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對旅游發展要求和影響

時間:2022-06-26 08:42:41

導語:低碳背景對旅游發展要求和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背景對旅游發展要求和影響

一、低碳經濟和低碳旅游淺析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是指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社會準則。在這一準則的指引下,人類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成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無論是工業革命還是信息技術革命,都為生產力的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生產力的進步,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20世紀,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都是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一個世紀。經濟的快速發展固然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當意識到,過于執著對經濟增長的追求,也帶來了一種激進片面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的發展,正在以環境污染、生態遭到破壞為代價。在人類意識到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危害性以后,發展低碳經濟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倡導。所謂低碳經濟,從本質上而言它是以過去那種高污染、高碳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為警戒,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的破壞,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產業升級、能源開放等方式,盡可能地減少各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實現經濟與生態平衡發展的局面。關于低碳經濟理念的推行,我們要回溯到20世紀末期在日本東京世界諸多國家參與制定的《京都議定書》,這個條約主要就是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進行了磋商和討論。雖然其取得的成果有限,但由此也引發了世界對于發展低碳經濟的關注。直到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正式地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概念。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碳排放總量中一直遙遙領先的工業制造業,其他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需要從低碳的角度來審視自身的發展模式是否健康。因為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不僅僅是工業制造者的。在這種背景下,低碳旅游的概念也順勢推出,2009年的世界經濟論壇正式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旅游業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產業規模,都已經日趨成熟和完善。隨著消費人群的增加,在旅游經濟中重視低碳理念也就成為合乎潮流的必然選擇。低碳旅游,指的就是在旅游過程中,通過技術的改進、理念的創新、消費方式的轉變,在獲得高質量的旅游享受的同時,也降低生態環境的壓力。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旅游經濟發展類型。

二、低碳背景對旅游經濟開發的要求影響

低碳理念對全球經濟的發展模式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它不僅僅要求經濟發展的質量,更要求經濟的發展不對生態環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很多人認為,旅游業與低碳經濟原本是兩個極不相關的概念,在旅游業中提倡低碳缺乏有力的說服力。事實并非如此,旅游經濟的發展,涉及景區的開發、景區的維護、游客與自然界會有親密的接觸,這些,都會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旅游經濟的發展中提倡低碳,并非是牽強附會。那么,究竟低碳理念對旅游經濟的開發產生的哪些影響,我們還要一一進行解析。第一,低碳旅游成為世界旅游產業的共同選擇。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其實也如同經濟的發展一樣,首先是在發達國家提出的。相對于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而言,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進入一個平穩的時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他們開始重視到國際責任承擔的問題。就當前世界各國在碳排放問題上承擔的責任來看,發達國家也的確是在承擔著更多的責任。低碳旅游,已經成為世界旅游業共同認可和提倡的未來發展趨向。2008年,世界旅游組織就氣候的變化與旅游的發展之間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并就此對世界各國如何發展低碳旅游提出了具有實踐性的意見和建議。近幾年,從世界各國在旅游經濟的發展調整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發展低碳旅游已經成為世界旅游產業共同的選擇,這個發展趨勢是非常可喜的。第二,低碳旅游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代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的發展水平上雖然不如發達國家,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責任的承擔一直是優良的傳統。因此,在全球低碳理念傳播的背景下,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指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思想。在2009年的APEC會議上,國家主席就明確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主張。同時在“十二五”綱要中,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規定低碳經濟已覆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全部領域,這就包括了作為第三產業的領頭行業的旅游業。發展低碳旅游不僅僅是從這一個單一的行業的角度考慮,旅游業是一個與其他行業有著各種縱橫牽連的綜合性產業,旅游業實現低碳發展,必然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低碳發展,這種牽連效應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所以,發展低碳旅游已經成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和重要代表。第三,低碳旅游也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的推動下,產業結構地調整帶來了第三產業的蓬勃興起,而在這之中,旅游業又是當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的最具有成效的一個產業。雖然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國旅游經濟收入增長的同時,旅游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也是不爭的事實。景區的盲目開發和建設、自然景區的過度開放、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消費的垃圾,都對旅游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即使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遏制這種不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必須的。低碳旅游,本身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細節上的一個體現,二者的價值取向是趨同的。這就是說,選擇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也是我國旅游產業當前的現實發展需要。

三、低碳旅游經濟開發發展的對策分析

低碳旅游在我國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其發展歷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的問題,但是這是任何新制度建立都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即使在當前我國的低碳旅游面臨著一些困難和障礙,從長遠來看,我們仍需要樹立積極推動這項事業發展的勇氣和決心。低碳旅游的發展,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支持的事業,僅僅靠一個行業、一個群體、一個機構的推動是難以成行的。對于如何發展我國的低碳旅游,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低碳理念的推廣和普及。任何一項新生事物,要想得到認可和支持,首先必須讓公眾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低碳旅游的發展亦是如此,只有社會對低碳理念有了正確的認識,了解其價值以后,才會逐漸接受低碳旅游這一新生事物。當前阻礙我國低碳事業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眾對于低碳這一理念并不支持。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生活習慣、吃穿用住模式使得他們難以在短時期內作出轉變。同時,極大一部分群體,并沒有意識到這種傳統的生活模式其實是一種高碳排放的模式,自然他們也就不覺得低碳跟自己有任何的關系。這是由于我國民眾薄弱的環保意識所導致的。所以,要想推進低碳旅游,絕不可直接從表面入手,僅僅將這一問題限所在旅游業內,而是應該發散思維,探析其背后更為深層的原因。所以,讓普通民眾了解什么是高碳,什么是低碳,低碳經濟發展的優勢,對人類的重要性,才是我們在推行其他各項工作之前應該做好的基礎工作。第二,相關的政策扶持與構建。低碳旅游的發展,作為一個全民推廣的事業,必然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這是因為在我國,國家與政府是權威的代表,它們獨特強勢的公信力是其他任何一個組織或者個人都無法相提并論的。對于一個新生事物,它需要社會公信力的確認,只有當它具有公信力的時候,它才會被重視。所以,對于低碳旅游公信力的塑造,國家和政府必須利用話語權優勢,制定各種切實有效的政策,來促使低碳旅游各項工作規劃進行、落到實處。除此以外,政府還需要針對具體的運營環境,對大力支持和倡導低碳旅游的旅游企業予以支持,適當的政策傾斜促使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這項事業的建設。對一些低碳旅游落實到位的地區,給予獎勵或者支持,通過模范的作用來帶動全國旅游企業、地區對低碳旅游工作的重視。規范完善的政策環境,是保證我國低碳旅游健康有序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第三,旅游企業重視低碳措施的推行。旅游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旅游企業這一個重要載體。它相當于連接各種政策環境與消費者個體的中間點,如何將低碳旅游的思想落到實處,很大一部分還需要企業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僅僅靠政策支持、意識宣傳都是一種抽象的作用集合,具體的措施才是這項工作價值的要求體現。對于這一點,首先,旅游企業應當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員工的素質,在企業內部貫徹執行低碳的理念。其次,引導游客進行低碳消費。這就包括出行的方式,可否以步代車,居住的環境,注意空調的使用,旅游的餐飲,不要鋪張浪費等,這些都是低碳意識的體現,而且都是在低碳旅游中可以控制、可以實現的。企業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應該幫助游客感受到低碳旅游的魅力和價值。第四,景區的低碳建設。低碳旅游并不僅僅是一項綜合性的事業,它需要體現在旅游經濟發展的各個不同環節。只有在整個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實現了低碳,才能實現最終的低碳旅游。

旅游景區往往是游客最為集中的區域,自然各種配套設施的建設往往也是不遺余力。我們認為,景區的設施設備,同樣需要重視低碳:各種建筑應該是節排減能的,各種電氣包括空調、照明、電梯等都應該是節能的。倡導在景區內使用公共交通和電瓶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通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