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在骨科的應用
時間:2022-04-20 02:53:53
導語:績效管理在骨科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將績效管理應用于骨科護理實踐中,豐富護理質量管理內容,探索科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新模式,不斷提升護理質量。方法:根據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任務,制定骨科績效管理模式,應用于臨床實踐,比較兩者結合后在護理質量合格率、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方面的影響。結果:績效管理實施后各項護理質量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實施前(P<0.05),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將骨科績效管理與護理質量管理緊密結合,可使護士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加強,增加了護士的責任感及工作滿意度,臨床護理工作得到促進與發展,有利于護理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
關鍵詞:績效管理;骨科;護理不良事件
隨著醫院規模的逐步擴大,醫療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社會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質量管理成為衡量醫院管理水平的關鍵指標。護理質量管理作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護理服務、保證醫療安全及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初,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提出建立護士績效考核制度。績效管理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量化指標來約束護理人員服務行為、提高其積極性,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護理質量的穩定及安全是保證醫院發展的前提,有資料顯示,績效管理可明顯提高護理質量管理[2-3]。根據2012年度護理部工作計劃,我科自2012年8月起,在護理質量管理中不僅僅局限于基礎護理、重癥護理、安全管理、消毒隔離等方面,開始融入護理績效管理,并在績效管理中緊密圍繞護理質量管理展開,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展開床位39張,編制護理人員13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士6名。學歷:研究生1名,本科7名,大專5名。工作年限:1年內4名,2~3年1名,3~4年3名,4~5年2名,6~10年1名,10~15年2名。2010年8月~2012年7月(實施績效管理前)入住我科患者共2072例,其中男1137例,女935例;平均年齡(46.63±9.05)歲;婚姻狀況:已婚1739例,未婚333例;職業:干部269例,工人709例,農民526例,無業237例,其他331例;平均病程(4.1±1.2)年。2012年8月~2014年7月(實施績效管理后)入住我科患者共2437例,其中男1362例,女1075例;平均年齡(45.31±10.16)歲;婚姻狀況:已婚2064例,未婚373例;職業:干部352例,工人723例,農民546例,無業369例,其他447例;平均病程(4.4±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骨科績效管理
1.2.1制定績效管理體系
為使績效管理在骨科順利開展起來,影響績效管理的各項因素都處于受控狀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我院護理質量管理模式,是由護理部主任—片區護士長—科護士長為主體的三級管理模式,明確規定了各級主體在質量管理中的職責、權限和任務。在此模式管理下,骨科各病區建立以總護士長—護士長—責任護士為主體的績效實施體系,在管理中抓質量,在質量中抓績效,環環相扣,使績效管理體系得以建立及不斷完善。
1.2.2進行績效教育
質量教育是護理質量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同樣,對績效管理來講,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體系,為使骨科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懂得其使用及存在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績效意識,需要進行績效教育。我科將績效管理納入護理質量管理,先是下大力度進行績效系統的講解,由護理部派專人進行授課,責任組長進行學習后,帶領科室高年資護士,共同編制適合骨科科室情況的績效表格,并向科室護理人員進行授課,講解填寫方法,并在填寫績效表格過程中,廣泛聽取護理人員建議,及時發現問題,并對表格進行及時整改。通過績效教育,使每位護理人員認識到自己在提高科室績效中的責任,從而認真填寫績效表格,系統的貫徹績效管理中體現的多勞多得的宗旨,有利于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2.3制定護理績效標準
護理質量標準是護理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規范護士行為的依據。按照護理質量管理標準,制定骨科護理績效標準,績效考核標準和方案制定前管理者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要經全科室護士討論、同意[4],根據護士工作年限、學歷及職稱三項指標,仍著重在護理質量方面進行考核。
1.2.4進行全面績效管理控制
骨科績效管理的實施,采取的是護士長—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三級模式,績效表格由責任護士根據每日工作量進行填寫,責任組長進行監督,每周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護士長,并進行整改,護士長每月查看績效登記表格,查找問題,實施全面績效管理控制。
1.2.5持續改進績效管理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靈魂,也是護理工作日趨完善的根本。骨科績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斷改進,不能安于現狀,要有追求卓越的意識,力爭對護理績效進行持續改進,同時不斷推動護理質量管理的完善與持續改進。
1.3觀察指標
(1)調查實施績效管理前后護理質量合格情況,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重癥護理、安全管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優質護理方面。(2)同時記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情況。(3)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采取不記名形式,以打“√”的方式進行填寫,共25項問題,每個問題均有3個選項:滿意、一般及不滿意,分別記4,2,1分,總分為100分,最低分25分,入院時由責任護士負責發放,出院時收回后進行數據統計。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績效管理實施前后各項護理質量合格情況比較(表1)
2.2績效管理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表2)
2.3績效管理實施前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表3)
3討論
3.1全員參與,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服務是護理質量的基礎,是各級護理管理者及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勞動的共同結果。規范的護理服務是護理質量提升的前提。任何一個單位或部門的正常運轉和生存發展都是以達到其績效目標為根本目的[5]。實施績效管理,責任組長負責,護士長監督實施,全員參與,發現問題集中進行整改,在整改中不斷改正以前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臨床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提供了更好的改進空間,使每位護士真正從內心注重護理質量的提高,護理質量合格率也得到大幅提升,保證護理了安全。
3.2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基石,是優質服務的關鍵,也是防范和杜絕醫療糾紛及事故的重要環節[6]。學習績效管理后,護士可進一步認識到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由于護士的績效獎金與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密切相關,使護士工作時責任心增加,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低,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護理質量也可在發展中得到持續改進。同時,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提升,對護士的信任度增加,可進一步增加科室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有利于科室及醫院的長足發展。
3.3對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患者是醫療護理服務的中心,是醫院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護理管理者需要重視患者現存及潛在的護理需求,不斷提出適應患者需要的護理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以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將護理績效管理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將績效與護士的獎金掛鉤,在護士職稱晉升、年底評優及立功受獎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為護理績效管理與護理質量管理的同時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績效考評發揮了激勵作用,調動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增強了競爭意識,有利于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創造了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7-8]。眾所周知,患者的滿意度是由多方面決定的,實施績效管理雖不能直接使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但是將骨科績效管理融入護理質量管理后,豐富了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內涵,對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更好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主人翁意識,這樣,對于提高護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可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并取得患者對醫院的信任,進而提升醫院的整體競爭力有重要意義。
作者:王秀虹 張冬梅 梁瑛琳 劉秀梅 單位:北京軍區總醫院骨科
參考文獻
[1]李素云,李燕君,劉義蘭,等.績效管理在創建骨科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2):903-904.
[2]於軍蘭,張曉燕.醫院績效管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9B):2359-2361.
[3]何詠梅,付祥蘭,黃芳.基于關鍵績效指標的護理績效管理[J].護理研究,2010,24(9C):2513-2514.
[4]唐秀華,楊秀芳,周華.手術室績效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3):1942-1946.
[5]何勤忠,趙紅梅,黃利平.對聘用護士實施績效評價管理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0):49-50.
[6]洪淑華.實施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的成效[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175-177.
[7]顧偉萍,李金燕,任道瓊.績效考核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3):118-119.
[8]許瑾.績效考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3,7(11):295.
- 上一篇:兒童核心素養的學校管理研究
- 下一篇:建筑工程設計階段質量管理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