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探討
時間:2022-01-28 03:19:15
導語: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更好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我國開始廣泛開展土地開發工作,但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沒有及時深入開展,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本文簡要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內容和方法,以及存在的制度不健全、預算編制不合理、管理意識不強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
一、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概述
土地開發是指運用財政專項資金,對農村宜農未利用土地、廢棄地等進行開墾,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開發工作,并提供資金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必須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從長期實踐工作來看,行政事業單位為加強土地開發專項資金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建立科學高效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機制,需要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1.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內容。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工作,本質就是對土地開發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進行分析和管理,直接影響土地開發項目專項資料的使用效果。(1)經濟效益。該績效管理主要關注土地開發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收益,現有和新增耕地生產價值的是否增加,通過項目總投資、新增耕地單位面積投資、新增耕地率等指標考核。(2)社會效益。該績效管理主要關注土地開發項目對實施地社會發展目標的貢獻和影響,包括項目本身和對周圍地區社會的影響,通過新增耕地可供養人數、農村道路便捷提高程度、人均收入水平變化等指標考核。(3)生態環境效益。該績效管理主要關注土地開發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否有利于保證合理地、持續發展農業生產,主要通過植被覆蓋率變化、是否創造優美景觀視野、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等指標考核。2.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方法。為了更清晰地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需要通過施工現場評價及業內資料審查兩種方式來進行績效管理。運用實地調查、問卷調查、查閱資料和聽取情況等方法,對該土地開發項目具體施工質量和施工效果進行考核分析,在業務績效管理過程中對施工狀況進行考核評價;利用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預算編制報告、施工資料、監理資料等,進行內業資料審查;考察土地開發項目專項資金的使用及管理狀況,通過對財務工作考核,為績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
二、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工作起步較晚,且縣級基層單位全面績效管理更是近幾年才慢慢展開,就目前實際工作來看,還存在制度不健全,預算編制不合理,績效管理意識不強等問題,導致項目實施無法達到預算效果。1.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的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制度是各行政事業單位順利實施項目,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的基礎。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共分為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二個大項,其中業務指標根據立項的科學性、項目變更的規范性、項目管理的健全性三個方面進行考核管理,財務指標通過預算執行水平、財務管理健全性進行考核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落實不到位、評審不規范等問題,導致績效管理效果不佳。(1)績效管理制度落實不到。好的制度也需要落實到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各考核點并沒有考核落實到人,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工作人員之間的推諉、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影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得不到落實。且項目竣工驗收后,對于項目的結余資金按照國家規定,應該原路返回,退還財政,大部門單位未按國家規定遵照執行,導致專項資金結余累積在各單位,此部分結余資金未能更好發揮效益。(2)績效管理制度評審不規范。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需要組織專家評審,往往因為制度不健全,落實不到位,而流于形式。且因為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開展的時間不長,評審專家組的構成及專家組成員的專業性、權威性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各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為提高績效管理質量,將工作重心放在評審權重較高,容易打高分的項目,而忽略項目的實際效果,最終影響績效管理的全面性。2.土地開發專項資金預算編制不合理。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項目預算一般由各財政部門的政府投資審核中心負責,但投資評審部門與項目實施部門缺乏有效溝通,且各部門之間對項目實施地的具體田、水、路、林、村的實際工程內容了解不足,導致項目預算與實施不統一,導致項目出現資金不足停工或資金結余過多的情況,嚴重影響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使用、竣工決算。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拆遷補償款、青苗補償款、鄉村協調經費等明細科目,在預算編制中不精細,實地考察不夠,經常出現超預算支付情況。最終影響項目實施進度與工程整體形象,及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真實性。3.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意識不強。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最近幾年才開始在基層不斷推廣。機關部門對于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重視不夠,從而影響績效管理在基層工作中的執行力度;而財務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只關注會計核算和專項資金撥付等基礎工作,專項資金的立項、預算、變更等多個環節,財務人員都沒有積極參與,使財務人員忽略了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由于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培訓學習機會較少,無論是單位領導,還是普通工程管理人員、財務工作人員的績效管理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因此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業務水平不高。
三、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完善對策
1.建立健全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制度體系。(1)嚴格績效管理責任落實制。加強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明確考核責任,把績效管理的落實到具體人或者具體崗位,簽訂合同或者協議,明確獎懲措施,做到發現問題后及時追責,準確追責。對于有制度規定可遵循的,例如項目結余資金管理,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或理順此部門結余資金,應用到當地工程項目中去,增加使用途徑,提高項目資金的活力和使用效率,避免專項資金的浪費。(2)規范績效管理評審制度。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評審工作應該在績效管理體系基礎上,保證參與評審的專家的專業性、權威性,確保績效管理的精細度及嚴肅性。且在評審過程中要減少人為干預,細化評審標準,嚴格執行評審權重,平衡各考核權重的占比,使評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誠信,促進績效管理全覆蓋,提高績效管理的質量和水平。2.提高土地開發專項資金預算編制水平。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的預算編制是項目順利實施,開展績效管理的基礎。應該嚴格按照國家土地開發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用科學的專項資金編制方法進行編制。申報前要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踏勘選址,政府投資評審技術人員,項目實施管理人員要深入實地考察,反復核實;對一些預算變動較頻繁的明細項目,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廣泛征求當地村民和工程管理從業人員的意見,將重點項目進行細分,減少項目預算變更;加強上下級、各科局之間的溝通,充分了解項目實施意圖及項目區意見,使項目編制科學合理,具有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后期的績效管理打好基礎。3.提升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是具有明確用途的,在績效管理的執行、落實、評審等方面都需要專業知識豐富人員進行判斷,因此上級主管單位、財政部門應該及時更新績效管理的相關知識,制定好績效管理培訓方案,落實計劃,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培養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知識厚實、專業精深的管理骨干和技術人才,增強領導干部績效管理意識。可以搜集具有實操性的案例,進行學習,或者聘請專家到項目實施地,對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解,在提高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的基礎上,解決績效管理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四、結語
面對十分有限的耕地資源,為適應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需求,廣泛開展土地開發工作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土地利用戰略的必然選擇。行政事業單位為充分發揮土地開發專項資金效益,鞏固土地開發成果,有必要加強績效管理,合理利用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為做好績效管理工作,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考核標準。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起步較晚,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為了通過有效實施土地開發項目,達到項目區增加耕地面積,解決灌溉排水問題,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降低勞動生產成本,提高收入等目標,準確掌握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成果,行政事業單位有必要將規范的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制度、科學的方法及專業的人員有機結合,提升我國土地開發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全面性,并進一步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吳志敏.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9(1).
2.池運澤.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探析.納稅,2019(36).
3.馮雷聲.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財經界,2015(20).
4.張海英.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探析.科技經濟導刊,2020(28).
作者:裴培 單位:湖南省安鄉縣國土資源儲備中心
- 上一篇:推進縣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燃氣工程安全生產運營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