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與企業合作的模式

時間:2022-10-24 05:14:00

導語: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與企業合作的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與企業合作的模式

摘要“校企合作”是辦好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有成效的“校企合作”,能極大地緩解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矛盾;能積極地推進畢業生就業,達到學校和企業的“雙贏”。校企合作是促進院校和旅游業的一種有效手段,文章主要闡述了校企合作對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校企合作;旅游管理專業;旅游企業

1職業類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中的矛盾

1.1師資隊伍建設與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的矛盾

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不僅要能夠講授一般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雙師型”。目前,由于職業院校的快速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明顯滯后。很多教師旅游理論知識方面非常豐富,但缺少在旅游企業實際工作的經驗,其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與旅游企業要求脫節,一個“雙師型”教師的成長需要時間的積淀和實戰經驗的積累[1]。

1.2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投入與教育經費不足的矛盾

職業教育帶有鮮明的職業崗位性,必須具有個性教育,也就是要加強實踐性環節教育,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使之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需要。加強實踐環節,必須要有能滿足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環境和條件,需要經費和設備的大量投入。近幾年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大,盡管我國對教育投入的總量不斷增加,但是生均占有教育經費數目前仍相對不足。經費投入不足仍是困擾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1.3規模發展與學生就業的矛盾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就業情況如何,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生存與發展有重要影響。筆者在調研中深切地感到,凡是與企業結合緊密的學校,其畢業生就業情況就好,培養的學生質量就高,受社會和企業歡迎和接受的程度也高。

2“校企合作”對發展旅游管理專業的作用

2.1校企合作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

質量的關鍵是師資。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學生,必須有高水平的教師。職業教育需要的是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雙師型”教師。由于受到過去“重理論、輕實踐、輕技術”的影響,培養的人才理論有余,實踐能力不足。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也存在著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相對較弱情況,與現實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多數教師缺乏實際經驗。在與旅游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學院可以組織教師到旅游企業學習,及時了解和掌握旅游企業對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師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也可以從旅游企業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經驗的旅游管理人員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教師,從而優化師資隊伍的整體結構[2]。

2.2校企合作促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

教學專業化要求旅游院校要突破傳統的決策水平,深入調查研究、吸收旅游企業、旅游協會等專家參與,對旅游業的發展形式、發展趨勢、專業就業等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與學校一起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崗位知識、技能要求等進行論證,做出決策。

1)通過校企合作專業辦學指導方向更明確。旅游管理專業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基礎文化課以夠用、適度為原則;旅游專業理論以實際、實用、實踐、實效為原則,應大幅度增加實訓教學。

2)專業設置市場化。學校對學生的專業教育、道德教育、成才教育等諸多方面充分采納旅游企業的意見,不僅能獲得真實的市場需求信息,也能有效地彌補課本知識落后與社會發展的不足,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學校按照旅游市場的導向的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培養出來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夠迅速地適應崗位需求。

3)教學具有針對性。學校與旅游企業的合作也包括讓旅游企業參與制定人才規格、課程計劃、評估標準等方面,使學校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朔虒W內容的老化、教育方法落后、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和發展相脫離等方面的弊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校企合作促進學生就業

“校企合作”能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的機會,學生能在實踐中學習,掌握技術、提高能力。以我校為例,學校每年一次的導游員大賽,邀請了本地多家旅行社的參與,旅行社的經理們也擔任評委,有的旅行社會借機挑選所需人才。旅游企業的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通過比賽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學生入學不久就會由學院安排到旅游企業參觀,進行行業認知培訓,并在旅游旺季和畢業前到旅游企業實習。因此,我校的畢業生都具有很多帶團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能力。校企合作不僅讓學生學到了實踐經驗,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