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的積極作用
時間:2022-12-02 09:11:41
導語: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的積極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發展人才是基礎,績效考核則是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以量化管理的關鍵所在。從企業管理角度來分析,財務指標作為關鍵性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可以進一步的完善企業績效考核機制,成為覆蓋全業務領域、全部門以及全人員的管理依據,不僅能夠充分激勵員工進取精神,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對于員工的管控水平,最終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從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究兩者之間的聯系與作用機理,從而提升企業績效考核機制完善性和財務戰略一致性,促進企業健康積極發展。
企業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意義
關鍵績效指標即KPI,是企業管理組織內部輸入和輸出端的重要參數,能夠實現對于關鍵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計算,從而使得企業績效流程量化,最終為達到管理目的。同時,關鍵績效指標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基礎。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財務指標是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因此企業應將財務指標作為關鍵性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指導明確每個部門的財務責任,結合各項員工實際業績指標,通過可行性績效考核結果設置科學實際的考核系統,從而綜合、科學、客觀以及全面衡量員工的績效表現依據,是績效管理的核心基礎。財務指標明確性極強,可以輔助企業在財務戰略目標制定與企業經營實況相符。在績效考核基礎上將財務戰略目標分解,并落實到每一個員工身上,從而使得企業財務戰略目標與員工利益相一致,消除績效考核偏差化問題,實現企業與員工經濟效益雙贏。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中應用完善的建議結合實際及企業自身發展戰略進行績效管理企業績效考核目標應該經營現狀向與企業財務戰略目標一致,并與員工職業發展及切身利益相同。第一,保證企業績效考核內容多樣化,在明確考核任務與財務指標的前提下將績效考核可量化、規范化以及客觀化。規避經營過程風險,降本增效,確保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第二,財務指標考核內容必須來源于員工工作業務,而非員工自身。企業績效考核機制必須明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設立每一項業務財務指標,提高財務指標覆蓋全面性與可行性。第三,財務指標必須立足于員工實際工作,設立合理范圍內的財務考核指標,保證目標的可控制性與可執行性。第四,績效考核關乎每一個員工的核心利益,必須從各部門基層抓起,明確各級主管人員權責,將財務指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在一定周期完成績效考核工作,從而促進企業業務進展。
構建完善的績效機制體系
1.分層設定財務指標
績效考核的財務指標應用必須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指標設計研究人員應該按照企業的財務戰略目標和企業的績效考核機制設定財務指標,并建立績效考核機制與績效財務指標匹配應用效果反饋機制,充分了解其運行規范性與效率值。具體來講,作為企業內部財務指標必須由企業最高層依勢而設立,并按照業務流程進行分解,并將目標責任落實在每一位基層管理者身上,并將落實執行納入管理者KPI核心內容。并且,績效考核機制還應該盡可能多元化,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設立正對性的差異化考核指標綜合方法。舉例來說,生產部門除了確保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外,還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廢品率和節約原材料消耗等,因此將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主要財務考核指標。通常來說,財務指標設定時不僅需要在長期績效上反映出企業長期的財務戰略規劃目標,還應該起到進一步激發員工對于企業認同感與歸屬感以及奮斗精神。
2.合理確認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是收入指標和利潤指標,除此以外效益狀況指標、運營指標、償債能力指標、發展能力指標以及其他指標等也會經常采用。考核期間管理者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財務戰略目標進行財務指標篩選,將部分對于企業發展影響較小或者過于限制員工發展的無效財務指標剔除或者更新,避免一項工作內容被多項重復的財務指標管控。一般來說在篩選和確認財務指標時,如果發現波動性較大、計算收集難度大、重復性強以及預測水平較低等數據時取消或者更新,從而進一步的強化績效考核的科學規范性與合規包容性。此外,財務指標篩選還應該考慮財務風險防范類指標,其在企業內部整體績效考核中占比較小,但是卻能夠進一步的體現出企業經營的多重風險,為管理決策層提供風險防控依據。因此,確認財務指標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經盈利能力,還能增加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水平,進而起到管理輔助作用。
3.科學設計財務指標的考核權重
財務考核指標應用后,企業內部管理層應該從意識上重視其作用,要科學合理設計各項財務指標的考核權重,高質量管控與運營內部各項資源。目前階段使用率較高的是專家研討法,也就是通過專業的咨詢公司,根據企業的歷史財務數據和未來規劃設計各財務指標考核權重,這種方式不僅規避了內部操作和主觀影響,也在一定程度從第三方角度審視了績效考核管理真實價值。績效考核權重針對不同的業務流程設定財務指標,充分考慮到各個業務流程工作特殊性與差異性,進而使得各財務指標的考核權重更加合理性。在第三方角度審視和經驗綜合作用下,使得財務指標考核權重使用更加合理性與客觀性,有效地提升了企業績效考核的整體效果。
4.確認考核周期
績效考核周期必須明確完善,否則會直接影響企業績效考核整體質量。績效考核周期如果過長必然會造成部分考核內容缺乏真實性與可靠性,如果過短也會造成覆蓋面不足、考核參數不可靠以及實際情況總結不到位等問題。考核周期一般與財務預算相匹配,按照月、季度和年度設計,對于部分周期較長的項目,可按項目周期和進度設計考核周期。此外,企業績效考核還應盡可能避免財務指標機械式,引發績效考核機制與各部門的不匹配性問題出現,嚴重的限制各領域和各專業工作的靈活性與創新性,進而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績效考核周期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全面深入、針對客觀的基礎上。重視績效溝通與反饋實行績效考的目的是促進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只有各部門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的將財務指標成果反饋到實際工作中,才能夠讓企業了解到員工的工作狀況或者財務戰略目標實現進度,也能夠讓員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問題,從而使得自己的工作進行改進。溝通與反饋應該貫穿在每一項工作環節中,全過程推進績效考核,使得企業在整個過程中與員工建立良好的持續化溝通互動狀態。企業作為考核者應該全面深入的總結分析被考核者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幫扶促進方案,被考核者應該根據考核結果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進。因此,雙方只有不斷地溝通交流才能夠在目標上達成一致與形成共識。此外,績效考核還應該形成書面報告,對于業績較差的員工還應該通過約談、提醒等方式溝通,為員工提供必要有針對性的輔助指導,不僅可以增強企業員工績效提升積極性,提高績效考核賞罰作用。
合理選擇考核方式
績效考核是影響系統性工程,是績效管理最重要的內容,也是企業實現管理與監督的主要措施。當前最常見的考核方式有KPI、BSC、3度等方法,其中KPI中的財務指標可以充分發揮其目標明確性、聚焦容易性以及監控全面性等優點,能夠將企業的財務發展戰略與個人利益相掛鉤,實現企業與員工個人利益共贏的目的。通常情況下企業采取KPI考核為主、3度為輔的綜合考核法,企業一般按照月度、季度直屬領導考核,年度則以部門領導和下級共同考核,根據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與預算做對比分析,將考核結果成形成評價結構。這樣的考核方式能夠使得考核更加具有代表性,考核結果更加全面真實、公正客觀。此外,需要注意KPI考核不能過于傾向于財務指標的量化性考核,必須結合非財務指標和不可控因素綜合考慮,并且部分特定崗位不能夠使用KPI考核法。
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在績效管理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績效考核能夠有效地激勵員工的奮斗創業精神,而財務指標的使用,能進一步強化企業與員工降本增效的共同意識,提升企業與當前經濟大環境的適應性。基于良好的績效考核機制可以起到人才管理高質量化,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與員工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綜合收益上升。
參考文獻:
[1]張玉龍,溫霄函,李慶達,朱鋒.建筑企業的組織績效管理研究[J].城市住宅,(01):125-128.
[2]宮祿堯,張莎.建筑企業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01):-117+122
[3]吳曉莉.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薪酬體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J].中國集體濟,0,(22):120-121.
[4]楚成忠.企業如何做好績效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1(08):6-71.
作者:張義興
- 上一篇: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財務戰略在醫院經濟管理質量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