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資源發展研討
時間:2022-07-22 09:09:07
導語:云南旅游資源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成敗興衰。云南多樣的地理地貌、歷史古跡、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為云南增添了無限魅力,在學術界素有“彩云之南,萬綠之宗”之稱。就其“特色”這個問題,學術界和企業界就存在不同的觀點。有的把云南的主體旅游形象提煉為“云南:高原山水風光、邊地生物王國、民族風土人情”,有的把云南旅游資源的特色濃縮為一句旅游宣傳主題口號:“神奇美麗的天地——秘境云南”。筆者基于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背景之下,以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為導向,通過借鑒泰國的成功經驗,分析了云南旅游資源的特色,探討如何發揮云南旅游資源獨特性,擴大“云南的誘惑”,強烈地吸引人們到云南來,促進云南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云南旅游資源的特色及其發展
從云南省目前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景觀的質量及當前的社會環境等幾方面來看,筆者將云南旅游資源的特點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資源多樣性。云南省境內地區海拔高度差異巨大,最低地區海拔不到100米,而海拔最高地區達則達到6000米以上。由于地質構造上這樣幾乎是“垂直性”的落差,云南省境內涵蓋了各種各樣的地理風貌。橫跨中國大地上從南至北的各種氣候類型和景觀幾乎都能在云南一省就游覽到。在云南可以欣賞到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致,領略到滇西北地區的雪域高原和草原風光,最難得的是這里還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冰川雪山以及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林和“三江并流”的神奇風光。此外,從地理區位上看云南北接西藏,延邊又比鄰著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因而使云南在旅游文化資源上可以對中原文化,藏文化和東南亞文化進行交匯和組合,也使云南成為我國邊境旅游的最佳選擇。
2、資源獨特性。云南的許多景觀都具有奇特性,有些景觀更是被譽為世界自然奇觀,構成了旅游資源優勢。例如位于云南西北部的三江并流保護區,那里交匯奔流著三條亞洲著名的河流——中國的長江、緬甸的薩爾溫江和湄公河。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自然景觀。位于昆明的石林有姿態各異的石頭組成了聞名世界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同時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科研價值。在麗江境內則有兩大自然奇觀。其一是虎跳峽——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所有到那徒步旅游的人們都會因虎跳峽的“險山”和“險水”而備感震撼。其二是玉龍雪山。雪山上有世界上最靠近赤道的冰川。最奇特的就是這里“一山四季”的景觀。山腳下是四季如春,處處鳥語花香,山頂上卻連年覆蓋著積雪。幾小時的山路走下來就穿越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等氣候帶。臨近麗江就是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的怒江大峽谷,比美國科羅拉大峽谷還要深,為世界著名的大峽谷。位于西南部地區騰沖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類型齊全和規模宏大的火山群,其保存完整度,分布集中度,都居全國之首。位于建水的燕子洞是亞洲最大、最壯觀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云南擁有全國最為豐富且特色鮮明的的民族旅游資源。中國共有少數民族55個,云南省的少數名族就有25個,是全國名族最多的省份。其中共有15個少數名族為云南省特有的,例如大理州的白族、西雙版納州的傣族、麗江的納西族等。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各個民族由于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了風格各異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在昆明名族村就能看到云南個少數名族的文化縮影。在那可以欣賞各色的名族服飾、村舍建筑和民族歌舞表演,還能品嘗到各種民族風味小吃。這也構成了云南旅游資源的一大特色。
4、生態性。云南省富饒的生態旅游資源在全國位居榜首。一直以來云南都被譽為中國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全省境內有不少珍稀動植物類型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由于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云南省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為全國之最。例如西雙版納熱帶生態系統保護區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態旅游保護區,都是云南重要生態旅游景觀資源。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云南旅游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在已經打造出像大理、西雙版納、麗江、香格里拉、騰沖等知名度較高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設方面也有云南印象、摸你黑、潑水節等知名節慶品牌。此外,發展中也注重創新,開展建設了諸如國家公園管理體系、旅游小鎮建設體系、旅游名村工程等。這些旅游運營和品牌建設充分體現了云南省在旅游產業建設中的創造性和運作能力。
二、云南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云南旅游業形勢喜人,成績不俗。然而機遇的到來通常是伴隨著挑戰的。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云南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傳統的固有資源優勢如何可持續發展?我們同樣不能忽略旅游業在發展熱潮中所暴露出來的一哄而上盲目投資、對旅游資源的掠奪式和粗放式開發而導致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及旅游產品簡單重復、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經營者急功近利、缺乏現代營銷意識等等。具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景區的類型設計、企業發展及生態保護的不協調現階段,我國旅游業發展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旅游景區的組織類型究竟應該如何設計。在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景區的類型設計、企業發展及生態保護這三者間如何實現平衡。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要避免以下幾個問題:旅游企業只熱衷于上市圈錢而忽視業務整合;盲目擴張業務而忽視治理結構建設;熱衷于門票上漲而忽視獲利模式升級等不良傾向。這種唯利是圖的發展必將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目前云南省境內的已有不少名山勝水處于傷痕累累的生態惡化環境中。而生態環境破壞最輕的主要在滇西北迪慶州、麗江地區一帶。這些地區都是省重點旅游區,保護機制相對其它景區更為健全。但即使是在這些地區,生態環境也在不斷加劇的惡化。珍惜動植物是吸引游客進行生態旅游的重要資源。然而由于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都慕名而來,當地居民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開始帶領游客進山狩獵捕殺野生動物,打到的野味開始出現在農家樂的餐桌上,偷砍亂伐的珍惜植物被制成工藝品售賣。幾年下來,表面上旅游業發展非常成功,旅游目的地名氣提升,游客倍增。實際上旅游業收入增長帶來的結果卻是珍惜動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有的種類甚至已經到了瀕臨枯竭的邊緣。這樣的代價是旅游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所不能承受的。
2、旅游集團缺乏合理的結構安排在市場化動作過程中,如何整合市場資源,發揮最大效率這是一直困擾的問題。組建旅游集團是現階段國有旅游企業整合的最佳辦法,但在治理結構、財務管理、品牌建設、產品設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和客源配置等方面打造統一的平臺,如何通過范圍滲透和縱向整合,推出特色品牌,這也是一大難題。曾經聽到過朋友如此的評論:期待已久的云南麗江古城旅中,欣賞到的不是夢想中寧靜的古城風貌。給我們印象至深的是古城中一個又一個的購物小店,而且物品基本是重復的、隨處可見的。夜暮中的四方街更是變了樣,根本就成了酒吧一條街。到處都是嘈雜的音樂、舞動的身影。這與筆者在麗江大地震前到麗江旅游時的情景真可謂天差地別。這有可能是云南旅游業唯利的畸形發展的結果。
3、“軟實力”及創新不足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的約瑟夫?S.奈教授提出,國家實力有多種表現形式,“軟實力”就是其中一種,指國家通過自己的吸引力來實現國家目標的能力。衡量“軟實力”指標之一就是旅游業。此外,打造民族國家的歷史、人文與地理吸引力也是旅游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因此旅游業對國家的“軟實力”的建設具有自發性,是重要的“軟實力”產業。縱觀近年來云南的實踐,我們在主題策劃、產品組織、文化營銷、政策建議等四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并不理想。在這些領域中,旅游企業僅僅只是在負責實施上級部門的安排任務,并沒有自主創新發揮主動性。例如:在主題策劃上,旅游企業鮮少提出自己的創意,旅游中的“紅色”主題和“和諧”主題主要是由政府宣傳部門提出的。這種情況對旅游業的長期國際競爭是非常不利的。
三、促進云南旅游業的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云南在21世紀發展旅游業任重而道遠。如何以人為本、持續和諧的發展是我們重點的任務:
1、整合資源、改善產業生態從外部環境看,制約云南旅游進一步發展的是生態環境惡化。解決這個問題將對我省旅游業的下一步發展至為重要。從政府部門來說,打破行政壁壘,逐步形成旅游經濟區域內合理才產業分工,實行有效、統一的規劃;就旅游企業而言,加強產業生態治理,規范誠信經營,由此實現景區的類型設計、企業發展及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2、拓展產業鏈與價值鏈業界人士普遍都認同旅游業是“無邊界產業”的產業性質。現代旅游企業增值活動可以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沒有了邊界的限制,我們就可以在發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首先,進一步挖掘游客的購買潛力,在傳統的消費項目外,為游客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購買選擇以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二是找到旅游業和其它產業恰當是切入點進行跨行業的互動式開發。如建立影視基地、旅游網站、拍攝以旅游為主題的影視劇作等。這樣對同一資源內容進行不同商業形式的包裝轉化,能最大限度的將資源推向市場。
3、加強區域合作,提升“軟實力”云南省區域旅游合作項目發展較為活躍,區域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跨省旅游合作。包括云南、貴州和廣西的三省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合作旅游項目以及主打生態旅游招牌的云南、四川和西藏合作項目。二是流域性旅游合作。包括金沙江流域、泛珠江流域、“三江并流”區域內的旅游合作項目等;三是國際性旅游合作。充分發揮云南的區位優勢,建立云南、越南、緬甸和泰國等國的東南亞國際旅游合作圈。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旅游企業的強強聯合、取長補短、互惠互利,帶來的是大家共贏的結果。合作方針對旅游業持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云南類似,泰國也是一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然而泰國的旅游業發達程度卻遠高于云南。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云南旅游業和泰國旅游業見如此大的差距呢?筆者通過分析總結出以下原因:泰國不僅在眾多的旅游資源中重點發展“泰國獨有”的旅游資源,并且同時人工開發“他國沒有”的旅游資源。這樣雙管齊下以提升自身的“軟實力”。泰國旅游業發展值得我們借鑒中的成功經驗是:第一,挖掘出眾多的旅游資源中的“獨特”部分。第二,將“獨特”部分普遍嫁接到平常的資源上去。第三,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旅游資源,挖掘資源的發展潛力。對于普遍存在的大眾旅游,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一組進行“組合”、“雜交”或“變種”后打造成獨特的資源。第四,任何一種平常的旅游資源,一旦能在某個特點上發展到“世界之最”的水平,那么它也將由平常變為就“不平常”。第五,結合當地實際需要,可以直接人工創造多種獨特的旅游資源。第六,優質的旅游服務和優質的旅游設施能強有力提升競爭力。第七,始終把生態環境問題放在發展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的重要位置。切忌一味追求在利益最大化而過度開發,破壞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旅游業的發展必將如虎添翼。針對云南旅游的實際問題,我們更要加強學習,加強區域合作,利用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優勢,提升云南旅游資源的“軟實力”。促進云南旅游可持續發展。
4、設定政府主導范圍和增強執行能力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慶,政府主導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產業發展的現實條件與實施趕超發展戰略的必然產物。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確定政府主導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政府加強執行政策的能力,最終為有效利用旅游資源,創造一個平等、和諧、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環境而努力。
云南省地處祖國邊陲,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且欠缺動力。廣大邊疆少數民族并沒有徹底擺脫貧困落后的狀況。自改革開放后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云南省的旅游產業是目前全省發展成就最大、關聯帶動效應最強的產業,為云南省經濟對外開發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力,廣大民眾也從中得到最多的實惠。旅游業在云南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在云南省旅游業今后的發展戰略中,我們要注重旅游資源開發和促進旅游和諧發展進程。
- 上一篇:歷史新課改與教育技術融合
- 下一篇:煙臺蜜月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