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研究

時間:2022-08-20 09:35:24

導語:旅游管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研究

目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小微企業創業,都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校政策扶持下,在學校開展小微企業的運營。由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創業理念教學并不強烈,在創業孵化基地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下降,加強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在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中尤為重要。基于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情況,一方面要提升學生的小微企業創新理念,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孵化基地的建設,囊括現有的物資、政策以外,還要及時引進新的創業理念,加強學生對小微企業經營的管理,這樣才能提升旅游管理專業高職學生的創業效果。

一、旅游管理專業加強創業孵化基地的原因

(一)社會發展需求。我國自步入21世紀以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旅游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高峰期,對旅游專業人才的要求質量也越來越高,培養出具備創新型復合人才是目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重點。原本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就落后國外,基于目前旅游行業發展的復雜性,為了推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大力鼓舞學生創業就業是目前國家的政策。作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的增長點,旅游行業的發展時刻受到國家的關注,旅游行業的就業幾率與創業機會也愈來愈多,進一步開拓行業的內在需求,優化行業發展結構,提升行業的發展層次,優惠民生政策,這些都是旅游行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地方。所以,加強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其實就是為了加強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加強小微企業運行的存活率,一方面從教育層次提升未來人才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響應國家號召,為國家戰略發展提供強勁的后援。(二)人才發展需求。近年來高校學生的就業率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旅游行業雖然處于穩定增長狀態,但高校輸出的人才與其行業需求人才量并不成正比,光憑現有的行業需求,是沒有辦法消費的了畢業生的。高校畢業生以每年穩定增長2個百分點的狀況在持續輸出人才,但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質高數量不高,根據權威部門的統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的數量達到700萬,但短期內社會相關崗位的數量卻不會隨之上升,所以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研究顯示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率能夠達到10%就能夠有效減緩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壓力,達到30%就能夠大大促進就業的良好效果。故而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既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也是為了減緩社會壓力,這也是人才發展的重要結點。(三)高校培養目標的需求。近年來高校在不斷地深入教育改革的層次,結合時代的發展背景,進行教育目標、手段、方式等的改革,在國家號召下轉變人才培養的目標。近年來,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也開始大力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其目的在于通過創新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工作的認知及社會的現狀的了解。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很少能夠進行創新創業,多數創的也是小微企業,這類企業的特點就是投資小、風險小但卻能夠很好地體現出學生的能力,所以學校需要重新規劃孵化基地的建設,既要滿足學生創業的需要,也要體現出創新創業的理念,指導學生進行小微企業的創設及經營。

二、構建旅游管理專業高職院校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構建

(一)創建以培養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的課程。高職院校應該明白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優缺點,從理論教育及實踐教育兩方面來看,高職院校的優勢應該是體現在實踐教育方面,高職院校與地方企業、行業公司等互動比較多,故而應該多多以實踐為特色,開創課程進行教學,才能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創新課程的設立,需要高職學校將重點從以往的理論課程人才培養轉變到現在的復合型課程人才培養上來,要將學生以往壓抑的創新思維激發出來,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思維,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明確“創新+實踐”的教育思路,積極探索課程建設與教學方法改革,建立起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從而滿足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鍛煉。另外,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逐步滲入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與現有的理論教育結合,課程內容上也要有所轉變,將理論與實踐所占比例進行調整,總而言之就是將創業認知、創業品質、創業思維等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從而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來講,要將現有的旅游管理知識與現在的電子商務結合起來,因為現在的旅游管理多是以電子商務為依托,經營、管理、運行等等都與網絡相連,所以在創新課程上要多多注意電子、計算機、數學等等的融入,全方面拓展學生認知層面。(二)鼓勵高職學生進行小微企業創業的建設。在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中,鼓勵高職學生進行小微企業創業,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去了解創業所應明確的內涵,例如創業目標、創業基礎、創業文化等等,這是滿足學生在孵化基地創業的第一步,這些是要在學生創業前讓學生明白的,故而孵化基地要及時將旅游行業發展的一些動態及時轉發到各個學生手里,要讓學生明白小微企業的優缺點,在鼓勵學生進行小微企業創業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學生創業的實際性,要充分地對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審核,從現在社會的建設、行業的發展、經濟的走向等等進行綜合分析,來對學生的項目進行評價,從而給予相應程度的回應。另一方面要提升學生的管理理念,這是為了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創業項目立案后并不代表創業就一帆風順,相反地一切才剛開始,故而孵化基地要及時向學生進行政策宣傳,資金扶持,企業管理教育等等,政策宣傳是必然的,這是對學生創業的一種鼓勵,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是有所優惠的,在銀行貸款等方面都有所放松,及時讓學生了解這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創業壓力,提高學生創業的自信心,另外孵化基地要及時跟進學生的創業發展的后續,一是要對小微企業的經營進行全方位估算,及時將估算報告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小微企業所存在的風險,這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困境。小微企業的運行風險度很高,但學生僅僅只看得到企業運行的數字等,并沒有能力對企業風險進行評估,故而評估小微企業的風險也應該納入孵化基地的建設中,這樣才能夠針對學生創業所存在的困難進行一一補救,幫助學生完成創業,減緩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的壓力。

三、結語

小微企業創業,是目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創業的首選。大部分大學生受經濟因素、認知層面等影響,很難對旅游行業的發展有全面的了解,僅僅是從目前自身經驗及網絡、現實生活等等對旅游行業有所了解,在這樣背景下進行的創業,自然是由一定局限性的,故而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是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創業。

【參考文獻】

[1]趙淑明.以就業為導向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

[2]鄒亮,曹洪珍.試論旅游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

作者:付冰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