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隊伍建設旅游資源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17 03:10:00
導語:導游隊伍建設旅游資源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導游人員是旅游過程的核心人物,他們的職業素質直接關系到旅游業的整體形象。然而,直到今天,我國導游隊伍建設仍然令人憂心。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導游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導游隊伍現狀對策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旅游業全面繁榮,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并成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亞洲第一大客源輸出國,確立了世界旅游大國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旅游業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競爭也將更趨激烈。旅游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競爭。而導游被稱為“旅游業的靈魂”,直接關系到旅游業的整體形象。[1]因此,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導游隊伍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1.我國導游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分析
1.1導游隊伍急劇擴張,導游已成為社會最熱門的職業之一隨著我國成為世界旅游大國,導游隊伍規模快速擴大,“十五”時期我國擁有導游資格證人數由2004年底的14.8萬人,增長到2005年底的37.3萬人,年均增長20.3%。至2006年9月全國擁有導游資格證人數達47.27萬人。[2]其中執業導游32.05萬人,比1991年增加了近30萬人,即擴大了近15倍之多,年遞增約26%,臨時或景點景區導游、講解員增長的數量更多,導游已成為社會最熱門的職業之一。總體來說,我國導游人員文化程度、知識水平、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年輕化、社會化、多樣化趨勢明顯,市場意識、競爭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外交流,推動中國旅游業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1.2導游人員的學歷閱歷偏低,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導游隊伍呈現年輕化、平均學歷偏低的狀況。有數據顯示,到2006年9月,我國執業導游人數達32.05萬人,其中80%的導游為30歲以下、只有大專以下學歷,(外語類的導游稍好,但大專學歷的占了約50%,)初級導游占到整體導游隊伍的97%,高級導游和專家型導游嚴重缺乏。[2]導游人員的學歷閱歷偏低,我國導游隊伍的整體素質不能適應旅游業發展需要,與建設世界旅游強國要求不相適應。
1.3外語導游不足、語種結構不合理
雖然導游隊伍急劇擴張,但我國的外語導游比重下降,2002年我國外語導游占導游總量的16.7%,2005年下降到10%。[2]其中小語種導游尤其不足,一是越南語、泰語、蒙古語等周邊市場語種導游少,二是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新興市場和潛力市場語種導游少。目前我國外語導游不足、語種結構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新興客源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力。
1.4管理體制滯后,不適應導游隊伍發展
隨著我國旅游業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推進,現階段我國導游管理體制和機制明顯與導游隊伍發展狀況不相適應。一方面,我國兼職導游比例越來越高。據統計,目前兼職導游已超過60%,導游日益成為自主擇業、分散執業的群體。[3]與之相適應的兼職導游服務管理體制和機制不健全,對導游人員的管理服務跟不上,致使部分導游人員的服務水準下降。另一方面,我國導游人員的薪酬機制、激勵機制特別是勞動保障機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導游人員甚至沒有勞動合同、沒有固定薪酬、沒有勞動保險,致使導游隊伍職業穩定性下降,并導致部分導游人員在帶團過程中降低服務水平或減少服務提供、強制顧客購物等“非常”手段,以獲取收入。這種情況已經影響我國導游隊伍的整體發展。
2.加強導游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2.1加強對資格考試和崗前培訓制度的完善
導游資格考試是影響導游隊伍素質的重要因素,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導游資格考試,加強考試內容與導游從業能力的結合。一方面要通過提高門檻,提高導游人員的學歷。國家可以在政策上給予規范,將《導游人員管理人員條例》中報考條件由高中、中專提升至大專以上學歷。在職的導游人員會時刻有危機意識,主動去提高自已的學歷。[4]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導游服務管理中心等依托機構要加強對導游的崗前培訓,提高崗位服務的實際技能,進一步提高導游隊伍素質。對初次辦理導游資格證的執業者,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和導游服務中心,可組織專業人士和優秀導游,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并且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執業。
2.2加強和改善導游培養和在崗培訓
導游人才絕大多數來源于旅游院校,對于旅游院校而言,應創新教學方法。許多旅游院校“一枝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授課方式,在當今導游業發展十分迅猛的情況下,顯然沒能與時俱進。導游專業教學應該建立實踐理論實踐循環教學的模式,學生在理論學習一段時間以后,進行實踐環節,接著又是理論[4]。
旅行社和導游服務管理中心等依托機構是組織保障導游在崗培訓的主體,必須切實負起責任,把在崗培訓貫穿于日常業務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層旅游部門要根據旅游市場需求,抓好對各語種導游、景區點導游、文博科教場館講解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導游技能和專業知識,努力形成導游隊伍開放型的發展結構;國家和省級旅游部門重點要抓好在崗培訓的制度建設和檢查督導工作,繼續堅持把導游在崗培訓納入導游年審之中。根據《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導游人員管理實施辦法》要求,充分利用好導游人員每年56小時培訓時間,拓寬思路、更新觀念、改革內容、改進手段,大力抓好導游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提高。同時要積極探索和嘗試課堂培訓以外的知識競賽、技能比賽、現場觀摩、典型示范等在崗培訓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斷提高在崗培訓的實際效果。
2.3加強導游隊伍結構的調整和完善
突出強調中級導游的基礎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導游職業等級考核方式,大力促進有一定實踐經驗和服務技能的導游進入中級行列,盡快壯大中級導游隊伍。加強對特種旅游、專項旅游所需的專業技能導游人才的吸納和培養,研究建立適合不同執業特點的導游職級晉升制度。重視復合型導游、小語種導游、社會高級兼職導游等不同門類導游人才的培養。利用大專院校外語人才的優勢,積極探尋校企結合、舉辦專業語種班、定向培養小語種導游人才;積極吸納社會專門人才進入導游隊伍。對于園林、風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點和紅色旅游景區的專業講解人員,可直接授予榮譽性的導游職級。積極探索分類分級相結合、資格考試與社會吸納相結合、合理流動與相對固定相結合的導游隊伍管理體系。
2.4建立導游從業的激勵保障機制
2.4.1建立公平透明的導游薪酬制度
積極推進旅行社和導游利益分配機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條例》和《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資和導游服務費為主體,帶團補貼為補充的導游人員薪酬制度,使導游收入“有法可依”。
2.4.2建立科學合理的導游執業激勵機制
建立反映和體現導游人員業務技能、職業貢獻、從業年限等綜合因素的職業晉升機制;建立符合旅游經濟規律和旅游發展實際的導游從業評價體系;按照導游職級與經濟收入掛鉤的原則,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逐步量化對導游職業技能、專業素質、從業貢獻的考核指標,推動形成積極向上的導游職級晉升機制。營造良好培育優秀導游人才的環境和氛圍,促進導游人才的培養和導游隊伍的建設,樹立和凸顯優秀導游形象。
2.4.3建立導游執業的基本保障制度
旅行社、社會導游服務管理機構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導游人員簽訂合法的勞動合同,辦理必要的社會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確保其基本工資收入、社會保障等合法權益,努力改善導游的執業環境和工作條件。具體來說,旅行社與專職導游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后,應按月給予不低于當地勞動部門公布的最低月工資標準的保底工資,并由旅行社辦理養老、失業、醫療、意外傷害等“三金一保”;對于兼職導游,聘用旅行社在支付給兼職導游員的勞動報酬中,除每天不得低于所在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外,還必須按比例支付給兼職導游員交納“三金一保”的費用;不管是專職導游還是兼職導游,都必須實行“一團一保”制(導游每接一個團,組團社必須為帶團導游上一份意外傷害保險),切實維護和保障導游人員的人身安全。
2.5完善導游從業的管理服務體系
2.5.1突出加強導游執業的規制建設
圍繞導游隊伍建設的目標,針對導游市場和導游服務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技術服務標準、行業協會規章、同業者守則、導游自律公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等在內的規范體系。國家和省級旅游部門重點推動導游執業的法律法規建設,加快修訂實施《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和《導游人員管理實施辦法》,鼓勵有條件的省區市制定有關導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術標準;城市和基層旅游部門、行業自律組織、旅游企業也要積極探索有關規制的建設。公務員之家
2.5.2健全和完善導游管理服務體系
國家、省、城市三級旅游主管部門在現有體制框架內,按照轉變職能、權責一致、強化服務、改進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側重、有效銜接、監管到位的導游管理服務體系。要根據導游不斷社會化的特點,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創新管理體制,提高導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協同、企業參與、導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條件的地方要審慎而積極地探索建立導游協會、導游之家等行業自治性機構,促進導游隊伍的自我規范管理和行業自律。加強對導游服務中心的規范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對導游服務中心的監管,提高導游社會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2.5.3探索和改進導游管理服務手段
按照新時期導游管理和服務的要求,完善導游IC卡管理系統,強化導游年審的工作力度。建立導游執業、信用檔案的信息化平臺,借助社會監督,規范導游服務。積極推進導游服務標準化體系建立,不斷完善和強化實施《導游服務規范》。努力營造導游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要通過星級導游、優秀導游、誠信導游等評選活動,引導和展示導游隊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加強對導游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宣傳,通過正確的引導和輿論的監督,形成理解導游、愛護導游、激勵導游、監督導游的社會氛圍,全面開創導游隊伍建設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杜煒張建梅.導游業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中國旅游年鑒編委會.中國旅游年鑒[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91-2006
[3]王運.論我國導游隊伍的現狀及培訓策略[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5-3
[4]涂遠芬李志強.淺析我國導游人力資源現狀及建設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5-11
[5]趙士德,胡善風,蔣冰晶.我國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狀況調研分析及對策[J].特區經濟,2006-7
- 上一篇:語文課堂結合遠程教育資源教學措施論文
- 下一篇:遠程教育畢業論文寫作作弊防控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