯店業發展的整體態勢,找出阻礙中國飯店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因素,進一步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有必要先回顧其曲折而又不斷向前的發展歷程。
我國飯店業經歷了萌芽階段、起步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回落階段、恢復上升階段。
1980年以前是萌芽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對一些老飯店進行整頓和改造,積極籌建新型飯店,1979年政府批準了第一批合資項目,開始了第一批合資合作飯店的建設。總體數量少、設施陳舊、功能單一、條件簡陋、全國地區性分布不平衡,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1980年至1982年是起步階段。通過引進外資,逐步興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資、中外合作飯店;1983年至1993年是高速發展階段。國家提出了發展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資一起上“的方針,國內外各種渠道的資金投入飯店業,到1993年達到高潮。1994年至1998年是回落階段。1993年以后,飯店業逐步完成其利潤平均化過程,建設高潮開始回落,同時由于市場不景氣、經營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動下,盲目建設的惡果已開始凸現,飯店業的利潤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業出現負利潤現象。1999年至今是恢復上升階段。在國內旅游經濟熱潮的快速崛起以及來華旅游和進行商務活動的客源數量持續增長的帶動下,經歷了1998年的全行業效益大幅滑坡之后,國內飯店業的客房出租率開始回升,但由于行業內的競爭日益加劇,平均房費下降,全行業的盈利沒有達到同步增長。
至今,飯店業在產值、經濟增加值、就業以及稅收方面已成為經濟主要貢獻力量,在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我國積極推動和扶持的朝陽產業,同時,正是因為中國飯店業從一開始就是改革開放的窗口行業,所以與一般產業中管理滯后的狀況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飯店業的管理處于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接軌的狀態。我國近萬家的星級飯店,絕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新建的,在管理上較少有舊體制遺留的痕跡。與此同時,飯店業硬件的現代化水平和服務對象的國際化特點也迫使這一領域的管理從一開始就必須高起點。從80年代初、中期北京通過“合資“形式開辦建國飯店這一現代商業化飯店以來,我們已經走過了委托國外飯店管理公司管理,依靠外方提供管理技術及經驗的階段。目前我國絕大部分三星級以上飯店都是在中國人自己管理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的飯店業是國民經濟中管理制度最嚴密,員工隊伍整體的職業素質最高、管理標準與國際水平基本同步、管理手段最先進的產業之一。
按照一般規律和國際經驗,在工業化中后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管理要素的投入。我國應對“人世“挑戰的最重要措施也在于完善和改進管理,提高經濟系統的宏、微觀管理水平。實際上在過去一些年中,我國的飯店業客觀上已經在國民體系中發揮著現代化管理、國際化管理示范作用。
當然,飯店業發展的差距比較是相對于中國其他產業特別是計劃體制色彩甚濃的傳統產業發展而言的,也就是說,正是基于最早接受國際規則約束的產業之一,飯店業才走在了前面,但不能否定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甚至是“獨木舟和航空母艦聯合艦隊的比較“。
二、國際飯店業發展與競爭態勢及中國飯店業面臨的挑戰
隨著“WTO“的日益臨近,國際飯店集團進入中國的速度和數量都將會與日俱增,各大國際集團、跨國公司、飯店集團等世界級的巨無霸將挾其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和品牌優勢長驅直入中國的旅游飯店市場,國際化的超級飯店集團將在占領和鞏固沿海發達的大中型城市以及高檔飯店市場的基礎上逐漸向內陸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檔飯店市場大規模擴張。根據近年來國際飯店行業的兼并收購的數量和規模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全球的超級飯店集團正在計劃并實施全球范圍的最佳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積極開展跨國界、跨區域、跨行業、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因此,他們將不會僅僅滿足于對我國單體飯店的接管,而會將其目標轉向中國尚未發展壯大的飯店集團和飯店管理公司。
許多歐美發達國家特別重視發展旅游業,政府對旅游業也給予不少特惠政策。當中國開始醞釀怎樣打開國門,建造中外合資飯店時,國際上許多著名飯店集團已經發展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了,這些發展了相當長時間的國際大飯店集團無論是在資金、理念、市場網絡、高新技術、品牌文化以及服務等等方面均已經形成了自己強大的體系和實力。今天,國外飯店集團擴張和壟斷的步伐正在加快,它們一方面向中國或其它地方進行市場和品牌擴張;一方面又在不斷地提升飯店教育培訓和飯店文化建設等等工作。1982年,中國只有一家中外合資飯店,僅僅二十年的時間,國外大的飯店集團基本上在中國都有了自己的網點,并且逐步在中國向網絡化和集群化發展。現在,假日集團在中國已經管理了30家左右的飯店;香格里拉集團雖然在全世界只36家飯店,但是他們的重心放在了中國大陸,目前,香格里拉集團已經在中國管理了20家飯店,成為在中國發展最迅猛的境外飯店管理集團之一;新世界酒店集團也雄心勃勃地準備二十一世紀初在中國管理50余家飯店,新世界被馬里奧特買斷后,馬里奧特就以新世界為跳板,高起點、大投入地進入中國。象凱悅、雅高、喜來登、日航、希爾頓、半島、凱賓斯基等集團均在搶占中國飯店市場份額。中國加入WTO以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著名飯店搶灘中國,這對中國飯店業發展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在中國,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現象已經突出地展示在我們面前了,中國飯店業面臨挑戰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
讓我們具體地了解一下國際上著名飯店集團在發展中有哪些方面的競爭優勢?
1、二十一世紀是全球一體化經濟時代,區域性經濟壟斷壁壘打破,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外著名飯店集團憑借他們長期以來積蓄的強勢和良好的企業發展與競爭機制,以更快更強的方式到中國進行市場與品牌擴張。
2、因為國際著名飯店經過一個比較長時間的發展后,十分熟悉和靈活掌握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在良好的經濟大環境中不但具有先發優勢,而且在運用先進企業理念、科學管理體制和優秀人才資源等等方面同中國飯店業比較優勢也十分明顯。
3、國際著名飯店集團的國際化發展表現十分突出的是,它們不但擁有一個龐大的市場網絡體系,而且運用了十分進步的市場營銷、網絡技術,它們的綜合競爭能力很強。到目前為止,中國大的飯店集團在國際上還沒有開始構建自己的營銷網絡體系,而且在充分運用先進網絡科技方面也遠遠不夠,基本上還停留在本國的“小打小鬧“上。從這方面可以反映出中國飯店集團市場拓展工作起點低、市場網絡構建和技術引進經費不足、市場競爭的品牌意識比較差等弱點。
4、飯店業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務品質是國際著名飯店集團十分重視的因素,它們可以投入大量的教育與培訓費用為員工進行培訓,甚至可以投入巨資建造自己的飯店管理學院。國際著名飯店集團在人力資源培訓、儲備上往往站得高、看得遠,真正做到了“長計劃,短安排“。目前,中國許多飯店都沒有意識到員工培訓的重要性,也不愿意在員工培訓方面進行經費投入,為了減少經營成本,一味地采取在其它飯店“挖人“的辦法獲取人力資源,這是一種短視行為,也是一種破懷性經營人才的行為,其最終結果將導致全行業職員整體素質低下,職業培訓事業得不到良性發展。
5、國際著名飯店集團特別重視品牌的競爭。品牌的競爭其實就是一種飯店文化的競爭,所以許多著名飯店在飯店文化建設上很下功夫。國際飯店業許多著名品牌已經在具體的經營中顯示出它們的個性魅力了,比如萬豪、假日、喜來登等等都在中國運用它們的品牌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輸出合作,它們利用自己良好的品牌輕輕松松地在中國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在中國,目前品牌做得比較好的飯店集團有錦江和凱萊等,但它們基本上還沒有走出國門,還算不上著名的國際飯店集團品牌。
三、中國飯店業與國際飯店業存在的差距和函待解決的難題
中國旅游飯店業經過二十年來的發展,只是解決了一些淺層次的問題,許多深層次問題需要我們運用新的方式去解決。
1、在良好的政策背景下,盡快轉變傳統的文化及價值觀念,完善行業體制,飯店業要徹底企業化,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前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魯杰多批評中國經濟發展時說:“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文化觀念的變革問題“。
2、在成功的企業重組下,產生中國自己的強大的飯店集團,讓這些超級飯店集團盡快形成民族飯店業著名品牌。目前,中國旅游飯店和飯店集團發展的歷史很短,總體規模十分有限,其運行方式多以自建自管為主,僅有少數企業能夠輸出管理或開展資本運營,大多數企業基本保留在逐一建設、單一管理、單體收購的初級階段,這種原始的企業發展模式是不能創造巨大的飯店集團的,只有通過資產和品牌重組,按照市場需要,按計劃超常規地打造出中國的國際品牌飯店集團。
3、強化市場經濟觀念和現代企業制度意識,構建中國飯店集團的微觀運作和操作主體。要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建立科學有效的企業治理結構,經營權與所有權要明確分離,委托管理機制、激勵約束機制要良好地建立,只有企業體制和管理制度完善,才能保證中國飯店業的快速發展。
4、中國改革開放工作是在一種打破常規的“革命性思想“下進行并取得今天偉大成就的。中國飯店業要在一種超常規發展道路上構建飯店品牌、飯店文化、飯店營銷、飯店服務、飯店個性等戰略與策略體系,既要在國內市場做大,又要去國際市場競爭。中國旅游飯店任何按部就班的發展,都是無法超越國際著名飯店集團的,我們要在戰略上樹立一個大的發展框架后,勇敢地讓企業自身在市場中去生存、去淘汰,不淘汰一大批一般意義上的飯店和飯店集團,未來中國飯店業是無法突出地發展起來并與國際飯店業共同競爭的。
中國飯店業要在二十一世紀初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盡快解決以下問題:
(一)為企業創造良好政策與法制大環境
中國各級政府要為飯店業快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與法制大環境。首先要幫助企業培育市場機制,完善法律環境。目前中國的飯店市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場機制,但由于產權界定的不明晰,使企業在進行產權重組及對企業開放服務上存在事實上的限制,加之缺乏市場經濟所需要的正規制度,產權不清晰,契約得不到保護,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各種壟斷性限制大量存在,今年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明確限制“阻撓、干預外地產品或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的行為……“,這將有助于打破地區和行業分割局面,為飯店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擴展掃清體制障礙。
另外,中國飯店業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也是中國飯店企業集團得以快速成長的關鍵。
(二)創造良好的企業內部成長機制
國際飯店集團的主要成長方式包括資本紐帶型、管理合同型、特許經營型和松散的戰略聯盟型等。對于中國飯店業而言,在選擇自身增長模式時,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而定。具有豐富經驗的飯店集團宜采用管理合同型,并積極發展企業特許經營。對于起源于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則應充分利用其資本實力進行擴張,并積極培育自身管理模式,或者直接收購現有成熟品牌,這已成為國際飯店業新一輪兼并收購的主要模式,如巴斯對假日、喜達屋對喜來登等的收購。
另外一方面,中國飯店業需要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一些新型企業,一開始就要為其創造條件,進行快速發展。中國眾多的飯店企業目前尚處于發展的初期,片面要求其按照國際成熟飯店集團的做法并不現實,對于他們來說,盡快擴展規模、積累資本和經驗是當務之急。而對于象錦江、凱萊、建國等已經進入青春期的企業,則面臨著企業增長質量和企業品牌輸出的核心問題。
(三)實現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效對接,加強對飯店業優勢品牌的扶持
我們認為,實現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效對接,是中國飯店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這決不僅僅是某個飯店集團內部的事務,而事觀今后我國飯店業的產業前途和命運。這既是對國際知名飯店歷史經驗總結,更是由飯店產品的特殊性決定的。工業制成品和日用消費品,可以采用集中生產,網絡分銷的方式提高市場占有率,產品本身就是其最富侵略能力的擴張載體。然而飯店產品和服務都是靜止的不可儲存和運輸的,所以飯店要做大做強,提高市場占有率,首先就必須選擇適合自身產品特色的擴張媒介和方式。飯店業的所有生產要素中最勝任這一角色的就是資本和文化,資本本質上具有增值的內在的要求和極強的可流動性;而企業文化則有很強的可復制性。但是應該指出的是,無論是資本還是企業文化都不是顧客所能夠直接享受的終端消費品,真成能夠形成顧客(市場)價值判斷的是產品和服務。所以資本,文化的輸出又必須實現與產品生產結合起來才能完成其使命,兩者的對接點則是品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而言,品牌代表著外部市場對產品與服務的認可程度;從管理角度而言,品牌的最有力的內在支撐則是資本和文化。重視品牌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共識,但中國飯店業如何通過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有效對接來培植優勢品牌卻還值得我們去共同思考研究。
四、結束語
中國政府在新世紀初十分重視旅游業的發展。中國加入WTO有利于中國飯店業的競爭和發展,許多新觀念、新思想將紛紛進入中國。中國飯店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國際上許多著名飯店集團在中國拓展市場同樣壓力很大。二十一世紀初,是中國與國際飯店業共同發展的黃金時代,中國飯店業將會擁有許多良好的發展機遇,將會在國際競爭中產生一大批著名的飯店和飯店集團。中國飯店業要適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要善于結合本國國情,要充分利用自身對國情熟悉,對政策理解容易等的諸多優勢進行超常規發展,中國飯店業將會迎來一個全面振興的時代。
- 上一篇:大學生四月世博會思想匯報
- 下一篇:構建和諧文化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