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學生外語能力提高對策
時間:2022-07-23 04:42:51
導語:旅游管理學生外語能力提高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課程體系重理論、輕實踐,未能學以致用
旅游教育是基礎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統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應重視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將語言的實際運用貫串其中,建立課堂教學、模擬教學和實習之間相互銜接補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增加更多的語言實踐環境和機會,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外語應用能力。然而,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教學安排上,過于強調學生語言的規范性,提高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方面占據了大部分時間,缺乏足夠的外語語言實踐過程。盡管課程體系中也安排了一些實訓課,但多流于形式。即便開展了外語實踐活動,也很少圍繞旅游業務話題而展開,這樣就很難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學到適應涉外旅游崗位需要的技能。
1.2教學方式和手段單一化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外語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旅游管理專業的外語教學方式和手段較單一,重講授、輕實踐,重語法、輕口語。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中普遍采用閱讀和翻譯相結合的方法,外語語法和詞匯講解成為教學重點,學生課程鍛煉機會較少,過于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并且,課堂組織方式以老師為中心遠遠多于以學生為中心,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生修完課程后學到的是“聾子、啞巴”專業外語,很難勝任需要用外語進行口頭交流的工作。
1.3師資隊伍建設滯后,雙語教學開展乏力
雙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與專業教學的融合,以學科為依托,為學生營造學外語、用外語的良好氛圍,不僅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雙語教學要求教師本身就是個雙語人才,應具備用雙語進行學科教學的能力。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教師嚴重缺乏。目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中,絕太多就外語方面都屬啞巴外語,而外語專業的教師普遍缺乏專業基礎,外籍教師多又不懂漢語。因此,這種師資狀態,成為開展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主要瓶頸之一。這一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直接影響到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效果和推廣,成為制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外語應用能力提高的因素之一。
2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具體對策
2.1合理設置課程,突出外向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課程設置安排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質量。在旅游行業,外語能力是學生未來發展和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企業考核員工提職的一項重要標準即是外語能力。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外向型人才,是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旅游管理專業應圍繞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深化課程改革,設置著重培養學生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的課程體系。為此,首先應在核心課程中加大旅游外語口語和導游外語等外語課程的比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其中,口語課要貫穿于每學期的教學中,口語課教師應聘請外教擔任,使學生接受到純正的外語口語訓練。其次,要加大實訓課程的比重,增加用外語模擬導游、模擬旅游服務的情景訓練。再次,還應重點選擇若干門課程,如《飯店管理》、《導游實務》、《旅行社經營管理》等開展雙語教學。最后,還應開設關于跨文化溝通技巧、本國社會文化、客源國及目的地國社會文化的相關課程,要強調如何通過外語了解外國的社會文化,如何以外語向入境游客解說中國社會文化。通過以上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不僅熟練掌握外語技巧,而且具備中外歷史、地理、文化、藝術、風土人情及國際關系等多方面的知識。
2.2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應從旅游應用外語和旅游管理外語兩個方面考慮,強化實踐。旅游應用外語強調的是交際類實用功能,旅游管理外語強調的是閱讀與翻譯功能。強化實踐的方式可分為校外實踐教學和校內實踐教學兩種。校外實踐教學,就是和涉外旅游企業合作,安排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分期分批到旅游景區、旅游酒店、旅行社、出入境口岸等單位實習。通過學生與外國客人進行面對面地溝通,讓學生在真實的外語環境檢驗和提高自身的外語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實際工作技能,加強對旅游企業的感性認識,培養良好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校內實踐教學,就是通過在校內組織開展外語角、外語沙龍、外語演講比賽、外語辯論賽、校園模擬外語導游等第二課堂活動,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提供掌握外語、運用外語的有利環境,充分發揮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鞏固課堂知識、擴大知識面提供保證。
2.3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優化教學過程
既掌握精通的專業知識,又有熟練外語交際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外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足夠的語言交際能力。任何一種教學法都有其內在的局限性,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為例,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言知識的攝入。如單一使用該方法,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訓練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從而制約了學生外語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綜合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在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提高學生的外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1)廣泛采用積極的教學方法。旅游業是實踐性較強的行業之一,以聽、說、讀、寫、譯為訓練目標的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本質上就是實踐課。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應強調師生深度互動,以學生為中心,作為學生幫助者的老師主要起方法指導的作用。采取精講多練,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要特別注重語言的使用與交際活動,真正實行“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外語教學格局,以實現提高學生外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目的。面對旅游教學改革新形勢,旅游管理專業應在聽說法、翻譯法、小組合作法等傳統外語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引入情景教學等先進的外語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方法就是通過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環境與現實環境高度相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習得語言知識、培養語言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外語教學中,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圍繞真實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更新教學手段,進行立體教學。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意教學手段的更新,語言教學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電教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因其呈現的信息量大,表現力豐富,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可實現師生雙向的實時交流、教學互動,更好地評估教學情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景點講解能力。因此,教師在外語教學中,要盡可能制作教學課件,將文字、圖形、圖像、視頻、動畫、錄像、聲音、音樂等表現媒體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創設出較為真實而又形象生動的語言環境,從而進一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外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加強雙語師資隊伍建設,強化雙語教學
師資是教學的關鍵和保障,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受到教師水平高低的制約。只有培養一批既掌握所授課程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有較深厚的外語應用能力基本功的教師隊伍,通過開展雙語教學,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才能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高,熟悉業務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針對目前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人才缺乏、不足的現象,除加強與境外學校合作外,還應采取多種措施選拔、培養優秀的教師從事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努力打造一支會外語、精專業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
(1)充分發掘、利用現有師資,鼓勵專業教師外語化、外語教師專業化。雙語教學與常規教學相比,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花費更多的時間。為了提高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的積極性,學校一方面應在政策、資金上有所傾斜,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例如,對雙語教師進行資格認證,評優評先并適當地給予經濟補助或提高其酬金;制定相應的雙語教學標準和評價體系,對雙語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定。另一方面,學校還應積極創造條件,為專業教師和外語教師提供各種進修和培訓的機會。通過采取國內外進修、對專業教師進行外語培訓、對外語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企業掛職鍛煉、專家講座、觀摩示范等形式,提高現有教師的外語能力,加深其對國外旅游業狀況以及文化方面的了解。
(2)加強人才引進,聘請外籍教師或歸國留學人員承擔雙語教學任務。近年來,不僅許多外籍專家和教師被蓬勃興起的具有無限發展空間的中國旅游業所吸引,并且留學回國就業的人員也逐年增多。由于接受或見習過國外高等教育,他們不僅具有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與時俱進的國際理念,又有相對良好的外語基礎。因此,應著力吸引這類外語水平高且專業技術過硬,具有海外學習經歷或教學經驗的優秀人才來校承擔雙語教學任務,不能專職任教的可以聘請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師。
作者:邱瑛王穎工作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旅游管理系
- 上一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自查報告5篇
- 下一篇:旅游管理本科生景區就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