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的思考
時間:2022-10-24 05:09:00
導語:高職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改革過程的一些問題,提出從服務地方經濟的角度確定專業方向,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及從多角度進行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等建議。
【關鍵詞】高職旅游管理改革
為了滿足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的改革勢在必行。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道路是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改革的方向所在。綜觀各高職院校的改革,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實習基地的建設等是關注的重點。筆者從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方向、專業意識的培養、專業技能的提高等方面進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議。
一、從服務地方經濟的角度確定專業方向
針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目前,在專業的設置上,旅游院校利用其優勢,開設有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餐飲管理等專業,但也有不少的院校只設旅游管理專業,把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從事旅游事業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我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就是其中之一,培養的是具有寬泛知識、在各崗位都能發揮作用的“多面手”。
然而從學科的分支來看,旅游管理學科是工商管理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是研究旅游業經營管理的新興學科,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風景區管理、會展旅游管理、餐飲管理、休閑娛樂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方向。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應是高技能的專門人才,而不應該是各行業都能用的“多面手”。
從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有去旅行社當導游的,有去酒店做服務的,也有去會展企業的等等。但從忠誠度來看,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經常換單位。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工作單位的期望高,感覺不合適就換工作,但另一方面也因為學生所學的知識廣卻不專,似乎在哪個崗位都能用,但用起來又不是那么得心應手。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旅行社需要的新手少,卻有很多畢業生想進旅行社;酒店需要的畢業生多,但很多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不愿去酒店;會展企業的人才少,而會展專業的學生不多。
如何解決學與用的問題、解決畢業生就業與用人單位用人需求的問題,筆者認為應把旅游管理專業分為多個專業方向,按市場需要靈活、及時地進行專業方向的調整,按不同的專業方向培養學生,如旅行社方向、旅游酒店方向、旅游景區方向、會展方向等,這樣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可以解決以上矛盾。針對廣西的經濟發展情況,目前旅行社的員工趨于飽和,酒店人才缺乏,隨著廣西會展業的發展,會展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旅游管理專業應設置酒店方向和會展方向。我校地處南寧,南寧市的會展業帶動了酒店業的發展,會展人才和酒店人才的需求量大,旅游管理專業的方向側重點應在于酒店方向和會展方向。
二、注重學生專業意識的培養
所謂專業意識是指自覺運用本專業的系統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在其職業道德允許的范圍內,在從事本專業學習與工作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意識形態,具體內容涉及服務意識、自覺行為意識、競爭意識、服從意識與創新意識等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意識培養側重于服務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因為專業意識是一種意識形態,其形成的過程較長,旅游專業意識的培養應從學生進校開始進行。
(一)在入學時注重專業意識培養
入學教育的環節之一是專業教育。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教育中既要讓學生認識本專業,了解本專業的主要課程、學習環節,又要讓學生對將來的工作領域有所了解,讓學生喜歡本專業。同時,把專業意識培養的方案交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專業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讓學生從進校開始就要注意自己的專業意識的培養,比如禮貌待人、人際交往等。
(二)把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注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
旅游業屬于服務行業,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專業意識是服務意識。服務意識養成可從日常生活做起。現在的大多數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的影響,缺乏服務意識。建議在班級管理中形成為老師服務的班規,如每天都有學生做好值日工作,幫老師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等,日積月累,學生的服務意識會慢慢形成。禮貌待人是做好服務的前提,在教學當中,把禮儀相關知識教給學生,教師也要身體力行,在班級中形成使用禮貌用語、禮貌待人的氛圍。有的旅游院校要求學生進校后購買統一的服裝,要求上課統一著裝,這也是培養酒店方向的學生良好專業意識的一種有效的辦法。
三、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一)按高職教育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專業技能的提高離不開實踐訓練。按高職的教育要求,實踐技能訓練應占教學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在教學當中,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保證學生得到相應的訓練,提高其動手能力。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了場地,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進行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越來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視。
(二)口才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口頭表達能力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同服務意識的形成一樣,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來自于不斷的訓練。每一堂課的課前十分鐘可用來進行口才訓練,三年下來,每個學生都將得到多次上臺講演的機會,口頭表達能力將大大提高。
(三)以賽代訓
技能競賽是豐富和宣傳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技能競賽,能逐步增強學生對專業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目前,旅游行業的技能競賽已在各高校和企業大力開展。大力倡導、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比賽,能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實踐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同時,優秀學生的參賽表現會得到相關業務單位領導的肯定和賞識,從而直接贏得參與企業工作的機會。
(四)發揮旅游協會的作用,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校的旅游協會成立多年,一直以來是在旅游管理教研室的教師指導下開展工作。但近年來,旅游協會每年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協助開展科技活動月的導游技能大賽這一活動,除此之外基本沒有發揮其它作用。其實,旅游協會還可以開展多項活動,比如邀請專家舉辦與旅游相關的講座,組織知識競賽,組織協會成員到戶外參加活動,利用協會會員的力量開展科研活動等等。通過組織活動,可以讓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鍛煉,會員也可以在活動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培養起專業意識,從而更加熱愛旅游專業。
旅游管理專業是旅游學、管理學、文化學等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專業,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應培養高素質的專門技術人才。教師把旅游學、管理學、文化學的基本原理滲透到各門課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其專業技能,專業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 上一篇:土地財政的風險及策略
- 下一篇:旅游景區管理革新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