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會計監督論文
時間:2022-08-28 10:53:49
導語:單位會計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近十年政府對企業會計監督的特點
1.1會計監督檢查的行業領域
財政部門會計監督檢查的行業主要包括通信、航空、醫藥、公共交通、煤炭、電力、汽車制造、電網、房地產(保障性住房項目)、大型跨國連鎖零售企業、教育、糧食、公益事業、企融行業(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和會計師事務所等。會計監督行業領域的選擇主要有國民經濟重要影響行業和企業,關系重大民生的行業,壟斷行業和其他行業。會計師事務所基本遵循“三五”原則,即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每三年監督檢查一次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各級地方財政部門每五年要監督檢查一次所在地非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主要以大型中央企業集團總部及所屬分公司、子公司,行業影響較大的民營企業總部及所屬分公司、子公司,上市公司,金融行業(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和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國際四大)為監督檢點。地方各級財政部門主要監督檢查的重點是外商投資企業,當地政府投資的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地方性民營企業,地方性金融企業和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等。
1.2檢查的形式內容
近年來,隨著會計監督檢查戶數和人員投入逐年增加,投入檢查力量年平均21152人,檢查企事業單位年平均20204戶,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年平均1158戶(如表1)。會計監督檢查深度和廣度明顯加強,如2011年檢查中國銀行總部及其部分所屬10家分行、3家子公司,2012年檢查中國華電及其所屬19戶(分)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業務涉及發電、煤炭、金融、工程技術等領域。會計監督檢查的組織方式和技術手段更加先進,已經形成六統一(即計劃、部署、經費、程序、審理、處理)的工作方法和機制,現代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提升了會計監督檢查的效率和效果。會計監督檢查一般由當地專員辦聘請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和精算師等各領域專家組,分成若干組,各自分工協作,圍繞工作重點,查深查透。2013年,財政部首次與香港監管合作檢查,檢查了國際“四大”在港上市公司的執業質量。會計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工資總額、投資、合并報表、納稅、審計調整、會計估計、運營效果和效率等方面。在收入確認方面,關注虛列或提前確認收入、隱瞞或推遲確認收入;在成本費用列支方面,關注提前(推遲)確認成本、費用;多(少)預提成本、費用;在成本費用中列支資本性支出;潛虧(盈)掛賬;在工資總額方面,關注工資科目核算是否規范,在工資總額外列支工資性支出;在投資方面,關注投資核算是否規范,投資效率與效果,多(少)計投資、多(少)計投資收益;在資產方面,關注資產質量、資產使用效率,多(少)計資產;在負債方面,關注是否低估負債,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在職工薪酬方面,關注職工薪酬是否符合勞動法規定、會計準則;在合并會計報表方面,關注是否內部交易、內部往來是否按規定抵銷;在會計估計變更方面,關注是否隨意變更會計估計;在納稅方面,關注是否合規納稅;在審計調整方面,關注是否及時整改落實;在“小金庫”等專項方面,關注工程項目、職務腐敗等;在其他方面,關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財政資金補助使用情況、企業社會責任等。
1.3檢查披露的問題
財政部自1999年起至目前,共連續向社會了28期檢查處理公告,檢查公告一般包括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對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保險及信托公司等金融企業,對中央企業、上市公司、外資企業等和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含分所)檢查處理公告和各地財政部門對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處理公告三部分。從披露的問題看,主要包括內部控制問題、財務核算問題、財務規范問題、信息披露問題、風險管控問題、薪酬管理問題、稅務問題、執業質量問題和惡性競爭問題等(如表3)。金融企業:部分單位對金融企業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42號)和企業會計準則執行不嚴格,財務核算不實;部分單位在承攬業務、業務支出、流程管理等方面對企業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格。部分單位在風險管控方面,信貸資產風險防范能力不強,風險準備金計提不足。部分單位職工薪酬管理違反規定,以不實票據套取套取費用、提成補貼、虛假理賠等。企事業單位:部分單位財務核算未嚴格會計準則及相應制度,收入成本費用核算不實,隨意調節利潤,少繳或遲繳稅款,人為粉飾財務報表等;部分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滯后,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力,專項資金管理不善,虛假違規入賬,賬外設賬,私設“小金庫”等;部分單位財務管理不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簿設置不規范,財務人員無證上崗,資產管理混亂等;部分單位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未按照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相關規定及時披露相關事項。會計師事務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薄弱,財務核算不規范,檔案管理不規范,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嚴格;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未嚴格執行審計準則,執業水平不高,缺乏應有的執業謹慎性,執業質量存在隱患;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必要的審計程序未履行,審計證據獲取不充分,缺乏職業判斷能力,審計報告披露不全面,甚至出具虛假審計驗資報告,尤其驗資報告問題較多;少數會計師事務所存在惡性競爭,審計收費偏低,未按規定進行業務報備等問題。
1.4檢查懲處情況
近5年來,財政部會計監督工作不斷深入,依法查處了一大批重大會計造假案件和會計事務所執業質量問題。如2005年,財政部統一組織對中國華源集團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會計造假嚴重,手法惡劣,虛構利潤18億元,違規金額達91億元。2003年財政部對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上市公司存在的執業質量問題進行了核實和處罰,是我國首次對國際四大事務所作出行政處罰,在國際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2009-2013年,財政部、專員辦和地方各級財政部門依法對企事業單位進行會計監督檢查,共查補稅款39.01億元、收繳罰款20777.4萬元,對822名直接責任人予以罰款,對527戶會計師事務所作出了行政處罰,對998名注冊會計師作出了行政處罰。其中對741名注冊會計師予以行政警告處罰,對244名注冊會計師予以暫停執業處罰,對14名注冊會計師予以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
2.結語
會計信息失真,不僅僅是會計問題,也是經濟和社會問題,甚至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政治問題。政府部門在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一方面政府部門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會計監督檢查,并及時公告檢查處理結果;另一方面通過修訂完善相關準則,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提高財務報表列報質量和會計信息透明度,保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工作需要企業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誠信經營,會計師事務所履行好審計鑒證職責、提高執業水平和執業質量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作者:張銀生單位: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礦管局普法教育工作要點
- 下一篇:黨的群眾路線專題民主生活會匯報材料
精品范文
3單位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