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業規模化論文

時間:2022-08-01 11:15:00

導語:旅游企業規模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企業規模化論文

最近幾年,國家“抓大放小”改革戰略的推進,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顯示了重大影響。雖然旅游行業的企業規模總體上偏小,但在其他行業調整、證券市場推動、地方政府主導等各方面作用下,旅游企業結構不斷分化,綜合型集團不斷增加。

產業融合中旅游企業規模化

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一些行業全面重組資產結構,新涌現了一批成體系的旅游企業。因行業不同,對旅游業的切入點也不同。

1.外貿系統外貿系統擁有高檔酒店比較多,如經貿部的國貿中心、五礦公司的香格里拉、福建的外貿酒店、長春國貿、沈陽商貿等。近年來,外貿各大公司實行戰略調整,向實業化方向發展。中糧公司在旅游方面的目的性和市場主動性最強。

中糧公司資產總額300億,其中國內資產180億,近年來投資40億在北京、沈陽、青島、大連、哈爾濱、蘇州、三亞等地建設連鎖飯店12家,由香港凱萊國際飯店管理公司管理,起點高,專業化程度高,比較成規模。

2.煙草系統整個煙草行業都在爭取以目前的資金優勢介入其它產業,把系統內各級公司搞的飯店串起來,如云南省正在實施煙草資金向旅游轉移的發展戰略。

云南煙草旅游總公司總資產近10億,集酒店、旅行社、旅游商貿為一體,旗下已有四星飯店1座,三星3座,在建飯店2家,而且飯店業務向廣州等地區發展。

3.商業系統大的商業企業紛紛呈現連鎖化、集團化、業務多樣化發展,其中投資旅游業比較普遍,形成一種突出的產業融合現象。

西安旅游服務集團在股市上稱為“西安旅游”,實質是商業系統的企業,擁有金花、鐘樓兩家星級飯店的中方股權以及解放、西北、勝利、珍珠泉一批中小飯店的全部產權,也有一些照相館、餐飲企業,還有13口油井。它在市場上主打旅游形象,而且是目前“旅游股”中情況比較好的。

上海新亞總資產18億,投資管理酒店22座,其中有五星的新亞湯臣和四星的揚子江、海侖、建國、新亞長城、新亞廣場等,目前客房擁有量5400間,上海第一。此外,還有配套的酒店管理公司、旅行社、出租汽車公司,連鎖快餐業、系列酒樓也具較高水準。新亞是在規模、管理、品牌各方面都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的旅游集團。

石家莊國際大廈資產規模達3.7億,也是旅游規模、商業規模都比較強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目前正投資興建河北最高星級的“世貿廣場”、“物華大廈”,發展五、四、三星級系列酒店。經營的商場進入本省十大商場,貿易公司做一些商品的大區,綜合實力為河北旅游企業第一。

4.房地產業房地產業轉向旅游的很多。一是將房產改營為酒店、商住樓;

二是土地開發潛能較大的企業綜合發展娛樂、餐飲、休閑業;三是與各地度假區的開發結合。

北京北辰擁有旅行社、酒店、秦皇島度假中心,以及高檔旅游商場和休閑設施,在全國房地產開發中有相當示范作用。該集團已將會議中心、五洲大酒店、康樂宮等優質企業整合為上市公司,1997年5月16日在香港上市。

黑龍江聚興總資產15.8億,在結構調整中,改為以旅游業為支柱,投資2.8億開發太陽島康樂旅游城,占地20萬平方米,內有星級賓館、婚禮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觀光塔、別墅群、水上游樂設施等等,對黑龍江旅游產品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海南寰島原為“旅游房地產開發總公司”,1992年率先上市,籌資2.6億,系列開發翠島溫泉度假村、寰金大廈、珍珠海景花園等項目。1997年增資擴股籌資2億,投資“亞龍灣海底世界”、“寰島大酒店”等項目,已是海南旅游業開發重頭企業之一。

此外,郵電行業組成“郵電集團”,投入8億,發展以旅行社為主干的旅游綜合性集團。鐵路部門有意把鐵道系統的賓館串起來,目前“華運集團”已將各地鐵路局下屬104家旅行社在業務動作上聯合起來。

大公司大集團資本介入旅游

一些國家級公司正加緊向多元化、集團化、國際化全方位發展。旅游業作為“多元”中的“一元”,由原來在本公司業務中拾遺補缺、散狀發展轉向系統化、專業化發展。

招商集團現在招商旅游總公司的旅行社網絡是全國比較好的,也較早探索預訂聯網等經營手段。近年來以旅游業務為主導,在相關領域投資開發配套產品和獨家產品。如蘇州到湖州的高速游覽船等。目前正在籌劃組建招商旅游集團公司,把招商局及下屬全資公司在內地投資興建的旅游企業在資產運作上統起來。

保利集團集團資產總額50%投到旅游領域。一個系列是賓館、商住樓,如北京保利大廈、哈爾濱保利科技大廈(1億人民幣)、上海證券大廈(1億人民幣)、武漢白玫瑰賓館(1.4億美元)、廣州花海大廈(2.2億人民幣)、廣州中天廣場(6億港幣),且擬建九寨溝保利賓館。另一系列是旅游景點景區,如上海海底世界(2億)、鄭州黃河大觀(2億)、西安臨潼旅游項目(2億)。

另一個系統即王府、泰安東都、黃山翡翠、天津京津等飯店和王府國際旅行社,資產總額也在20億人民幣以上,為擴大整體影響,已成立飯店管理機構。

中信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總資產達2000億人民幣。前后在旅游業方面的直接投資約30億人民幣。其中20億投在飯店,主要項目有西安喜來登(7800萬美元)、山東蓬萊閣(8000萬人民幣)、寧波國際(5億人民幣)、汕頭度假村(1.2億人民幣),以及天津喜來登、北京國安、杭州香格里拉、無錫大飯店、石家莊國際大廈、長春國際大廈、湖南華天、沈陽中山、大連海拉爾等地飯店的股份,總計20座。此外,如大型景點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投資5億人民幣,鄭州高爾夫等休閑設施投入數億,以及香港美食城等餐飲企業。今年年初,中信提出了組建飯店管理公司,實行網絡化連鎖經營的方案,將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的飯店集團。

南德集團牟其中是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個人資產38億人民幣,近年來多有資金投入旅游領域。主要項目為:(1)建玉門至敦煌鐵路,與甘肅省政府共同投資1億美元,南德集團控股;

(2)建峨眉山“百里杜鵑花廊”,金頂“國際會議簽字樓”,收購樂山、峨眉山二、三家飯店;

(3)在四川萬縣的景區建纜車項目;

(4)河南新鄭“炎黃故里”項目;

(5)在滿州里對岸的俄羅斯境內5平方公里的土地開發,其中有大型娛樂項目。

中旅集團在傳統旅游企業中,中旅的資產運作是比較好的。1994年成立集團之后,投資權集中在集團公司,加強了計劃控制能力,也形成了拳頭。現在每年有1億元左右的投資能力(各企業實現的利潤),同時掌握一年3個億的貸款額度,可用作投入的配套資金,還與港中旅在內地的投資有密切協同關系。近三年,投資于張家界、黃山、敦煌、長春等地的飯店開始有了系列化的基礎,目前正通過資產動作從景區飯店向沿海、沿江城市飯店轉移。

股票上市實現超常規發展

全國已有20多家旅游企業股票上市,在股市上吸收資金30多億,目前市值達100多億。20多家企業大致分兩種情況,一是在上市過程中,較好地進行了資產重新配置,獲得了較多資金,很快壯大了企業規模。石家莊國際大廈、上海新亞、海南寰島等都是股票上市后迅速發展成長的。另一種情況是上市主要解決了債務問題,輕裝上陣,企業進入良性發展,但在超常發展上暫時還沒有表現。經過調整,加強管理,這批企業也有發展的潛能。上市的飯店企業半數是這種情況,如新錦江大酒店。

黃山旅游黃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有旅游景點景區要素的上市企業,社會對其旅游業的綜合性很重視,稱為“一只完整意義上的旅游概念股”。這是由黃山旅游發展總公司獨家發起。納入黃山景區的4家三星賓館、2家二星賓館、6家經濟飯店、2家旅行社(國際、國內),此外帶有云谷索道和玉屏索道、飯店管理公司等企業。值得特別重視的是黃山首創以景點門票收入(即景區經營權)入股,形成強大的實力,并具有壟斷性。B股、A股兩次上市,籌資4.1億,還清1.9億負債,開始了加速發展的進程。

華僑城實業作為上市公司,組合了深圳華僑城中旅、世界之窗景點和電力公司等資產,籌資至少2億。擬再建參與性大項目,利用高架單軌車貫通景區,把華僑城建成“旅游城”。另一個設想是帶資輸出其人造景觀的制作和管理,進軍內地市場。

泰山旅游1996年以三條索道為主要資產上市,前后籌資近億元,股本規模與資產總額屬中等。上市機制提供了其擴大索道投資和帶資專業管理的機制和能力,目前正在云南等地尋找有關項目實現其專業化發展戰略。同時,在泰安及周圍地區也擬通過股本擴張等方式,實現其他旅游要素的“借殼上市”。

東方賓館1993年內部募股3520萬,同年底股票上市,募集資金1.26億用以更新改造,繳付了土地出讓金,改善了主營環境,但利潤沒有明顯上升,在股市上壓力較大。1997年實行增資配股,募集2.06億,購買發起人股東東方酒店集團房產物業5.3萬平方米及2.3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包括一些開房率不高的客房,一起用于商業經營出租,在物業的運作方面獲利較豐;另外投資9600萬元控股三亞東方賓館,企業發展能力大為加強。凡上市旅游飯店在資產重組、并購方面都還有文章可做。

上海國旅作為旅行社產業的首家上市企業,上市以后也獲得了全方位發展,幾個主要實業項目改變了原企業資產結構,一是興建國旅大廈,投入1.7億;二是國旅商務樓;還向旅游汽車、廣告、商貿、貨運、通訊傳呼等相關領域延伸。總資產由1993年的3677萬發展到1996年的近2億,增長4倍。依托自身品牌優勢、客源優勢,在資本擴張的同時,旅游接待、外聯、票務等主業利潤也都有較大增長,旅行社年檢中排位全國第二。

各地還有一些企業,在上市中迅速發展。如“峨眉山”,采用了與黃山相類似的方式。再如“中國泛旅”,向索道及景區開發等方面跨地區發展。又如成都“蜀都大廈”,資產10億,在酒店、商業、餐飲娛樂、制造業等領域發展。“棠湖企業發展公司”,資產9億,主營賓館、酒店,涵蓋房地產。“南京中北”,資產3.2億。“西藏圣地”,以西藏國際體育旅行社為發起人之一,總資產也有1.4億。

政府重組資產運作大集團

目前,旅游企業無論上市與否,總體規模與其它行業相比仍偏小。1996年以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出面,以上市公司為目標,調動國有資產,籌建大集團。有的已列入國家上市的預選計劃。一是在本地區范圍內實現了跨行業的組合,形成大手筆“大綜合”集團;二是在原旅游系統內各企業聯合,搞“小綜合”,這樣的集團幾乎各省都在運作,大同小異。

云南云旅集團主要采用了“資產劃撥”的方式進行重組,把云南一部分優勢資源,如石林、麗江、民俗村劃歸其中;另含有省國旅等四家旅行社、數家飯店和旅游汽車公司。這是一個行、游、住諸要素具備、跨行業的全省性的大集團,總資產達10億。

與“云旅”構思相似的是陜西省,準備把“兵馬俑博物館”經營權或華山經營權組進來,形成省級旅游集團。還有貴州省,通過政府協調把龍宮、黃果樹等景區包容進旅游集團。

其他各省的集團設想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直屬企業的合并,因為做起來難度要小一些,沒有跨系統、跨行業的障礙,但同時也就很難實現資產格局上的突破,且多數省旅游集團不可能獲得上市額度。因此“集”起來以后,資產運作的支持條件不足,有可能陷入原“二級公司”的老套路。當然,社會大環境不同于以前了。浙江、湖北、江蘇、北京、山西、江西等省市正在直屬企業基礎上籌劃運作。桂林“桂旅發展總公司”所屬企業不僅是旅行社,還有“四大公園”,發起者為五洲旅游股份公司、漓江飯店、漓江游覽開發公司、蘆笛公園、七星公園、象山公園、濱江公園,總資產2.3億,已納入預選計劃,B股境外上市預期可籌資4.5億。運作起來,將成為地方實力性集團。

值得重視的是城市一級組建“集團”的能力。在城市范圍內,政府主導能力更直接,困難相應要少,所以才有黃山、桂林這樣的跨系統資產運作。但同時,地方集團以一地為域,自然也有所局限。正在按此模式籌劃的還有南京、武夷山、重慶、佛山等城市。其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巨型企業”,綜合性極強,已無所謂行業概念,得到強大行政支持,對區域經濟也產生明顯影響。

濰坊新立克(集團)公司原在旅游商貿企業的基礎上發展,下展23個公司包括旅游賓館以及當地的一些制造業,資產達26億。最新一次資產重組,把市內幾乎所有旅游企業,包括風箏博物館、鳶飛大酒店、國旅、車隊成建制地納入新立克,甚至準備把濰坊機場、高速公路、電廠等一些重大基礎設施移交該公司。

如果計劃實現:將成為68億固定資產、營收52億、稅利8億元的巨型企業,目標是形成以濰坊為基地,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集團公司。

鄂州鳳凰山莊旅游實業總公司地處鄂州,卻是湖北最大旅游企業之一。總資產4.4億,1996年營收2.1億,大大高于全省其他行業。它的突出之舉是把兩個旅游風景區包括其開發權組合在內,另有飯店、車隊、商城、開發公司等,總占地面積1.38萬畝,水面31.8萬畝。

南通文峰集團在文峰飯店的基礎上,發展星級飯店、商業、商住樓、裝飾配套公司、制衣業。1995年成立文峰集團,資產6.5億,年銷售收入10多億。目前,其飯店業立足南通,投向東部商業城市,興建上海28層商住樓“浦東文峰大酒店”,合作改建“無錫古羅馬大酒店“,管理嘉興惠肯、如皋麗都等飯店,開始進行跨地區資本運作。

綜上所述,企業大型化發展已成為整個旅游產業在大氣候下結構重組的戰略趨勢,我國旅游業政、企兩方面都將在這場極其深刻的改革中選擇自己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