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分析
時間:2022-06-26 04:19:04
導語: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我國經濟體制正在進行轉型,對于企業而言,大多數人認為會計監督已經不能發揮財務監督作用,并且從實際角度出發發現,會計審計工作在一些方面優于會計監督,認為前者可以直接取代后者,此種認知直接限制了會計監督發揮作用。因此,對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不可替代性與互補性分析有鮮明現實意義。
一、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含義
會計監督是相關的會計機構按照會計相關法律規定以及經驗,對企業財務、經濟活動等內容進行審查的工作形式,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可以進一步提升。通過對其檢測內容以及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該類型工作具有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是應用會計相關信息對企業經濟以及財務進行監督;第二個層面是實現會計和工作的監督。審計監督是一種獨立的經濟監督,它是指通過審計、監察和督促,使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在規定的范圍內、正常的軌道上進行。審計工作的核心是審計檢查,通過審計了解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相,然后衡之以一定的標準,判斷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規。根據審計工作的不同主體內容,可以將審計監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的監督形式:國家審計監督、社會審計監督和內部審計監督。
二、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關系分析
(一)必要性視角下的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關系。(1)會計監督的必要性。會計監督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來說,會計監督是企業高層領導以及企業所有者對于內部財務管理的必然需求。從此角度來看,會計的服務主體一類特殊意義的經濟主體。其次,會計監督是企業內部管控者主動要求進行的活動。客觀角度而言,會計監督工作的服務對象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活動,并不是企業領導或者管理者。最后,對于集團型企業而言,是由多個子公司所組成,眾多子公司與集團之間相互依賴,勢必會產生資金借調等財務活動,所以會計監督存在十分必要。(2)審計監督的必要性。審計監督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來說,審計監督是當下企業發展必須執行的工作內容之一,是應對新經濟發展的基本手段。其次,審計監督是新時代企業管理與發展的基本需求,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以及財務管理會存在一定偏差,所以需要審計監督進行規范。最后,從企業高層領導角度分析,審計監督是基本決策需求,在領導者進行發展計劃以及發展情況分析時,審計監督工作將會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幫助管理者制定計劃。從以上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會計監督以及審計監督存在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客觀依據以及存在價值,可以在各自的工作范圍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因此二者地位無法取代,且缺一不可。(二)區別視角下的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關系。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與差別,從經濟管理角度而言,二者都屬于經濟管理手段,并且監督以及管理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同時,在發揮作用時,二者都是依賴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但是二者究其根本是兩種體系內容,需要各自發揮作用,也具有一些鮮明的區別,例如二者形成的基礎并不相同,服務主體與執行主體也不同,其中會計監督執行對象為相關的會計人員,而審計監督工作執行對象為財務工作或者是經濟體制等內容。以上這些明顯的差別決定二者雖然存在相同之處,但是卻不能進行替換,對于企業而言,缺少任何一種都無法保證經濟穩定。(三)優缺點視角下的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關系。(1)會計監督的優點及缺點。對于會計監督而言,其所具有的優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來說,該工作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其中直觀性主要指的是監督對象直觀。其次,監督工作可以隨時隨地發揮作用,大多數發生在財務人員工作時,因此具有鮮明的實時性。最后,該類型監督工作會貫穿財務工作全周期,具有一定的全程性。缺點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會計監督工作往往對財務人員進行監督,無法對相關領導進行監督。另一方面,監督人員無法在法律以及企業管理制度中尋找一個平衡點,所以會進一步降低監督力度、(2)審計監督的優點及缺點。對于審計監督而言,其所具有的優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來說,該工作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其中獨立性主要體現在審計機構與企業財務部門相互獨立。其次,審計監督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所以更加具有權威性。缺點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因為審計監督需要建立在會計監督基礎之上,所以會受到會計監督的影響。另一方面,審計監督往往都是事后審計。通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會計監督工作是一種立足于財務人員的初級監督方法,可以在發揮作用時彌補審計監督工作在時間層面以及審計程序角度上的不足。而審計監督其實是對會計監督工作的一種二次監督形式,可以從監督范圍以及監督層次角度彌補會計監督的不足,二者相輔相成,是一種互補關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必將會應用到會計監督以及審計監督,通過上文的論述可以發現,二者之間并不存在可比性,應該是一種互補關系,只有監督與審計監督同時發揮作用才能保證企業財務安全以及經濟穩定,這即是實踐得出的結果,也是法律規定內容,企業應該正視兩種監督形式并做好應用。
參考文獻
[1]唐國平,劉忠全,劉金洋.我國會計監督現狀及優化思考——基于《會計法》修訂的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7(21).
[2]劉明輝,劉雅芳.會計越發展政治越文明——論會計審計的政治環境及其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J].會計研究,2014(7).
作者:崔國虎 徐雨君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管理學院
- 上一篇: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研究
- 下一篇:高校公務卡結算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