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管理理念創新探究

時間:2022-09-18 03:52:37

導語:生態旅游管理理念創新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旅游管理理念創新探究

摘要:近年來生態旅游產業逐漸興起,大量的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也應運而生,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傳統的旅游管理模式,實現了行業發展有機創新優化。本文中闡述了當前我國生態旅游管理內容體系的基本構成,并提出了基于地方、政府以及委托3種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策略,以此全面豐富我國生態旅游項目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生態旅游圈。

關鍵詞:生態旅游管理;管理模式;體系構成;創新管理策略

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在旅游產業開發與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它實現了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閉環結構。當然在具體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優化方面還應該做到適當開放,積極學習引薦包括國家、地方、社會組織委托等多方的管理機制,為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優化提供有利條件,深度探索生態旅游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1生態旅游管理體系結構構建

生態旅游管理體系結構構建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其中包含了包括人、生態旅游項目、人文資源等多個主體,同時也包括了人為監測評價、服務管理以及經營管理等諸多內容。總結來講,生態旅游管理內容體系中應該具體包含三點主要要素:首先是對生態旅游的科學規劃,希望合理規劃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效保護體系,動態觀察旅游管理主體需要情況,特別是對生態旅游景區的建設與發展作出短期與長期的兼顧性規劃,明確未來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的方向與目標;其次是生態旅游環境評價方面,它就要求生態旅游管理體系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以期待有效推動旅游景區更良性的發展。它的主要評價內容就涵蓋了對旅游景區地理環境、特色資源、人文資源以及相應開發方向、開發程度以及開發手段的有效評價。另外它也觀察旅游景區的環境變化規律與旅游開發本身對于地方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諸多影響等;最后是基于生態化的旅游游客管理與服務內容。因為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不僅僅要針對旅游項目資源,也必須做好人的管理,特別要強調對游客滿意度的有效提升,與游客建立良好的相互影響作用關系,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內容,甚至呼吁、引導游客也參與到生態旅游景區的生態保護工作當中,形成更為良好的旅游管理效應[1]。

2生態旅游管理機制構建

生態旅游管理機制構建所管轄的主題內容針對性更強,它主要針對生態旅游管理機制中的環境評價機制與環境監測機制兩點展開。首先是環境評價機制,該機制的主要針對內容就是生態環境與人文資源雙重保護。生態旅游區域應該圍繞旅游項目建立一套完善的環境評價機制,對生態保障體系進行優化,同時為旅游景區環境評價構建奠定法律法規依據,例如必須引入《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結合法律內容對旅游景區規劃、建設、管理等工作作出相關規定,為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最終構建與運行奠定基礎。考慮到環境評價機制工作技術性較強,所以在人才培養與應用方面要強調人才自主培養與多元化引進選拔,目前國內大部分旅游景區都會與高等教育院校開展合作機制,充分培養、利用校內人才打造優秀的地方生態旅游區域環境管理評價團隊,已經取得不錯成果。其次是環境監測機制,其監測對象就包括了旅游景區環境保護成效內容。結合這一點,需要對監測點作出合理選擇,基于科學規劃操作實現旅游區內多個監測點建設與覆蓋,保證環境監測機制全面拓展實施。目前針對旅游景區環境監測的重難點問題,地方都會開展主題匯報會議,結合每一階段的工作成果為旅游景區環境監測工作提供改善思路,拓展監測機制控制范圍。再一點就是基于環境監測結果對環境保護工作作出相關指導,提高環境評價工作成效,優化工作內涵。

3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旅游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

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對旅游管理模式的創新非常關鍵,它應該結合旅游價值與非旅游價值兩點差異展開操作。目前國內基于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研究非常深入,其管理實踐模式也相當豐富,且管理主體相對較多,就目前來看就有政府、地方及社會組織委托三種旅游管理模式,它們各自都擁有自己的一套旅游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下文主要結合這三方面展開逐一分析。3.1政府主導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策略研究。首先是基于政府主導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策略,在該方面政府會針對不同資源特點、管理主體選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嘗試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展開管理策略創新優化調整。3.1.1“國家公園+志愿者參與”綜合管理模式。國內的第一類旅游資源需要結合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助的基本原則展開,其中政府就主要扮演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建立了“國家公園”管理模式,全權負責區域旅游資源的日常管理與維護。結合旅游資源中的諸多組成要素分別設置了自然資源保護機構、文化及文物資源保護機構,而政府方面則實施垂直管理模式,例如國家旅游局就會結合地方政府部門管理工作內容進行政策指導與資金支持,不斷完善“國家公園”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會征召一批志愿者團隊打造綜合管理體制,現如今各個地方的國家公園管理局就與當地高校積極開展了關系密切且合作方向多元的校企合作項目,一方面培養擁有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一方面依托國家公園的旅游資源內容進行管理工作內容調整優化,引導志愿者真正參與到旅游資源管理活動中。具體到管理工作內容上,志愿者團隊就主要負責游客服務、綠色環保宣傳、日常保護以及景區維護工作等。地方政府作為監督部門會專門收集來自于公眾游客、地方管理者與志愿者的反饋意見,有效評估志愿者工作情況,確保將國家公園生態旅游保護區域的利益最大化,滿足公眾旅游需求,不斷創新提高生態旅游管理水平,實現國家公園與志愿者團隊之間的相互聯動。3.1.2“政府+企業經營”綜合管理模式。針對第二類旅游資源,國家及地方政府會采取“政府+企業經營”的綜合管理模式,這其中政府作為主導主體出現,而企業甚至社區等單位則作為主要參與方,共同融入到管理工作當中。這一綜合管理模式也依賴地方政府撥款維持正常運行與管理,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旅游資源的市場化價值優化,體現了創新管理模式的資源有效整合與管理模式合理規劃,構建了政府、企業以及社區等多方構成的利益共同體。具體到管理工作細節中,政府依然作為主體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它們利用大量的政策引導與財政投入,基于宏觀調控手段完善旅游市場,構建良好的旅游產業發展環境。在針對地方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初期,政府還承擔了一大部分招商引資與制定開發規劃的重要工作職責。而在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后期,政府則專門負責引導旅游企業與社區旅游資源管理水平與質量的逐步提升,專門提供各種專業型發展建議,以促進政府部門與企業、與社區之間的相互管理策略與利益協調。再者,政府需要在管理進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監督職能,構建旅游資源運營主體,并明確這一主體與旅游經濟之間的相互依附作用關系。以旅游企業為例,它們在參與旅游資源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社區利益建立利益共同體,引導社區居民深度參與到旅游資源的宣傳與特色文化的氛圍的營造中。例如目前在生態旅游區域中異常火熱的“農家樂”項目就實現了地方政府、企業以及社區的三位一體合力,為發展地方生態旅游項目作出巨大貢獻[2]。3.2社會組織主導的生態旅游委托管理模式創新策略研究。由社會組織主導的生態旅游委托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強調所有權、經營權與管理權的三權分離,政府與企業各自履行自身職能,但相互制約,可有效約束生態旅游管理模式相關工作內容,如圖1所示。圖1社會組織主導的生態旅游項目委托管理模式示意圖在該管理模式中的主要創新點就是三權分立,三種權利相互制約卻也相互平衡,這為生態旅游項目管理模式創新優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證。在具體的管理工作流程中,社會組織與地方政府部門主要遵循一點原則“共同發展謀求社區經濟與環境效益的最優化”。而地方政府則協助社會組織進行統一管理和長期經營,為相關利益者提供各自利益有機保障,它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景區建設的審批管理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景區經營的資源與環境破壞可能性。而對于投資的社會組織相關企業來說,在社區生態旅游開發經營過程中要確保投資回報有效化,大力追求資本的有效增值,突破原有旅游資源深度開發建設體制障礙與制約,確保地方生態旅游資源管理實現良性發展循環。3.3社區主導的生態旅游自主管理模式創新策略研究。社區主導的生態旅游自主管理創新模式策略是基于旅游要素、地區人文發展要素與參與主體等多種特征實現區域局部共性管理,將抽象化的管理內容程式化,結合主導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內容進行社區自主管理。社區自主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與委托管理兩種模式,它所建立的相對獨立但各具特色的兩種自主管理模式類型。首先是松散型管理,它是指松散型社區自主管理模式。它要求各個地方經營戶相對獨立地開展旅游經營活動,如上文所談到的“農家樂”就正在應用這一管理模式。松散型管理模式中協調與合作機制內容偏少,都是有經營戶自發組織形成,所以其管理效率也相對偏低。其次是協會型管理模式,它是指地方社區自主管理模式下各個經營戶自愿形成協會,通過協會統一管理協調社區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經營與保護等諸多工作內容。協會管理采用是柔性管理模式,對經營戶缺乏強制力管理要求,但管理內容相對豐富,自由。目前協會型管理模式也與企業型社區自主管理模式形成了有機聯動,希望基于二者合作管理優化調整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管理、經營與保護活動形式,進一步提高生態旅游區域的管理模式創新及運營效能[3]。

4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基于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創新內容豐富且針對性較強,它們基本發揮出了較強的管理效率,非常適合于當前的商品經濟社會環境。在未來,基于生態旅游管理理念的地方旅游管理模式內容也將實現更深層次挖掘與有機應用,實現更多形式的合理化拓展與豐富,積極整合政府、地方企業組織以及社區資源內容,為地方生態旅游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旭光.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統計與管理,2017(7).

[2]耿松濤,李麗,張成琳.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模式研究——以海南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7(5).

[3]岳杰.信息化背景下的生態茶鄉旅游經營管理策略分析——以河南為例[J].福建茶葉,2018,40(5).

作者:吳曉 呂紅波 單位:萊蕪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