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發展城市旅游生態位論文

時間:2022-05-11 09:34:00

導語:綜合分析發展城市旅游生態位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分析發展城市旅游生態位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相關研究進展;基于生態位理論的旅游城市測評;旅游城市生態位綜合測評——以河北主要旅游城市為例;小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生態位理論已經成為近20年來生態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生態位的相關研究進展、旅游生態位成為旅游研究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旅游城市的相關研究進展、生態位態勢理論認為生態位包含兩個基本屬性、旅游城市生態位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旅游城市生態位測評計算方法、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概況、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生態位綜合測評、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態位的綜合分析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旅游城市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載體,它是一個由自然文化環境、市場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構成的復雜的生態系統。旅游城市生態位的測量由旅游資源維、旅游市場維、旅游社會維、旅游經濟維和旅游環境維5大維度22項變量構成。以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測評為基礎,對該區域系統內的旅游城市生態位進行綜合分析,指出各旅游城市發展的優劣勢及發展潛力。

關鍵詞:生態位;生態位態勢理論;測評;旅游城市;河北省

一、引言

生態位理論作為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在種間關系、物種多樣性與穩定性、群落結構及其演變以及種群變化等生態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生態位理論已經成為近20年來生態學研究的熱點之一。隨著生態位概念的不斷拓展,生態位理論逐漸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使其不但在社會學、經濟學、企業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還得到了旅游學科領域相關學者的關注。…旅游城市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表現出與自然界中的生物體相似的類生物性。不同區域所特有的旅游資源、市場、社會人文、經濟、環境等生態因子,共同構成了不同區域特有的生態位。而生態位可以看作是物種適應環境生存能力大小的環境效應的一種表示,因此,生態位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區域旅游城市的研究中。

二、相關研究進展

(一)生態位的相關研究進展

生態位理論已經成為生態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但從生態學視角進行城市區域旅游研究的文獻少之又少,目前僅見祁新華、李向明等人的文獻。近年來,我國學者開始把生態位理論引入旅游學的研究領域,如祁新華、董觀志等,[2]旅游生態位成為旅游研究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二)旅游城市的相關研究進展

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興旺與發展,旅游城市作為中國旅游業的空間載體,已成為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空間戰略依托。學術界對旅游城市關注的視角多從微觀角度對單一城市的旅游發展相關問題進行研究。[3]隨著區域旅游的發展與旅游區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從中觀角度研究區域內旅游城市發展的文章開始不斷涌現。此外,國外也對旅游城市進行了相關研究。[4]

基于上述研究回顧,本文引入生態位理論,構建測評旅游城市發展態勢的指標體系,有利于直觀地理解旅游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為旅游城市的競合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借鑒。

三、基于生態位理論的旅游城市測評

生態位態勢理論認為生態位包含兩個基本屬性:生物單元的態(能量、生物量、個體數量、資源占有量、適應能力等)是過去生長發育、學習、社會經濟發展以及與環境相互作用積累的結果;生態位的勢是生物單元對環境的現實影響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質變換的速率、生產力、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以及占據新環境的能力等。根據生態位態勢理論,旅游城市生態位通常可分為“態”和“勢”兩個基本屬性。“態”表示旅游城市的狀態,是旅游城市過去旅游發展積累的結果;“勢”是指旅游城市的旅游發展更新的速率、增長率、占據新生境的能力等。這兩方面的結合就是旅游城市生態位的寬度,即旅游城市生態位的大小,體現了旅游發展在旅游城市空間中的地位、作用及宏觀特征。

(一)旅游城市生態位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

旅游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根據“多維超體積生態位”理論的啟示,旅游城市生態位包括旅游資源維、旅游市場維、社會人文維、旅游經濟維、旅游環境維5個維度。第一,旅游資源維:旅游資源是旅游城市發展的基礎與保障,旅游業能否得到快速發展,其影響因素很多,但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旅游資源本身質量的高低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選取旅游資源知名度、旅游資源品位度、旅游資源豐裕度3項測量指標。第二,旅游市場維:對任何一個區域來說,旅游市場的占有率直接關系到旅游經營的效益,故在開發建設旅游區及旅游經營過程中,旅游市場的調研、預測、開拓十分重要。因此選取旅游業總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入境游客人數、各市公路客運量4項測量指標。第三,旅游社會維:旅游社會維是旅游城市發展的外部環境,其對城市綜合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社會的發展水平越高,其旅游越易普及,因此選取各城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各市總人口數,城市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城市醫療、衛生院數,城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市失業參保人數6項指標。第四,旅游經濟維:旅游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旅游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水平對旅游城市的綜合發展具有拉動作用,為此選取各市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生產總值、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城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項指標。第五,旅游環境維:自然環境是一切生存與發展活動的基礎舞臺,為旅游城市發展提供了客觀的物質條件,是實現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選取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Ⅱ級天數、人均綠地面積、可吸入微粒數、二氧化硫濃度4項指標來反映旅游生態環境質量。

本著科學性、數據易取性、整體性、可比性、代表性原則,本文構建的區域旅游城市生態位綜合測評指標體系,包括5個維度共22個具體指標(見表1)。

其中,旅游資源維的第一層旅游資源知名度是根據各個城市所擁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采用打分制得來的(為了避免出現零分,各個城市均以1為記分起點)。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分,省級自然保護區6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7分,世界文化遺產7分。第二層游資源品位度是指每個城市所擁有的4A級景區和5A級景區,其中每有一個4A級景區加3分,每有一個SA級景區加5分,最后兩項分數之和為其品位度值。第三層旅游資源豐裕度是由以上每個城市被評為的世界級、國家級、省級、4A級、SA級景區個數統計加和得分。

(二)旅游城市生態位測評計算方法

測定城市生態位的大小不僅要測定城市生態位的態,還要測定城市生態位的勢,城市生態位態和勢的有機結合反映了城市生態位的寬度。一般采用下列方程來表示:

根據生態位理論,旅游城市生態位寬度越大,表明該旅游城市在區域城市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越大,對周圍地區的資源占有量越大,旅游競爭力越強;反之,旅游城市生態位寬度越小,表明旅游城市在區域城市體系中發揮的作用越小,旅游競爭力以及旅游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影響度也越小,旅游城市生態位亟待擴充。

四、旅游城市生態位綜合測評——以河北主要旅游城市為例

(一)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概況

河北地處華北,渤海之濱,位于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擁有秦皇島、承德、石家莊、廊坊、保定、邯鄲、唐山等7個主要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07年接待國際游客8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8%,旅游外匯收入3.1億美元,增長27.1%;接待國內游客10029.5萬人次,增長10.8%,創收556.7億元,增長13.6%。旅游業總收入580.1億元,增長14.0%。河北與京津聯系密切,研究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發展態勢對于京津冀的整合具有現實的理論意義與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生態位綜合測評

按照表1的指標體系,研究收集了河北省7個城市2005~2007年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于《河北經濟年鑒(2006-2008》和《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2005~2007》》。當數據出現不一致時,一般以更高層次部門研究發表的數據為準。應用生態位態勢模型,以每個城市變量從2007年的現狀數值作為“態”的度量指標,以三年平均增長量作為“勢”的度量指標,以la為時間尺度(每年的平均增長量),即量綱轉換系數,運用生態位計算公式(1),將這些影響城市生態位的變量進行綜合計算,得出每個變量的生態位,再運用公式(2)得到每個城市的生態位。

基于上述指標體系,本文運用MicroftExcel軟件計算指標數據,結果見表2。

(三)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態位的綜合分析

根據表2對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態位的計算結果看,省會城市石家莊遠遠高于其他城市,說明其在河北省旅游城市中的核心地位已經確立,雖然從旅游資源和環境上并不領先,分別落后于秦皇島、承德、保定、廊坊等城市,但由于其在社會文化及旅游經濟方面的突出表現,在區域旅游城市中仍具有不容置疑的核心作用;承德、保定、唐山、秦皇島屬于次區域旅游中心城市,秦皇島、承德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優美的旅游環境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由于其規模上的局限性,在區域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輻射作用;保定綜合排名第三,城市競爭實力也不錯,但是其城市環境太差;而唐山雖然旅游資源并不發達,但由于其雄厚的社會文化內涵和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區域旅游文化中心中仍起著重要作用;邯鄲、廊坊分列第六、第七,其生態位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需要從城市整體上來加大改進力度,提高城市形象,發展社會經濟。

五、小結

本文基于生態位理論,旅游城市綜合生態位的測量由資源維、市場維、社會維、經濟維和環境維5大維度22項變量構成。以河北省7個主要優秀旅游城市為例,對旅游城市的生態位進行了綜合測評。基于各城市在區域旅游城市內的排名與作用,進一步指出了各城市的優劣勢及發展潛力。

目前,生態位理論還處于未成熟階段,有待于學者們的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僅選取態勢理論的計算模型,運用其他計算模型進行對比研究有待后續研究的深入進行。隨著生態位理論的不斷完善,它將成為旅游城市競爭格局研究的新的具有很大潛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