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建筑空調和熱水優化設計思考

時間:2022-05-15 10:19:00

導語:酒店建筑空調和熱水優化設計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建筑空調和熱水優化設計思考

北京某酒店建筑面積3.56萬m2,周邊有常年供應采暖熱水的熱力管線,采暖方式為市政熱力,生活熱水由一次網經半容積式換熱器提供,夏季空調采用電制冷方式。每年市政熱力要進行為期10天左右的檢修,檢修期間停止供應市政熱水,但酒店要求全年24小時不間斷供應熱水,需要解決熱力檢修期間的熱水供應問題。為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提出了風冷熱泵或水冷冷機+電熱水器兩種的系統解決方案,夏季利用風冷熱泵空調制冷,檢修期間熱泵制取生活熱水;或者夏季利用水冷冷機空調,安裝多臺并聯電熱水器,解決檢修期間的生活熱水供應問題。

1負荷計算

冷負荷計算結果為空調負荷4063kW,折合到面積指標為123W/m2。對夏季的的冷負荷進行整理,統計不同冷負荷段的出現小時數和出現頻率,詳見圖1。可以看出,15%負荷率以下時間占36.6%,20%至70%負荷占61.2%,75%至100%負荷占2.2%,中低負荷的運行小時數的比例在90%以上,因此冷機臺數和容量方案將以匹配中和低負荷為主要目的。本項目生活熱水負荷為1731kW,最高日熱水量為236.86m3(60℃),平均日用水量為189.5m3(60℃),其中包括客房部分為1483kW,廚房部分熱水負荷為248kW。日平均用水量為189.5噸,檢修期10天總熱量需求110194kWh。

2夏季空調系統方案綜合比較

考慮初投資、年運行費、配電容量、維護、維修費用、占用機房面積情、主機壽命、對用熱需求的支持、制冷性能與氣候的關系等多個因素,兩種制冷方案的綜合比價如表1和表2。

3檢修期生活熱水系統方案比較

市政熱力每年檢修期為10天,時間為春秋季節,此期間酒店不需要制冷,空調冷機處于空閑狀態。考慮工程的進度問題,本項目不采用燃氣制取生活水,避免燃氣相關建設手續。采用風冷熱泵制熱工況制取生活熱水,不能與市政熱力共用管路,相應水泵流量增加30%,水泵設備選型投資略有增加。將其中一臺單冷風冷機組換成風冷熱泵機組,配電容量不需要增加,機房空間不需要增加,風冷熱泵比單冷風冷機組多投入20%,本方案初投資增加了48萬元。電費按照1元/kWh計算,每年檢修期生活熱水運行費用為3.67萬元。調研了北京同類賓館項目,針對備用期生活熱水問題,大多推薦采用小型并聯式電熱水器[1~2],熱水器功率為100kW以下,不屬于特種設備,不需向技術監督部門報裝、檢驗,可以安裝任意合適的位置。本工程面積建設費用按照3000元/m2考慮,配電費用為600元/kW,電熱水器設備初投資210萬元,本方案初投資共計258萬元。電加熱熱水器初投資增加258萬元,比風冷熱泵方案多投入210萬元;電加熱熱水器年運行費用為11.6萬元,比風冷熱泵方案年運行費增加7.93萬元,兩種檢修期生活熱水的方案比較如表3。

4系統方案綜合比較與結論

4.1綜合經濟投入比較

綜合考慮初投資投入、運行費用、運行難度、系統衰減率、舒適性等多方面因素,推薦采用水冷中央空調系統結合電加熱熱水器制取生活熱水方案(市政熱水10天檢修期)。將中央空調與生活熱水系統綜合分析,利用全生命周期費效比概念,進行權衡分析。由于兩種方案的初投資、設備壽命以及運行費不一致,為了更為公正合理地進行經濟性分析,采用全壽命期內的費效比分析,即在全壽命期內滿足相同需求的情況下,制取相同數量的空調冷量和生活熱水所需要的費用,包括初投資(考慮電力增容、機房占地等)、運行費、維護保養。如表4所示,水冷機組與電熱水器的方案的壽命周期內費效比為1266.4元/GJ,風冷熱泵為1417.1元/GJ,在滿足相同的服務質量下,每提供一份能量后者比前者多投入12%。風冷機組方案每年的綜合投入為211萬元,水冷機組方案每年的綜合投入為189萬元,后者節省22萬元。建筑壽命內風冷機組方案總投入為10562萬元,水冷機組方案總投入為9439萬元,后者節約1123萬元。

4.2綜合運行效果比較

對風冷和水冷中央空調兩種方案進行分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兩種方案均存在運行不當的問題。相對而言,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表面看上,風冷機組集成度高,系統簡單,水冷冷水機組運行維護比風冷熱泵復雜。而目前物業管理人員水平一般,對于自控集成度較高的風冷機組,不懂得或者“不敢”去操作優化,平時僅啟停機組,遇到問題便需要廠家來解決,反而帶來了運行保養費用的升高。而水冷機組集成度低,物業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天氣狀況控制冷卻塔開啟臺數,根據濕度調節冷機冷水出口水溫,這些自發的簡單的操作,便可以實現了顯著的節能效益[3~5]。

2)水冷冷水機組實際運行性能比風冷熱泵高,從實測效果來看,風冷機組的實際運行性能衰減較快,同一個項目同一時段測試發現水冷機組實際制冷效率是風冷機組的2倍;上海某辦公樓在節能改造過程中,將部分風冷機組更換為水冷機組。

3)從氣候特征來看,風冷機組更適合在南方地區采用,夏季炎熱潮濕的時段較長,而北方尤其是北京地區,夏季“桑拿天”延續時間短,夏季大部分時間處于溫度較高、但是空氣較為干燥的狀況,更適合水冷冷水機組的節能運行。

4)從項目規模來看,風冷機組適合小規模項目,風冷機組發展初期多以模塊渦旋機組為主,噪音低,近年來出現容量較大的螺桿風冷熱泵機組,應用在中等規模的項目上,額定制冷效率為3左右。水冷螺桿式機組與離心式冷機發展趨于成熟,很難找到效率更高的替代品,制冷效率至少在4.1以上。

5)從適用范圍來看,風冷機組更適合在改造項目中采用,沒有多余的機房空間、安裝空間以及吊裝孔等來安置水冷機組,從而選用風冷機組放在屋頂上。

6)由于風冷熱泵與水冷冷水機組均是中央空調的冷源,其輸配系統(冷凍水泵)和室內末端(風機盤管和新風機組)的調節方式相同,對建筑使用者而言,不存在舒適度的差異,換而言之,兩種系統服務質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