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委員會績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2 03:04:54

導語:護理委員會績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委員會績效管理論文

1委員會的構建、分工及工作職責

護理部面向全院護士征集熱衷于護理績效管理、肯于鉆研、樂于奉獻的護士10名。通過自主報名-科護士長評議-護理部審核產生。10名委員由2名護士、8名護士長組成,其中5名副主任護師、5名主管護師。分別來自骨科、手術室、急診室、老年科、肝科、肺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呼吸科。委員會會議討論通過了組織結構),產生會長1名,全面負責主持委員會開展工作;副會長1名,協助會長開展工作;秘書1名,負責文字記錄、資料收集整理;護理部主任擔任委員會顧問,指導、督促委員會有效開展工作。委員會將全院47個科室及部門劃分成10個區域,指定會員分區負責以“走動式管理”方式具體落實工作。委員會工作職責:績效考核改革準備階段,由委員會內部到全院進行相關知識、技能培訓,多渠道普及績效新知識、新進展;實施階段配合醫院建立科學、有效、和諧的績效考核方案,確保績效考核發揮實效;建立有效的績效管理溝通機制,創造和諧的績效考核環境,使其更具人性化;總結績效考核實施情況,匯總各方面意見,提出或調整個性化計劃,使績效考核長效可持續發展。

2委員會的工作內容

2.1定期開展委員會活動

每季度召開委員會會議1次,每次2h。內容包括:內部培訓;各責任分區工作情況匯報與心得交流;問題與建議匯總;深入討論方案及措施;工作布置。

2.2開展績效知識技能培訓

對全院護士有計劃安排培訓,聘請中國臺灣、院外專家進行績效管理經驗分享。請會員對全院護士進行績效考核原則、目的、各績效考核方案說明、考核方法的培訓。為保證考核公平、準確、統一,委員對護士長進行培訓,包括:計分方法、Excel技術、模板應用。培訓后各委員按責任分區進行個別疑問解答,去科室示范操作。委員會匯總全院問題、知識薄弱點,統計整理后對共性問題在院局域網上公開答疑。

2.3確定護理績效考核方案

績效管理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護士的工作進行綜合評定,以正強化為激勵手段,激發護士潛能。根據分層管理原則及醫院5年計劃,將醫院目標分解到3個層次的考核方案中。采用問卷調查、團體討論和觀察法,對臨床護理崗位進行分析,劃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崗位,在護理時數及夜班積分上,兼顧崗位、風險、技術與責任,拉開檔次,體現多勞多得。考核指標權重分配通過建立優先矩陣、計算初始和歸一化權重系數及一致性檢驗等步驟,計算出各指標的組合權重系數,通過專家討論、領導逐級確認,結合客觀、主觀因素,確定各指標權重分數。各考核標準包括:構面、項目、計分、考核頻率、給分標準及說明。護理人員考核指標的確定,為護士指明了努力方向,約束了個人行為,同時目標考核量化、細化到每一個崗位,體現不同崗位、能級的價值,激發了內在的積極性。護士長目標考核中能觀察、可量化的指標,將控制與激勵相結合,促進護士長管理目標完成及護理管理能力的提升。考核設立的嘉獎項目為支持醫院政策、科研科教2大項,發揮正向激勵作用,促使護理人員鉆研業務,提高專科素養和專科護理水平。護理單元考核目標以改善團隊績效為目的,促進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保持一致,最終實現醫院的總目標。

2.4設計標準模板

績效考核數據統計工作是瑣碎而復雜的,為保證各項數據計算正確,有據可查,保證績效考核發揮實效,委員會應用Excel2010軟件,設計制作護理績效考核統計標準模板,全院統一使用。模板分護理單元、護士長、護理人員考核模板3類,按考核需要對應使用。護理人員考核表由12個子工作表和1個匯總表組成,12個子工作表為每個月數據的具體明細,匯總表為全年數據的匯總。使用中注意保持表格的序號與姓名對齊;在職稱、工作年限、帶教、護理質量、工作量、擔任科室職務、科內團隊合作、扣罰、獎勵欄輸入數據;職稱得分、工齡得分、工作量得分、總得分、績效合計數據由公式自動生成。護理單元、護士長核算模板使用方法同前者。模板可對全部子工作表以工作組的形式,也可以子工作表形式靈活操作:如職稱、工齡等年考核數據,可以用工作組形式輸入,其他月考核數據,每月以子工作表方式輸入。

2.5簡化計算流程

在眾多項數據采集過程中,以工作量統計最為繁瑣,耗時、易出錯。委員會經過反復研究,最后確定應用醫院辦公自動化軟件(OA)考勤系統將排班導出為Excel表格,用查找、替換方式將數據替換班次,最終求和得出每名護士的工作量。整個計算過程約10~15min,方便二次核查,提高了準確性。

2.6解決協調護理績效考核中出現的問題

有效的績效溝通是了解護理工作及績效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護士績效考核改革計劃的制訂、組織實施、績效反饋及績效評估都離不開護理部、護士長、護士之間的討論溝通與交流[5]。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委員會建立溝通平臺,充分交流,將考核過程變為分析思考過程,通過面對面個別談話、集體座談會、書面報告、電話溝通等形式,查找不足,謀劃發展,努力創建和諧、健康的績效考核環境。

2.7護士績效滿意度調查

科學、合理、公平地應用績效考核分配護士獎金,可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增加員工的忠誠度和滿意度,護士對績效滿意是護理績效管理的內在動力。為評估護理績效考核效果,了解護士對績效護理考核機制的滿意情況,委員會根據不同崗位,設計出臨床護士績效考核現狀滿意度調查表和特殊科室績效考核滿意度調查表,分別對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1026名護士進行滿意度調查。收回調查表948份,滿意度為81.6%。特別是原來績效薪酬低、高風險、工作量大的科室,以及長期上夜班的護理人員滿意度明顯提高,工作積極性提高,換崗輪科要求明顯減少,維護了護理隊伍的穩定性。

3委員會的作用

3.1全面推進績效考核改革順利實施

護理績效管理是群體作業性強、考核指標多、涉及面廣并且需要進行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考核,是一個操作復雜的管理過程。醫院確定工作思路、5年規劃后,委員會以此規劃為目標,逐一分解,并結合績效考核試行階段6個試點科室半年來每個月績效測算的經驗和問題反饋,在團隊績效與個人績效之間找到平衡點,尋找出可量化指標,擬定出績效考核標準初步框架,邀請專家在委員會上討論通過各項指標及權重。考核實施后,委員會每月及時地反饋考核結果,使護士長、護理人員了解不足與改進方向。在績效考核目標引導下,各科室間形成了比學趕幫的良性競爭氛圍,護理工作變他控為自控,積極性提高。在院領導和護理部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無論是方案制訂和實施,還是具體考核和反饋,委員會都有堅強的組織做保障,使得各項工作得以落實,為績效考核改革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2保障績效考核數據準確、計算高效

保障數據客觀、準確是護理績效薪酬改革的基礎。全院使用簡化的計算方法、標準統一的模板,模板輸入數據后由公式自動生成結果,保證計算方法統一、數據準確。全院數據每月歸檔,便于二次核查,體現了考核客觀、公開、公正。

3.3協調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的關系

委員會分配會員實行責任分區具體落實工作,范圍遍及全院不同科室,其柔性和網狀結構彌補了行政編制的剛性和垂直型領導的局限性。績效考核的落實,使得多勞多酬得以體現。腦外科、神經外科、急診室、ICU等工作量大、風險系數高的科室,績效明顯提高,與放療科、口腔科、眼科等工作輕松的科室績效收入差距顯著拉大,部分護士產生不滿,心理不平衡;還有部分護士過分著眼績效,埋怨經常被安排的班次工作量系數低,認為護士長排班不公平。委員會的績效溝通以對護士成長和利益負責為起點,在護士層面深入溝通,尊重并收集意見和建議,整理數據積極反饋給護理部、院領導;在護理部層面是參謀和助手,負責具體落實,完成調研、培訓、測試、信息反饋。整個組織團體發揮了上傳下達的作用。通過充分溝通,護理管理者全面深入了解護士的實際工作情況、思想動態、意見和抱怨、合理需求、日常管理中的問題,以及護理團隊在完成績效指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協調。護士了解護理工作是協作性較強的工作,考核只是體現相對價值,工作中和諧互助才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溝通使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相互理解度、信任度增加,確保了績效考核在良性競爭的軌道上運行。

3.4會員綜合素質提升,工作控制感增強

在護理績效考核實踐過程中,各會員得到了難得的學習機會,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拓展了護理業務思考范圍。在人員培訓管理、疑難問題解決、人際溝通、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資料分析管理方面,能力迅速提升。護理管理者通過授權賦能,同時引入自我效能,促進護士工作控制感增強,護理部在整個改革實施過程中,對委員會工作和發展給予支持和鼓勵,委任以參與權、決策權,并在結果和目標控制中給予指導。各委員感受到尊重與支持、工作被肯定,更有自信,在自控意識、完成任務的責任心及效率、工作與休息時間的支配感增強。同時,委員會成功的工作經驗得到了院領導、護理同仁們的肯定,在季度、年底醫院各委員會工作評比中兩次獲獎,委員會價值感凸顯。

綜上所述,成立委員會參與護理績效考核改革,改變了傳統的經驗型管理模式,不但合理地使用了有限的人力資源,而且拓寬了護理人員的培養途徑,為優秀護理人員的自我成長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實踐證明,這種培養與使用相輔相成的管理模式,科學性、計劃性強,可以作為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地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作者:陳燕徐軍王春英楊益蘭楊愛玲陸萍單位:寧波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