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游開發模式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30 10:40:00

導語:體育旅游開發模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旅游開發模式分析論文

一、我國體育旅游開發模式的探討

體育旅游開發的形式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資源特色、不同區位、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的政府政策環境等各方面因素決定了不同的開發模式。根據區位論,體育旅游開發的可以有以下三種模式:

1.資源型發展模式

資源型發展模式是在體育旅游資源價值優勢十分明顯,但當地區位條件一般,區域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可以充分發揮地方特色,通過國家在資金、政策上的扶持,選擇有代表性的項目合理布局,有重點地進行開發,使體育旅游資源的吸引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完成資源優勢向產品優勢的轉化。

例如,黑龍江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大力發展以冬季大自然風光和冰雪運動為特色的冬季體育旅游,吸引著人們在冰場、雪場從事各種滑雪、滑冰運動,以及帶有民族山寨、森林原野環境中的狩獵、賽馬或狗拉雪橇、射箭等健身娛樂活動。目前,黑龍江有高中初級滑雪場75家,占全國總數的60%,擁有各類滑雪道150多條,總長度15萬延長米,其中包括我國目前最大的綜合滑雪基地—亞布力滑雪場,每年吸引100多萬人前來游玩,體育旅游已經成為黑龍江旅游業發展的支柱項目。

2.市場型發展模式

市場型發展模式是在體育旅游資源特色不是特別突出,但當地區位條件和區域經濟條件十分優越,可進入性強,距客源市場較近的地區,可以在對體育旅游市場進行細分的基礎上,以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的全面開發,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均衡發展。根據汪德根的分析,體育旅游細分市場主要可分為休閑體育旅游、健身體育旅游、刺激體育旅游、觀戰體育旅游、競技體育旅游、民俗體育旅游、商務體育旅游七大類,考慮到需求的不同,可以對體育專項旅游產品從產品的命名、目標市場的選擇、產品開發的作用進行設計,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例如上海,為熱愛休閑健身的人群建設了高爾夫球場、大型的滑草場和室內滑雪場;利用其國際大都市的獨特魅力,舉辦一系列大型賽事,如國際網球大師賽、F1中國大獎賽等,發展觀戰體育旅游;同時傾力打造“城市景觀體育”新品牌,南京路上賽沙灘排球,金茂大廈表演高樓跳傘,蘇州河上賽龍舟,這些新興城市景觀、標志性建筑與時尚體育運動的有機結合,極大地激發了大眾參與體育旅游的興趣,也展現出上海蓬勃發展的城市魅力。

3.創新型發展模式

創新型發展模式是在旅游資源的體育特色、當地區位條件,以及經濟條件都不是特別突出的情況下,通過對體育旅游產品及形象的創新,挖掘文化內涵,或是利用時事動態等進行產品開發,以滿足旅游者的新、奇、異的需求或突發性需求。2001年入境旅游者抽樣調查顯示:入境旅游者對中國旅游資源感興趣的地方仍集中在山水風光和文物古跡方面,對民俗風情和飲食烹飪也有濃厚興趣。中國體育旅游開發可以以此為依托來設計新的產品形象,形成富有創意的新產品。

例如,青海省自2002年起以碧波浩瀚、鳥翼如云的青海湖為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賽事以世界海拔最高的自行車賽為賣點,結合沿途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發展成為亞洲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每年吸引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幾十支運動隊參與比賽,同時還帶來大量的觀戰游客。國際賽事的成功舉辦為青海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更加新鮮的血液,達到了宣傳青海、宣傳特色優勢資源的目的。

二、體育旅游的概念及分類

體育旅游是以體育資源為基礎,通過各種體育活動來規劃、設計、組合,引起人的消費欲望與需求,進而參與感受體育活動與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旅游形式,旅游者的異地體育親身體驗是體育旅游的本質特征和發展方向。

體育旅游按形式主要可分為三大類:(1)休閑健身類:是指旅游者直接參與某項體育活動,以達到休閑健身與旅游的目的,如滑雪、高爾夫球、垂釣等。(2)觀戰類:是指旅游者被異地重要體育比賽吸引而前往異地現場觀摩,如觀看世界杯足球賽,奧運會比賽等。(3)嘗試刺激類:是指旅游者將體育刺激看作是享受,去參與使人特別興奮或驚心動魄的體育活動,如蹦極、漂流、攀巖、自駕車遠行等。

三、實證分析:無錫體育旅游的開發

1.無錫體育旅游開發條件的分析

(1)資源條件:無錫境內有眾多的低山、丘陵,還有三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可以開展越野、登山、探險等活動;太湖、蠡湖湖面開闊,湖岸線長,為水上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市內還有一大批人工體育休閑設施,如高爾夫球場、賽馬場、垂釣中心等,為休閑體育旅游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總的來說,這些資源知名度不大,作為體育旅游資源,其特色也不夠突出。(2)區位條件:無錫東鄰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依長江,是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的中部核心,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境內已構建了快捷便利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相配套的現代交通體系,可進入性極強。(3)客源條件:長三角為我國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區,目前人口達8000多萬,眾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客源市場。由于體育旅游消費水平高,也對旅游者的經濟條件提出了一定要求。長三角是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它以全國1%的土地和5%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8%的GDP。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使體育旅游需求不斷增加,也使參加有了經濟上的保障。

2.無錫體育旅游開發模式的選擇

根據無錫的具體情況,無錫體育旅游的發展應采用市場型發展模式,主要開發短線體育旅游消費市場,吸引周邊地區的客源。具體可以將全市分為四個體育旅游區:南部濱湖體育旅游區、馬山休閑度假旅游區、中部體育文化旅游區和西部山地體育旅游區。其中,配合無錫度假型城市的定位,可優先發展南部濱湖體育旅游區和馬山休閑度假旅游區,以吸引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休閑和健身游客,創出無錫體育旅游的品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有計劃地開發中部體育文化旅游區和西部山地體育旅游區,以擴大體育旅游的參與面。

3.無錫體育旅游的開發設計

(1)南部濱湖體育旅游區。該區主要利用“環太湖體育圈”建設的契機,依托太湖和蠡湖的水資源,樹立無錫體育旅游的品牌形象,發展大眾休閑和競技體育旅游市場。例如,在湖邊可修建沙灘排球場、湖濱天然游泳場、垂釣中心、水上樂園,開設水上降落傘、水陸兩棲飛機空中旅游等活動,在環太湖公路上,可以舉辦環太湖萬人馬拉松賽、環太湖自駕車游、環太湖徒步游等。還可以培養一批水上運動的愛好者,開展帆板帆船、皮劃艇、摩托艇、滑水運動,從而形成體育旅游的固定客源。

(2)馬山休閑度假旅游區。該區體育旅游的開發主要與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結合,開發高端休閑市場和銀發健身市場。利用度假區內優美的環境和豐富的健身資源,可以吸引白領階層利用雙休日到馬山進行高爾夫球、賽馬、垂釣等休閑運動。針對越來越注重精神享受和身體健康的老年群體,可以在度假區建立健身氣功培訓中心,將度假、觀光與健身運動三者完美結合,既滿足老人的身心需求,又延長他們在無錫的逗留時間。

(3)中部體育文化旅游區。該區主要依托市體育中心和體育公園開展各類體育旅游活動,培養大眾體育意識,傳播體育文化理念,開發觀戰體育旅游市場和健身體育旅游市場。首先,利用市體育中心良好的場館設施組織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賽事和表演活動,吸引觀戰游客。同時,圍繞比賽還可以推出專項旅游活動,強化旅游者的感受。其次,對體育公園加以改造,建立一個集健身、休閑、娛樂、觀賞、旅游、餐飲等為一體的特色體育文化公園。公園通過體育沙龍、體育紀念品展示館、體育文化雕塑園、大型體育主題餐廳等設施傳播體育文化,展現體育精神。園內還可以開展踢毽子、跳繩、三人籃球賽、體育舞蹈賽等活動項目,增加旅游的參與性。

(4)西部山地體育旅游區。該區主要利用宜興眾多的山地丘陵、豐富的森林資源,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圍繞不同的自然景觀建設體育旅游主題公園,開發狩獵、探險、攀巖、定向運動、野外拓展訓練等體育旅游項目,發展刺激體育旅游市場。例如,可以建立一個山野運動基地,基地內可開展攀巖、登山、漂流、溯溪、拓展等戶外運動;利用周邊的鄉間山路可進行山地自行車、山地馬拉松等訓練活動;在開展戶外運動訓練活動的同時,可舉辦各種規模、各種類型的其他體育旅游及休閑比賽活動,充分吸引年輕人的參與。

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無錫體育旅游資源在市場型發展模式的引導下,必定大有潛力,必將大有可為。

[摘要]體育旅游因其兼具體育和旅游的共同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我國有開發體育旅游的良好條件,文章根據區位論提出了體育旅游開發的三種模式,即資源型發展模式、市場型發展模式和創新型發展模式,并以無錫為例,對其體育旅游的開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體育旅游開發模式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