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促進高校旅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12 03:42:32
導語:教師促進高校旅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現狀
從目前高校專業課教師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來看,除中文等涉及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專業課教師外,其他非傳統文化專業的教師,主要掌握本專業的相關知識,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統一明確的概念,涉及也不深,基本以中學曾經學過的語文課內容為基礎,對于比較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及思想的相關書籍如《四書》、《五經》等大多沒有讀過,如有涉及也是相應專業書籍涉獵的某一點或某一面,沒有系統的掌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師也大多如此,即便如“旅游文化”等設計文化方面的專業課程,專業教師也未必了解中國文化。更多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認為傳統文化與專業知識沒有關聯性,因此也較少進行此方面的閱讀。還有極少數專業教師認為以上書籍是落后的表現。但是,如果不了解本民族文化,如同樹木無根,無論從事什么專業的工作,都很難真正深入,只能是不斷重復他人的成果,而這種成果也很難被本民族利用進而服務社會。同樣,沒有文化的專業課,會使學生的知識難以升華。將專業課程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傳統文化,重新理解旅游專業知識及旅游專業中相應的國際化理論,最終能夠完成國際先進知識的本民族化過程,進而升華自己的專業知識。
(一)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的途徑
旅游管理專業的國際性需要通過民族化來完成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和諧發展,因此需要教師有較深的本民族文化素養,只有自身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在專業課程的教授過程中,自如地完成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使這種結合不漏痕跡,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果民族文化素養不夠,很難完成上述工作,更無法實現國際化與本土化和諧發展的目的,甚至會適得其反,引起學生的反感。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途徑。
(二)自我意識的提高
當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師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后,應通過自學的手段進行提高,系統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閱讀相應書籍。但在眾多書籍中也不乏大量糟粕存在,尋找適合的書籍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南懷瑾先生關于傳統文化的相應書籍很好的對于本民族文化加以闡釋,其內容包括反映儒家的《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等,也包括道家的《老子他說》、《莊子喃嘩》等,從不同的方面系統的詮釋中國文化,可以作為基礎。曾仕強先生的書籍則從應用的層面對于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系統的闡釋,尤其是在管理角度,值得我們借鑒,在此之上應進一步閱讀反映我國傳統文化的原著。其中讀史是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可以進行適當的閱讀和探討。
(三)集體備課共同提高
當大多數教師建立起傳統文化與專業課應該結合的思想后,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找到合理的途徑與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文化與專業課結合的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問題,就是尋找切入點,不同課程的切入點有所不同,雖然方法和手段有很大的區別,但原理又是相通的。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互提意見和建議,并相互借鑒成功經驗,探討新的問題和難點,在此過程中完成思想的碰撞,尋找到最優的方案。
二、深入思考,完成傳統文化與專業課結合的系統化過程
只有完成系統化的過程,才能夠真正全面地應用到相應的旅游專業領域中。筆者認為應首先尋找切入點,切入點即在什么專業知識的講述中或在什么問題的講述中,引入傳統文化。切入點應該既能反應專業性又能夠體現傳統文化,并能夠用傳統文化的思想或相應理論進一步理解,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主要由教師講述,引發學生共鳴,進而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由此判斷應該講解的程度及深入程度,最后留下探討的專業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傳統文化的意義。通過這一過程,由淺入深的逐步引入傳統文化并不斷融合,最終完成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和諧發展,使專業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
三、結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專業也是如此,只有本土化與國際化結合才能使知識真正為民族所用。要完成這一目標應從學生抓起。而讓學生真正接受,就要求專業課程教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相應的專業知識,將專業課程與民族文化相結合。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產生興趣進而理解、接受。
作者:王蕊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 上一篇:職工激勵理論企業管理論文
- 下一篇:市場商務運作企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