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氣田精細氣井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04 09:35:45
導語:數字化氣田精細氣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一些氣田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低壓、低產、低滲的現象,被稱為三低氣田。這主要是由于所處的地區儲層物性較差、非均質性強造成的。氣田的壓力下降速率變快,穩產期變短,使氣田的管理難度加大。為了科學有效的管理氣田,本文結合氣田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提出了氣井分類的整體管理思路,并搭建了一套精細的數字化管理平臺,該平臺能應用于智能監測、智能提示和智能分析。
關鍵詞:數字化;精細管理;智能監測;智能提示;智能分析
隨著我國氣田的規模不斷壯大,氣井數目逐漸增多,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發展趨勢。由于員工的操作強度大,氣井管理體制的執行不到位,使異常的氣井并不能及時的被發現。所以迫切需要一種數字化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實現油氣井的精細化和數字化管理,真正做到“讓數字說話,受數字管理”。
分類管理是指將具有共性特點的管理目標進行分門別類,對具有同一特性的管理目標進行定量管理的一種方法。在氣井的分類管理時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由于氣田儲層物性差而導致的三低問題日益突出,從而使氣田壓力下降速率變快,穩產期變短,增加了氣田的管理難度。傳統的氣井分類是按照儲層物性或者氣井產量來劃分的,這種方法難以滿足氣田的開采需求。為適應新的氣田開發需求,將氣井分類的管理方法調整為按照其生產動態特征進行分類,這種方法下的氣井可以分為連續生產井、間歇性井和產水井。
2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搭建思路與應用
2.1智能監測。智能監測過程是通過編程實現的,它能對生產過程中壓力異常或產量異常的氣井進行監測并報警,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智能監測模塊主要包括壓力速率智能監測、節流器失效井智能監測和產水井智能監測這三部分。壓力速率智能監測模塊可以篩選出壓降速率不合理的氣井,然后對這些氣井進行管理和調節產量。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智能監測系統可以查詢出壓降速率不合理的氣井的壓降速率,并繪制成曲線為評價氣田提供真實的數據。節流器失效井智能監測是依據氣井生產過程中節流器失效后所產生的氣量增大,油壓上升和套壓下降的特征,來實現節流器失效井智能監測的。節流器失效后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氣量突然增大而使井底壓力波動的氣井出砂,出砂會造成閥門、彎頭或管線發生側漏,所以應及時對節流器失效井進行監控。產水井智能監測是一種特殊設定的計算機程序,它的依據是積液氣井套壓和產氣量的變化,這種程序可以對積液井進行智能監測。操作人員可以依據積水氣井的壓力和生產曲線等參數制定排水采氣政策。2.2智能提示。產水井的智能監測模塊可以使新的產水井被監測出來,之后可以在智能提示界面制定出采氣排水制度。計算機針對制定的時間產生記憶功能,推算出執行日期并進行提示。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員必須要在操作當天填寫好采氣排水的報表,只有這樣智能提示后臺才能根據操作人員所填寫的報表對氣井當月的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統計。2.3智能分析。智能分析模塊是指根據技術人員對氣井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井采取管理措施后氣井所產生的實際效果,進行智能分析后將效果不理想的氣井發送到操作人員的電腦中,使技術人員認識到弊端后采取更加優化的策略。主要包括氣井工作制度優化效果智能分析和產水井排水采氣效果智能分析。當壓降速率不合理時,要更換節流器,更換后要在氣井工作制度優化效果智能分析后臺填寫節流失效井的更換記錄表,后臺會根據更換節流器前后的壓力、產量和壓降速率變化的情況,對調整后的工作制度所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同時智能分析后臺會將優化效果不顯著的氣井工作制度篩選出來并進行標記,并提醒技術人員繼續對其進行優化。當技術人員執行排水采氣制度之后要填寫排水采氣相關報表,產水井排水采氣效果智能分析后臺會根據報表分析制度執行前后產量和壓力的變化情況,判斷出該井的排水采氣效果是否合理。
3數字化氣田配套工藝建設
3.1低產低壓井遠程定壓開關井技術。當氣井的套壓不高于5MPa并且井口的數據傳輸正常、底座密封良好、閥門開關靈活時,如果油壓的恢復情況較好時,可以對其設置電磁閥進行遠程調控開井。如果氣量較小也可以設置電磁閥進行遠程調控關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實現氣井的高效利用,同時也可以實現三低氣井壓力的遠程調控。3.2自動加注技術。自動加注技術是為了減輕技術員工的工作強度,降低作業的操作風險而研發的。通過精細化管理平臺,可以在效果智能分析模塊來對加注制度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氣井的采氣效率。
4結束語
(1)氣井的精細化數字管理平臺可以通過智能監測來保證異常氣井的及時發現,通過智能提示來加強氣井的過程控制,通過智能分析來優化跟進效果。環環相扣的智能調控模塊可以有效提高氣井的管理水平。(2)氣井的精細化管理平臺和數字化氣田配套工藝聯合使用,可以人工作業智能化,實現自動操作。(3)數字化的氣井管理平臺可以有效銜接管理過程中的數據統計和動態分析,不僅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作業強度,也可以縮短數據統計的時間,使技術人員將全部精力轉移到技術研發和管理的工作上來。
參考文獻
[1]李士倫.天然氣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2]洪鴻,李蓮明.分級分類精細氣田管理探索與實踐[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作者:韋澤華 周瑾 單位: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
- 上一篇: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淺談供電企業電力營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