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教學資源庫創建思考
時間:2022-04-21 09:17:24
導語:酒店管理教學資源庫創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酒店管理專業教育發展現狀。我國旅游教育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職、中職在內的旅游人才培養體系。截至2010年底,全國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開設旅游系或旅游專業的院校共計1968所,其中高等院校967所,中等職業學校1001所。2010年全國旅游院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萬人,達到108.6萬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數為59.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總數為49萬人。在全國高等旅游院校的專業構成上,旅游管理、旅游外語專業占在校生總數的60%以上,而酒店管理在教育部2011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上為少數高校試點目錄外專業,目前只有少數幾所高校開設。全國540所高職院校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在校生僅為14.5萬人。酒店管理專業在校生人數在全國旅游院校在校生總數的比例嚴重偏低。我國酒店行業剛開始形成時,因酒店比較少,在需求增長的情況下,競爭重心是數量。所以,我國酒店業初期的發展水平與酒店設施的數量規模有關。在酒店的數量規模增大、設施檔次提高、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行業的數量競爭轉向質量競爭。質量競爭的核心是人員素質的競爭,行業的發展水平就與人力資源的開發水平密切相關。酒店業人員的敬業精神、技術水平、職業心理素質、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力的組合效應,以及形成一支訓練有素的人才隊伍等,都影響酒店業的競爭力。我國內資酒店競爭力不強,關鍵因素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員素質問題。從整體看,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質與培養模式上與國際酒店人才存在較大的差距。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我國現有高級酒店管理人才70%來自國外,或者有在國外酒店培訓的經歷。
(二)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第一,優質資源少,資源開發程度低。據統計,全國高職院校開始酒店管理專業的院校約540所,其中辦學時間在20年以上的不足5%,在10年至20年之間的不足10%,絕大多數為新建、改建專業。軟硬件建設力量不足,教育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課程教材、場地、設施及合作的企業資源差距較大,優勢教學資源不豐富。在教學資源開發建設上,各院校教師對教學資源收集、管理、保存和處理上比較散亂,教師們大多是需要用時才努力尋找或制作,等用完后隨即拋棄,然后需要時又重新來尋找,未能較好地保存和管理好這些資源。同時,網絡資源雖然種類繁多,但分類管理不科學,適用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和專業教學特色相結合。第二,現有資源共享度低,社會服務能力差。即使在同一院校,教師們收集、管理使用資源時往往也是各自為政,無法分工合作、實現共享。院校收集、開發的教育資源也未能與兄弟院校共同分享。同時,酒店從業人員在自主學習提高時也難以有合適的途徑從院校獲取教學資源。這些現象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第三,網絡平臺功能不全,信息化服務水平低。近年來,各高校大力建設數字化校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相應教學資源建設數字化校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相應教學資源建設的問題凸顯,教學資源建設簡單化、重數量、輕質量、網絡及現代教學設施利用率低,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探索還停留在表面,嚴重阻礙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二、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
(一)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符合教育部教學改革精神。《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通過建設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收集、整合、開發、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實現共建共享,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改革精神的要求。
(二)進一步推動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通過教學資源庫建設,促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開發,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課程改革與建設提供平臺。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并更新教學資源庫內容,對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探索是一個良好的推動。同時,開放互動的網絡資源平臺,師生可以實時了解酒店行業前沿成果,動態交流行業信息。
(三)促進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通過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可以合理有效地開發并利用酒店管理專業優質教學資源,實現共建共享,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教師來說,通過利用教學資源庫豐富的素材,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進行課程開發、組合,同時為教師備課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教學資源,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工作效率。
(四)可提高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對酒店及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的社會人員來說,教學資源庫既是一個自主學習專業提升的資源中心,又能提供教師指導、學習咨詢等服務,幫助酒店解決經營過程中的問題,為酒店提供軟件支持。這項建設將實現高校服務社會的良好效益。
三、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
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準則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是酒店管理專業長期以來探索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的實驗、實訓、實習“三實合一”的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實現以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做”一體化能力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以專業課程建設及行業培訓建設為兩大核心內容,以數字載體及實物載體為平臺,最終建成一個酒店管理專業的立體教學資源庫。具體見圖1。
(一)專業課程模塊。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以人才培養方案及行業崗位需求為基準,并隨著行業需求變換而及時調整更進,是一個合理而動態的課程管理過程。與行業進行及時溝通,結合本專業的優勢與特色,選擇核心課程,以核心課程為主覆蓋到其余專業課程建設的專業課程資源模塊,包括具體的課程教材及參考教材、教學大綱、教案、網絡課件、課程案例資源、課程考核模式及試題等,其中強調本課程與整個教學計劃的吻合,與其余專業課程設計的銜接。
(二)行業培訓模塊。行業培訓模塊包括職業資格培訓及專項培訓兩部分。其中,職業資格培訓又包括職業資格崗位及分級培訓兩部分資源,與地方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合作,以適應目前行業崗位持證上崗及崗位晉升要求,建設完成各類崗位的職業資格培訓資料庫,具體包括崗位取證標準,試題庫、案例庫。專項培訓包括相關行業、企業培訓以及院校師資培訓兩部分資源,具體需要建設完成各類培訓的目標要求、培訓大綱、培訓課件、案例庫等。
(三)資源庫的平臺建設。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最終形式是一個立體的教學資源庫,包括以網絡為核心的數字載體和以校內酒店實訓基地為核心,含有酒店博物館建設在內的實物載體,這兩大載體形成了資源庫平臺建設兩大組成部分。1.以網絡為核心的數字載體平臺建設。教學資源庫的數字載體實際上是將專業課程教學模塊及行業培訓模塊中的資源,以數據庫、圖片、視頻、圖表、教學課件、網頁等形式通過網絡服務器連接組合成一個數字載體平臺。專業教師通過網絡服務器把教學資源遞交入庫,即以數據庫、圖片、視頻、圖表、教學課件、網頁等形式通過網絡服務器完成教學資源的遞交同時產生資源共享。數字平臺管理人員輔助教師遞交并進行資料分類及管理,或更新或刪除,保證數字載體里的教學資源具時效性特征。與此同時,數字平臺管理員需對站點進行設置及維護,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與客戶端形成良好鏈接與互動,教師與系統、學生與系統、企業與系統的順暢對話,一方面實現教師所遞交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實現酒店行業各崗位的取證培訓和提升培訓及高職、中職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數字載體平臺的建設與維護最終目的是方便有需求的客戶,因此在平臺管理上要強調資源檢索功能,同時為了體現資源的共享性及優化性,在系統中設置好資源下載與評價功能意義重大。2.以校內酒店實訓基地為核心的實物載體建設。(1)校內酒店實訓基地的建設。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資源收集與資源共享服務,而校內酒店實訓基地的建設既能為資源庫建設提供功能的完善,又是教師與學生充分利用資源庫進行教與學的一個全方位實物載體。校內酒店實訓基地作為一個校內小型高星級酒店,包括前廳、客房、中餐廳及后廚、西餐廳及后廚、酒吧、面點室、形體房等,是專業教學、崗位培訓及師生交流的主要場所。教師可發揮模擬崗位優勢實現情景教學,同時,資源庫中專業課程資源應用將得以優化體現,更好實現資源庫的價值。校內酒店實訓基地的建設將是教學資源庫建設成效顯現的一個最核心的實物載體,將校內的酒店實訓基地建設成集生產、教學、技能培訓、新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對于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重要的功能性的貢獻,同時代表了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的先進性及全面性。(2)小型酒店博物館的建設。酒店博物館是一個直觀的針對性強的酒店管理專業場館。博物館收集了酒店發展史、各酒店集團介紹、有代表性的酒店介紹,其中包括圖片、教材、酒店手冊、特色酒店客房用品等,學生在這個小型博物館里能直觀體驗到酒店的演變與發展,結合現代酒店運作模式,讓學生既有對于酒店發展時間隧道的體驗,又有身臨其境的現代酒店體驗。同時,博物館也是一個小型的專業資料閱覽室,師生共享資源、自由交流的場所,學生及教師可以在此查閱資料,滿足自主的現場專業學習的需求。
四、酒店管理教學資源庫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一)基于行業與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與更進。酒店管理教學資源庫的內容是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深入開展對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酒店企業、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和學生的調研,制定適合現代酒店業發展需要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同時在對酒店工作崗位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細致分析酒店業務操作層、業務督導層和管理層等三大崗位群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參照酒店業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突出對高素質技能型酒店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方案成了資源庫建設中決定方向的重中之重。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也是一個調整、更進的工作,專業負責人需定期與行業溝通,根據行業及崗位需求進行反饋并及時調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時效性。
(二)從制度上提高教師參與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酒店管理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最終是為人才培養服務,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是師資,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實際也是打造一支強大的師資團隊的過程,是一個以培養高層次“雙師型”專業帶頭人為重點、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為核心,打造一支職業道德好、業務素質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教學團隊的過程。傳統的大學教師教學資源以個體的教學資源儲備為主,建設酒店教學資源庫需將以往教師獨立收集、整理教學資源的個人行為轉化為教研室、教學團隊的團隊行為,提高收集教學資源的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這個轉變過程初期階段首先需從制度上要求并鼓勵專業教師對本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參與,構建符合酒店管理專業辦學要求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三全”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三)柔性化管理。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的模塊與內容將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隨著行業、崗位的跟進而增添或刪減模塊與內容,需設置好一個資源實時更近的柔性化管理系統,便于增減,便于鏈接,便于共享。不論是從系統的建設以及人員的管理上都需注意柔性化的特質,以更好體現其時效性、暢通性和便捷性。
作者:唐凡茗工作單位: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酒店管理職業滿意度調查分析
- 下一篇: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