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論文

時間:2022-08-28 10:45:25

導語:國內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論文

一、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完善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作為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系統的重要組成,也是提高會計監督工作效果的重要舉措。部分事業單位對于會計內部控制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混亂,甚至處于停頓的狀態。這就造成了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時有發生,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事前、事中防范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導致會計監督工作力度不足。

(二)缺乏有力的外部監督

首先政府等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還沒有針對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因此稅務、審計以及財政等監管部門之間缺乏橫向的溝通,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效果十分不利。其次,在社會監督方面,由于社會監督在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些會計監督社會機構甚至幫助事業單位做假賬,會計監督效果較差。

(三)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一些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缺乏良好的專業素質,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與業務素質水平較低,這不僅造成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混亂,同時由于無法對事業單位會計活動的真實有效性進行監督,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時有發生。此外,一些會計工作人員法制觀念非常的淡薄,在會計業務工作中故意弄虛作假,干擾了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依法有序開展。

二、強化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體系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

強化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功能,必須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作為基礎,通過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確保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能夠強有力的推進開展。對于國家相關財經法律法規的制定,應該重點針對現行會計制度中的一些模糊的政策或者是缺漏問題進行補充,同時進一步明確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的職責和權限,并應該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強化會計監督工作的執行、處罰力度。通過強化法律制度規定的方式,避免各種會計弄虛作假行為的發生。

(二)強化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機制建設

為了確保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有序的開展,必須結合事業單位的業務特點,制定相應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機制,明確事業單位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能分工,進而確保會計監督功能的真正發揮。在內部監督機制的制定上,可以按照國家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對事業單位內部的職能機構與崗位的職責權限進行明確與分工,按照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對機構與部門建立能夠相互約束與相互監督的內部牽制制度。同時在內部監督機制的建設上,還應該注重針對會計核算規范化、會計處理程序標準化等相關內容進行規定,確保會計審核、核算、賬簿記錄以及憑證處理的規范化,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三)強化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機制建設

對于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機制,應該將其作為會計監督的重要手段來進一步完善,以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效果。首先,國家財政監管部門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進行嚴格的審核檢查,同時強化財政、稅務、審計以及銀行等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溝通,通過形成合力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其次,在外部監督管理上應該將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作為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以高質量的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對事業單位形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監督管理。

(四)提高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

首先在會計工作人員的選擇上,應該重點對職業道德素質以及業務素質進行評鑒分析,選擇業務熟知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的會計工作人員補充到會計監督稽核隊伍中。同時對于會計監督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定期的輪換,以確保會計工作人員能夠準確全面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流轉以及經營活動成果。其次,在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管理上還應該重視繼續教育,通過繼續教育學習提高整個單位內部的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再配合各種考核手段,確保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結束語

會計監督是事業單位經濟監督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提高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確保事業單位經濟活動規范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事業單位管理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完善監督機制建設、強化執行力度以及提高監督人員水平等幾項舉措,強化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工作力度,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作者:劉華清單位:棗莊市市中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