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旅游功能特性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30 11:53:00
導語:科技旅游功能特性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旅游是將科技和旅游有機地結合為一體的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類型,其基本形式是以旅游資源中的科學技術要素和成分為基礎,利用各種自然和人文景觀,進行科技和旅游的綜合規劃設計,形成集科普、生產、加工、銷售、觀光、嘗試、體驗、娛樂為一體的旅游活動或產品。
1.科技旅游功能的多重性
科技旅游是一種集科技、經濟、社會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旅游形式或產品。首先,科技旅游的科技功能表現在科技旅游是科技普及的新途徑,科技旅游是提高科學素養的新方式,科技旅游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新動力。
其次,科技旅游為第三產業與第一、二產業的結合提供了良好的切入點,有利于一二與第三產業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為工業企業部門發展第三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確立了良好的途徑,而且在政府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方面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推動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有利于農村和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科技旅游可以大幅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是改善農村面貌的重要途徑。更為重要的是農業科技旅游的開展,為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轉化、交流與推廣提供了無限的機遇,這就意味著農業科技旅游的發展,將有利于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這是傳統的觀光旅游所望塵莫及的。與此同時,科技旅游還對旅游產業的內部結構進行拓展和優化,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整合,使之表現形式更加新穎,內涵更加豐富,實質更加科學,從而避免了旅游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這是現代旅游產業集約化發展模式的一個代表,充分體現了旅游業作為“無煙產業”、“綠色產業”和“朝陽產業”的本質特征。通過組織科技旅游,轉移和分散一部分假日旅游的游客,這對緩解長假旅游綜合癥起著重要作用并能帶來穩定的經濟效益。這些都無不體現的科技旅游對經濟的積極作用。
再次,科技旅游的社會作用也很是顯著。科技旅游有助于促進文化傳播。通過科技旅游,人們能夠在學習和借鑒世界先進科學文化成果的同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科學文化,從而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科技旅游還有助于人們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培育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通過參加科技旅游,學習科學技術史可以發現我國歷史上曾涌現出許多杰出的科學人物,科技發明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卓越貢獻,人們就能夠增強和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科技旅游還有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一方面,開展科技旅游可以使人們認識到科技不是萬能的,濫用科技是造成各種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人們通過參加科技旅游可以開啟心智,動手動腦利用廢舊物品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變廢為寶,既增加了科學技術知識又加強了環保意識,實為一舉兩得之舉。
科技旅游功能的多重性必然會帶來多重的效益,科技旅游正是因為有了自身功能的優勢才被各國政府爭相開發,也正是因為這樣它才不斷的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
2.科技旅游功能的互動性
科技旅游的眾多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緊密相連、彼此依靠,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模式。科技旅游通過激發公眾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來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實現科技旅游的科技功能。公眾的科學素養一旦提高,就會形成尊重科學、熱愛科學和支持科學的熱情,從而實現科技旅游的社會功能。科技旅游社會功能的實現又營造了全民關心科學發展、熱愛科學事業的氛圍,促使公眾更加多的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科技旅游活動中來,這又能使科技旅游的經濟功能得到實現。經濟功能的實現又會加大對科技研究的投入,促進科技創新,豐富科技旅游的內容,這樣一來又促進了科技旅游的科技功能的實現。以沈陽世博園為例,它的開發目的無疑在于它的社會效益,然而在它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的同時,其經濟功能和對科技的作用也在不斷的顯現出來。2006年在沈陽世博園舉辦的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歷時184天的世園會共接待游客1260.80萬人次,創下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展期內接待游客總量的新紀錄。其中“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接待游客高達310萬人次。5月2日當天接待游客34萬人次,創造了世界園藝博覽會歷史上單日游客總量的最高紀錄。世園會的成功舉辦,對沈陽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顯現。據測算,世園會的舉辦使棋盤山地區的土地價格升值了五倍,拉動沈陽的GDP增長100億元以上,沈陽城市建設水平提前了五到十年。2006年前三季度,沈陽市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3165.7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205.7億元,兩項指標均增長18%以上。1至9月份,全市接待國內外旅游者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96.5萬人次,增幅達18.6%。其中國內旅游者3134.9萬人次,同比增長18.5%;入境旅游者30.8萬人次,同比增長33.3%。世園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在國際上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同時塑造了沈陽“國家森林城市”形象,提升了沈陽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影響力,促進了沈陽城市的大幅度升值,增強了沈陽全體市民自豪感,成為了沈陽由重化工業城市向現代城市的轉折點和全面振興新的推動力。在名利雙收的同時,世博園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普及科學知識領略技術之美的好機會。園區植物數量共7000余種,其中精品種類630余種,550萬株郁金香,820萬株宿根花,130萬株球根花,有3500余種15萬株玫瑰花,有300盆園內極品盆景。通過參觀游覽,人們加深了對各種植物的了解以及對珍貴稀有物種的認知。世博園的建筑和設計上無處不體現著科技之光。園中的上海園——“空中花園”,總占地面積1345平方米,綠化面積1077平方米,綠地率80%。其主題為“生態多彩,科技之光”,園內觀景臺最高處離地3米,游人可在下面穿行。離地45厘米的木棧道彎曲而行,象征美麗的黃浦江;井字形的花卉展區象征上海市民豐富多彩的生活;連接地面與空中花園的坡道則寓意上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園區中有一座時鐘指針形棧橋,它體現了上海的時代進取精神。其中一個指針是從地面攀升到二層觀景臺的坡道,另一個指針是伸向園區的觀臺。觀景臺中心建筑“生態科技光”由上海市花白玉蘭的抽象花瓣圍合而成,墻體外部裝有液晶電視屏幕,用于展示上海園藝綠化發展的前景。整個觀景臺大量采用鋼和玻璃兩種料。條塊分割的花卉展區在體現城市機理的同時,便于日常養護管理,并能讓游人與花草親近。新型園藝技術在園中得到巧妙運用。通過改裝,園區內的欄桿形成了一個滴灌系統。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體會到了現代園藝、科技與生活的完美結合。
3.科技旅游功能的拓展性
科技旅游是現代科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產物,它的功能并不是在產生之初就同時顯現的。科技旅游的雛形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起初是汽車制造公司為了宣傳企業形象而組織的公眾參觀活動,之后眾多企業爭相效仿,科技旅游便由此開始盛行起來。隨著科技旅游的發展,其功能也就自動顯現或被挖掘出來并進行深化和拓寬,從最初的企業形象宣傳功能拓展到現在的眾多功能。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不斷變化,科技旅游的功能也將會不斷向縱深拓展。
三、結束語
科技旅游的熱度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爭相將其視為旅游業發展的創新途徑,旅游業的產生和發展本就和科技進步密不可分,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必將不斷進步,以此為基礎的科技旅游勢必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科技旅游事業方興未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規范、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要想順應國際科技旅游的發展潮流,發展有我國特色的科技旅游,就必須認真研究科技旅游所具有的功能并對其功能的特性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夠實現對其的科學的調整和改革,推動我國科技旅游事業盡快走上科學、規范、將康的發展道路。
- 上一篇:招商引資推介縣委書記記講話
- 下一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