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探究
時間:2022-01-21 09:19:53
導語: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呈現高度發展的狀態,旅游業已經由傳統旅游變為了生態旅游,旅游更注重社會、群體和環境的協調性,對造成污染的旅游國家更是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嚴厲制止。社區居民是旅游業帶來影響的直接受益者,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管理可以比較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這樣的旅游是可以持續發展的,構建合理的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已經是當下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筆者通過研究當前我國生態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指出社區角度下生態旅游管理策略,希望對旅游業發展提供幫助。
一、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旅游管理積極意義
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區參與旅游管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生態旅游業可以為社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讓社區在社會和文化方面得到統一協調發展。居民參與到生態旅游管理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讓他們學習到先進的旅游管理理念,讓每個人從實際行動中努力維護社區環境,保證環境不受到污染,有助于提高社會的倫理道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社區通過參加生態旅游的管理,強化了社區的組織協調能力,增強了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社會的團結穩定。由此可見,生態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僅是讓環境得到更好地保護,更是將發展人的目標放在了首位,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意識為出發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
二、社區角度下生態旅游管理的作用
(一)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管理,居民能直接參與一些旅游政策制定,幫助解決一些旅游中的現實問題,居民在旅游活動中親身經歷并扮演相關角色,能夠直接從旅游產業中獲利,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實現了國家倡導的“旅游脫貧”目的。由于生態旅游的發展,每個社區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居民通過相關旅游事物管理,增加了就業機會,帶動了旅游業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餐飲業、酒店業等。(二)讓社區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由于社區參與了生態旅游的管理,居民成為了旅游業的參與者,他們更注意維護自己身邊的環境,對于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也進行了堅決制止,這樣會讓整個社區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不僅社區環境變得好了,居民為了不影響前來旅游顧客的心情,他們注意加強了自身的素質修養,不管是平時的服務還是日常的言談舉止,更加符合了旅游業的要求,這樣更能讓旅游者感覺到舒服,在生態旅游中體驗到當地的文明。(三)加強了民族文化的宣傳。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者向居民介紹當地的旅游特色,居民在學習中的主觀性增強了,能很好都進行接受性學習,他們對當地的文化了解更深刻,能就旅游顧客的問題進行回答,對傳統民族文化與民風民俗介紹得更加詳細,深受旅游者的喜歡。此外,在旅游管理中,原生態的文化最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居民可以將一些特色文化通過搭建舞臺進行民族表演的形式對旅游者進行展現,得到他們對當地文化的肯定,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宣傳效果。(四)社區旅游管理讓旅游業管理變得更加高效率。傳統的旅游業管理都是旅游部門進行專人的管理,無法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對于一些不文明現象僅通過政策宣傳和思想道德說教的效果很差,社區參與生態旅游,每個人都是管理者,能夠從自身做起,維護公共秩序,這樣管理效率會提高很多。同時。社區旅游管理可以為旅游部門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讓他們將資金用在存進旅游業發展的其他方面,效果顯著。
三、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旅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仍然比較傳統。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進行得紅紅火火,鄉村全域旅游帶動了農村的發展,讓每個村民都得到了實惠。但是我們從社區角度出發,發現社區下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并不如鄉村旅游進行得好,一方面是因為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旅游與居民日常生活存在很大不同,居民參與到旅游建設中的意識不強,同時旅游相關部門對社區旅游管理引導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生態旅游社區管理機制。在僅有的一些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居民參與最多的是關于生態旅游政策的學習,比如如何管控社區的環境,如何營造干凈舒適的街道,居民參與的不是管理,而是具體的任務執行。這種模式導致居民對生態旅游的認識不足,不能從自我小事做起維護公共環境,不能對居住的環境進行美化,居住條件也得不到改善。(二)無法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生態旅游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游方式。生態旅游重在人的參與,同時反過來又會促進人的發展。我們發現,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居民參與管理的意識并不強,他們不愿意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更關注的是自身利益有無通過管理提高,造成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較多,比如很多居民對破壞公共旅游資源的行為不進行制止,在接待旅游者時的服務意識比較淡薄,宰客現象頻發,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生態旅游特殊專項化與居民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情況非常明顯。(三)社區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不高。在社區管理中,居民是參與管理的第一線資源,而社區領導是居民的直接管理者,社區管理者的生態旅游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旅游管理的時效性。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我們發現社區領導者更喜歡利用一些社會名人對生態旅游進行宣傳,一些比較好的社區道德模仿并沒有被納入具體的管理事物中,生態旅游管理者的業務水平不高,無法在居民中對生態旅游進行很好地宣傳,無法將他們擰成一股繩,導致居民不愿意將行動付諸到具體的旅游活動中來。(四)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管理并沒有形成一定的制度。目前,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管理更多放在意識形態上,雖然政府有意識地提高居民的思想覺悟,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但是由于缺少相關的政策引導,并沒有形成具體的社區管理體制。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隨意性比較大,針對性不足,無法就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辦法,管理體制仍然沿用傳統的旅游體制,創新性的方法很少。比如就社區中公園內的綠化草坪,生態旅游管理中更多采用的是對故意踐踏者的懲罰,而不是從對生態的破壞或者人的德育教育上讓居民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利于生態旅游的發展。(五)社區角度下生態旅游,社區居民對當地旅游文化、科研價值了解不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具有很高或較高的美學價值、科研價值、文化價值,或與之密切相關的人文景觀價值較高。當前生態旅游中,居民對社區旅游中的文化意識不高,無法說出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的生態資源,無法結合社區綠化等生態建設項目進行適宜生境的擴大介紹,無法熟悉當地的生態本土性特點,導致在具體的生態保護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無法向游客進行宣傳。
四、社區角度下生態旅游管理策略
(一)加強社區居民的文化水平建設。居民知識水平、旅游知識及管理知識直接影響到了生態旅游管理的時效性。旅游管理部門在制定生態旅游相關政策時除了要結合旅游開發的相關學者、專家、科研人員的意見時,也要注意社區居民的參與,如果居民有心參與但是受到自己知識水平的影響而不敢發言時,就消弱了自己的主動權,這就需要自己在平時積累旅游知識,提高自己的形象。政府也要定期舉行一些旅游知識的講座,讓居民進行學習,這些講座的內容除了涉及旅游知識外,也要包括管理和服務理念的教育,讓居民從不知道如何參與到積極參與日常管理中,達到行動和知識上的統一。由于不同地區的生態旅游特色不一樣,社區居民在學習中要結合當地特色,注重生態系統完整性,應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態過程等方面加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培訓。(二)創建社區生態旅游管理體制。社區是構成生態旅游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主要利益的相關者。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政府要完善生態旅游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讓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對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進行結構優化,社區要主動參與旅游的利益分配機制建設,對生態旅游設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進行自己觀點的陳述,幫助政府從公眾的角度找到生態旅游建設的良好方法,體現出每個人的價值。同時在生態旅游管理體制的構建中,要專門針對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態意識進行說明和方法制定,對其行為進行引導和約束,只有這樣才能讓居民形成正確的旅游意識,從自身做起,成為一個維護當地生態平衡的良好公民。(三)提高生態旅游管理者的業務水平。生態旅游管理者的意識決定了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性,要強化管理者的生態意識感,讓他們形成較深的生態責任感,管理者在生態旅游景點的規劃上要多參考居民的意見,增加環境教育的導游和標志,讓生態旅游者的行為體現出與大眾旅游不一樣的情況。為了達到上述管理要點,社區生態旅游管理者應注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對旅游項目的建設、利益分配等問題進行詳細研究,不能將居民排除在外,提高居民的民主自治觀念,摒棄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讓居民自主參與到生態旅游管理中。(四)建立各種利益之間的伙伴關系。目前,大部分旅游項目都是以承包、經營權轉讓、委托經營或者租賃的形式委托給旅游開發公司,這些公司很容易將居民排除在外,導致在經營中的風險性提高。生態旅游類似于全域旅游,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參與制定的,政府部門在委托給旅游公司時,要考慮各部門、組織和群眾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形成利益的共同體,通過讓居民在旅游項目中擔當管理者或者居民參與相關活動的籌劃,制定社區參與旅游管理的制度,提高居民發言權,讓生態旅游發揮最大化的作用。(五)加強生態旅游文化引導,讓居民體驗文化價值。社區角度下的生態文化旅游管理,要讓居民知道掌握管理的方法,也要熟悉當地生態旅游的文化特征,知道哪些是重點保護項目,知道如何禁止游客破壞一些公共旅游設施,完善好當地動植物資源的種類,讓一些珍稀物種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得到保護。這就需要讓軍民具有主動管理的意識,生態旅游區內盡量減少人為干擾,讓其保持原先的自然風貌。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護生態環境不受到破壞,使當地特定的資源被充分利用和保護起來。
五、結語
社區參與下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作用,需要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我國生態旅游中存在的問題還較多,突出表現在管理模式單一、社區參與意識淡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這些都影響了管理的功能性。下一步,政府要加強社區居民的文化水平建設,讓他們懂得如何進行管理,創建社區生態旅游管理體制,提高居民的管理意識,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提高居民的發言權,讓生態旅游效應發揮出最大水平。
作者:劉慧 單位: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游與財經分院
- 上一篇:旅游管理人才需求及培養思路
- 下一篇:高校旅游管理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