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預算績效體系建設思路探討
時間:2022-04-24 03:16:14
導語:高職預算績效體系建設思路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以來各省市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高職院校作為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如何有效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實現財政資金有效配置。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績效管理建設背景及必要性、當前高職院校預算績效建設現狀,以某高等職業院校預算績效建設情況淺談高職院校預算績效建設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預算績效;信息化平臺
一、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建設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建設的背景。隨著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財政管理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近年來國家通過推進內部控制管理、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等途徑來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黨的關于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規劃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都反映出高職院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效配置財政資金的必要性。(二)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建設的必要性。《國家職業教育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體系建設、辦學條件、實訓基地、政策配套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投資規模及生均教育經費都逐年增加,如何高效利用財政資金,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需要學校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關鍵點和突破口,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提高學校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質量及師資辦學水平,實現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目標。
二、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建設現狀
當前許多院校仍存在對預算管理重視不足,績效理念尚未牢固樹立的現象。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重投入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意識,預算資金規劃不夠科學,預算資金使用過程中缺乏應有監控,造成資金使用低效,資源閑置浪費現象,甚至有部分院校資產負債率過高,面臨巨大還款壓力。《意見》實施以來,各院校積極推進績效管理,但績效管理的范圍不足,同時沒有發揮績效激勵約束作用,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的依據不明確,造成學校下屬單位在預算績效執行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及目標性。
三、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建設的思路
(一)結合職能及收入情況,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框架。職業教育作為國家教育的類型之一,與普通教育有著同等地位,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戰略、推進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凸顯。職業院校收入主要來源公共財政撥款資金、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其他收入等,近年來隨著生均撥款水平不斷提高,學費、住宿費等專戶資金收入提升,加之國家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等途徑下撥的專項資金增多,學校在滿足工資福利支出、基本商品服務支出的前提下存在部分剩余資金。高職院校在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時應結合職業院校在當代社會的職能定位及收入情況,構建全方位的預算績效管理框架,包括學校整體支出預算績效和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二)梳理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1.梳理預算績效管理流程。職業院校在梳理預算績效管理業務流程時,應分析“預算”與“績效”的關系,“預算”是基礎,“績效”是作用,績效評價來源于預算,同時又應反作用于預算,兩者應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應結合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環節,如預算編制、預算控制、預算執行入手,完善涵蓋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管理、評價結果應用等各環節的管理流程。2.完善預算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結合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及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包括與項目相關的申報書、立項評估報告、項目預算批復文件、預算執行或決算報告、項目驗收報告、項目中期或完成后的績效報告等相關管理制度。3.健全預算績效標準體系。學校應根據整體預算績效和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情況,建立健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共性績效指標框架。加快構建單位不同發展項目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根據指標的重要性及考核導向對不同指標進行權重設置。例如學校在設置“職業教育提升專項資金”項目指標時,根據該項目性質、用途等基本情況,設置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指標體系。如投入指標下設置預算管理,包括預算執行率、專款專用率,這兩個指標為財務指標,同時又是定量指標;產出指標下設置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效益指標下設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指標,其中經濟效益主要是財務、定量指標,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很多通過非財務指標、定性指標表示。在完成指標體系建設后,要根據項目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確定指標權重,進而提高績效評價效果。(三)構建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1.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學校在進行績效評估時應結合預算申報、項目審批等環節,對學校下屬各單位申報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包括論證立項的依據(如國家、省委省政府及部門政策文件,單位中長期發展規劃)、立項的必要性(從項目實施解決什么問題,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分析)、績效目標合理性(項目設置目標是否科學,能否反映具體社會、經濟、環境等問題)、實施可行性(項目單位及合作單位實施項目能力與條件)、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包括實施進度及取得的成效)等,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主要條件。對預算執行進度及效果進行事中控制,年末可采用自主及第三方獨立機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績效評價。2.強化績效目標管理。(1)結合單位整體預算情況,確定單位整體績效目標學校在編制年度預算時,應結合單位主要職能、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情況、部門中長期戰略目標、本年度總體目標及上年度預算執行效果全面設置整體績效目標。從當前經濟形勢及職業教育發展前景,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特點等方面,健全整體績效目標評價指標。從決策管理、人員管理、資金與資產管理、機構建設與內控管理等方面進行指標設置。(2)通過預算精細化管理,確立具體項目績效目標做好預算績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合理的進行資源配置,績效管理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科學的預算。學校應開展預算精細化管理,使精細化管理貫穿財務預算的全過程及各個環節。學校在進行預算分配時,優先安排工資福利、水電、物業、郵電通信等基本保障支出,該部分支出由學校整體把控,不進行預算分配。其余資金由學校下屬單位(包含行政及教學系部)自行申報部門預算,申報資金由部門日常支出及項目支出兩部分組成。日常支出主要是辦公費、維修費、差旅費、郵寄費等,該部分按照教職工人數或各院系學生數量設置定額標準。項目支出由學校下屬各單位結合部門職能及部門中長期發展規劃按需申報,申報時需填報項目申報基本信息表,信息表包括項目名稱、實施時間、資金總量、立項的相關性要求、項目績效目標等內容。學校通過匯總各部門上報預算情況,結合學校預算資金總量,確定整體及各具體項目績效目標。3.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學校應對下屬單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預算進度較慢或存在問題的項目通過減少預算指標等形式進行控制,督促及時整改,促進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4.開展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學校應組織對下屬單位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結果考評,考評從業務和財務兩方面進行。學校應根據項目考評結果,及時總結項目管理經驗,完善項目管理辦法,改進和加強項目后續實施過程的管理。項目考評結果應作為學校今后年度支出預算的重要依據,也是申請新項目的重要參考依據。(四)通過信息化平臺,有效推進項目績效管理。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需要信息化手段,近年來我校通過逐步開發與完善,已建成集預算管理、內控管理、項目績效管理、工資管理、收費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將預算編制、項目績效申報、指標管理、網上報銷、項目評價等相關流程嵌入信息化軟件,實現預算與績效管理的信息互通。通過預算編制、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等主要管理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極大提高了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結語
有效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需要在制度完善及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加強績效管理組織領導,強化績效管理監督問責機制及考核辦法。職業院校應樹立新發展理念,借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為契機,實現職業院校發展治理的科學化、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陸陽春.中國政府會計體系構建研究——基于中國預算管理改革視角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
作者:馮林 單位: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三升一降”績效管理研究
- 下一篇: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引入高職院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