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語教學與秦皇島經濟發展關系

時間:2022-05-27 09:02:00

導語:旅游英語教學與秦皇島經濟發展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英語教學與秦皇島經濟發展關系

一、概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培養和區域經濟相結合并能服務于區域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高等職業教育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實行校企合作,施行實習基地建設;注重教師素質及隊伍結構,規劃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及管理,提高并健全教學質量。湖南省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杜祥培說過:“地方高職院校的使命就是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首先,高職院校存在的價值就在于服務經濟發展;其次,高職院校發展的動力就是要服務地方經濟;第三,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標志就是能否很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由此可見,職業教育要立足于“服務現代化建設”,而高職教育具有高教性、職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務于所在區域是其重要的價值取向。因此,培養大批既掌握較高的旅游專業知識又具備較強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旅游英語人才成為各個旅游專業的共同目標,可見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對秦皇島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旅游英語實踐教學與秦皇島區域經濟發展協同互動

(一)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對秦市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健康有序地促進作用

要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首要的就是要改革實踐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核心,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尤顯重要,而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又是高職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只有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成功構建下,高職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高職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專業技能的培養,教師要積極采取策略、調整教學設計、加大課外實踐、改革考試方案、優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在授課時,不僅傳授理論知識,更應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大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既是高職教育服務于社會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強勁動力。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是去旅游企業生產第一線,通常是從事旅行社管理、導游、英語翻譯及秘書、主題公園和風景區的管理等基層工作。一名合格的旅游業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相關工作經驗和高等教育學歷,因而我們要全力培養出具有一定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相當專業技能的應用性技術人才。現代旅游產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在相關的旅游企業里,我們需要大量能從事實用技術的高級外語人才并且從事于一線服務管理、技術管理和服務經營的人才。在專業知識、能力及潛力上對于該類人才都要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在應用技術能力、教學內容和綜合素質培養方面都急需提升。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大力發展,旅游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國內游、出境游等都為高級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了優良的發展契機,因此在旅游英語高級人才培養方面,旅游英語教學擔負著時代重任,旅游英語發展的好壞直接制約著我市對外國際旅游的發展。目前就我市各大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教學而言,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配比等均能夠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性。以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根據秦皇島市要重點發展港口、旅游、臨港裝備制造業及北戴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戰略目標,該校設定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數控技術為重點建設專業,體現了我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迫切要求。再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旅游英語專業為例,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素質的同時,每年都大力鼓勵學生報考初、中級導游資格證,為各星級飯店、旅游企業、旅行社及各大景區景點等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同時還立足本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能力的培養,建立了一大批校企合作基地,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高品質的就業實習基地和就業渠道,充分帶動秦皇島區域經濟和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二)秦皇島區域經濟發展的特殊之處和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影響

所謂區域經濟,就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發展的地理概念,全面反映了區域性的資金、資源、政策和技術等的開發利用狀況,也就是地區生產力布局的科學性和社會綜合經濟效益。合理有效的發展區域經濟,把越來越多的外商吸引到該區域,如正在興起的京津冀經濟圈,很大程度上也刺激了外語人才的增長需求。在對外語的系統學習中,不僅深入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背景,了解了國際貿易習慣和商業規則,實現了外貿經濟的順利進行和擴展,最終實現帶動技術發展和地區經濟的最高目標。通過外語實踐教學,學校向社會、市場輸送相當一批優秀外語人才,既促進了對外交流,利于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學習了先進的管理技術,同時在引進外資方面也做出了顯著貢獻。秦皇島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也是北方的著名港口城市,旅游業對秦皇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更是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秦皇島市在2009年召開實施了名為“旅游立市”的戰略動員大會,按照“國內最佳、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中國北方最大濱海休閑度假基地”的要求,提出要把秦皇島整體上打造為“國際旅游名城”。2010年,秦市全面啟動了"旅游立市"百項工程。由此我們認識到,旅游早已成為秦皇島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全市國民經濟總量中占重要比例,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秦皇島市的旅游市場廣闊,來秦參觀訪問、商務考察、觀光度假、會議會展等的國內外友人、客戶為數眾多。我們先后開發了療養院與公司、企業對接合作;發展“工業旅游”“紅色旅游”“綠色旅游”“假日旅游”和“農業旅游”;拓展了俄羅斯市場、韓國市場并成功舉辦了“河北(香港)投資貿易洽談會”“東北亞暨環渤海國際商務節”和“美國佛羅里達爵士樂團專場演出”等。要想把秦皇島整體打造為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旅游勝地,力求實現國際一體化的拓展就必須結合自身旅游硬件環境的建設,以旅游市場國際化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提升我市旅游英語語言軟環境。眾所周知,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它主要是面向區域經濟建設。高職教育要得以長久生存,就必須依靠區域經濟提供的物力、財力和人力。首先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們要逐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量就本地企業而言會越來越大,貫穿終身的職業教育儼然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高職教育的發展規模也決定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區域經濟的技術含量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高,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對高職教育的投入,由此可見,區域經濟水平直接決定了高職教育的發展。

三、結語

秦皇島———中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陣地,作為渤海金項鏈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在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城市地理優勢的前提下,要實現社會經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合理有序地利用地方職業教育資源,實現與地方高職教育的互動和對接,把地方高職教育當做區域社會發展的一種人才和智力資源并入我市發展規劃,以期最終實現地方高職教育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互動。旅游英語教學的長足發展,會為我市的旅游業輸入大量的專業人才,促進我市旅游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才能培養出結合區域經濟并能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的高素質外語人才是我們當前需要迫切研究的關鍵問題。我市高職院校應通過改善實訓條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面向區域經濟建設,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來優化旅游英語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實現真正適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也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發展、壯大自己。加快我市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與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是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秦皇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我們一定要立足自身得天獨厚的沿海開放政策和區域優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高職高專教育現狀及兩者的內在聯系,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提升本地區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的程度,實現兩者的協調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