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色旅游研究述評

時間:2022-10-24 04:42:00

導語:我國特色旅游研究述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特色旅游研究述評

摘要:發展特色旅游是提高旅游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各個地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旅游,延長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本文在大量閱讀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特色旅游的成因,影響特色旅游的發展因素、特色旅游的分類和發展特色旅游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幾方面進行研究和總結。

關鍵詞:特色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資源

一、特色旅游的成因與定義

學者們對國內特色旅游的成因的探討,主要從特色旅游的作用、資源條件、品牌競爭、市場需求等方面進行的,如梁向明認為特色是旅游業的靈魂和生命,沒有特色,發展趨同,便會喪失競爭力和生存基礎。特色旅游就是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氣、以奇制勝的原則,招徠游客,繁榮與發展旅游業。葉張煌認為特色旅游是以“產品個性化、專業化、精品化”為主的特色品牌競爭格局滿足消費者需求。徐斌認為隨著旅游市場呈多層次、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旅游方式由靜態觀光旅游向動態旅游和參與性旅游轉變,生態旅游、知識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和休閑娛樂旅游等特色旅游的總需求量增加。

二、特色旅游的影響因素

(一)特色文化與特色旅游研究。文化是特色旅游的靈魂,因此,學者們對特色旅游與特色旅游文化的關系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楊阿莉從絲綢之路文化視野的角度主張,一要重振固有的歷史文物古跡文化旅游特色,二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特色,三要構建合理的絲綢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

(二)經濟發展與特色旅游研究。經濟狀況是開展特色旅游的經濟基礎,馬智芳認為發展特色旅游可以逐步形成淡季不淡、旺季拉長的旅游業發展新局面。劉暉認為民族特色旅游對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增加經濟收入、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基礎設施等方面。

(三)資源環境與特色旅游的關系研究。資源環境是發展特色旅游的物質基礎和背景條件,梁向明認為特色旅游資源是發展特色旅游的根基和創造名牌旅游產品的重要前提。陳忠祥從文化資源環境分析的角度,認為風情旅游由于能極大的滿足現代人的求新、求異、求知、求趣的心理要求,所以一直是特色旅游的重頭戲,它與山水風光旅游、文物古跡旅游等并列構成特色旅游的系列產品。

三、特色旅游的分類研究

(一)生態旅游:針對目前國內生態旅游研究的現狀,盧小麗主張國內的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應注意到生態研究重點已轉向如何教育旅游者和對生態旅游進行規劃管理和最小影響等方面,還要在關注旅游扶貧這一目標的基礎上將社區受益同旅游影響研究結合起來。

(二)鄉村旅游:王秀紅論述了國內鄉村旅游理論研究方面的問題。方賢寨通過國內外的鄉村旅游的比較來探討中國鄉村旅游的未來發展。賽江濤主張豐富鄉村旅游的的理論體系和指導鄉村旅游的開發實踐。吳必虎對我國大都市郊區鄉村旅游地的空間結構進行了研究。尹振華對我國鄉村旅游中的文化問題進行了研究。

(三)民族風情旅游:丁健認為民族特色與民族知名度、交通條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客源市場、旅游地民族形象、有無著名風景點或風景區、空間聚集與競爭、決策者行為、當地居民的態度是民族旅游開發的主要影響因素。武魏巍認為發展民族旅游地現實意義在于能充分利用民族區域的自然和社會資源,調整幼滑產業結構、脫貧致富,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當地民族社會進步,提高文明程度。

(四)體育旅游:江濤認為通過文化透視的體育旅游能有效滿足現代人審美的需要,體育旅游與文化的融合,有效提高神會效益;文化滲透的體育旅游為社會發展提供健康的人力資源。于素梅建議發揮體育資源的特色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維護與開發相結合。蘇肖晴建議制定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協調與相關旅游產業的關系、積極開發國際體育旅游市場、高度重視體育旅游市場的空間范圍選擇。

(五)會展旅游:王春蕾對會展旅游的概念與內涵、操作方式等若干基礎問題進行了梳理;鄭四渭闡述了國外會展旅游對國內的啟示;王保倫從產業關聯的角度研究探討了會展旅游鏈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李香華認為會展旅游的積極作用在于它是增加客源、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旅游區增加活力的動力源,能促進服務、交通等軟、硬環境的配套發展和社會環境的穩定。

(六)醫療保健游:中醫藥旅游是依賴于我國豐富的藥物資源和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藥文化發展起來新興旅游項目。它的出現是人們不斷增長的旅游需求推動的結果,反過來,它又順應和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旅游消費需求;它的發展有利于保護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國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與現代化。中醫藥旅游的開發為我國旅游產業特色化發展起到推波助瀾。

四、特色旅游發展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董笑梅認為發展特色旅游應注意:第一,資源的認識與評價;第二,產品開發的突出問題和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梁向明認為要發展特色旅游,必須衡量特色旅游資源的標準是旅游資源的稀有度、古老性、歷史地位以及旅游者生活的文化環境與當地文化環境之間的差異性。馬智芳認為在發展特色旅游時,必須與當地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在充分體現出特色旅游資源與特色旅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