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

時間:2022-02-15 02:02:11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

[摘要]近年來旅游行業已經順利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社會對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應該結合新形勢,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進行改革。本文就目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以期促進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國普通民眾的基礎性物質條件在不斷地改善和優化,休閑娛樂生活方式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在這種新形勢之下,我國的現代旅游產業發展迅速。從目前的相關資料調查顯示,我國旅游產業處于良好的狀態,并且仍然處于上升趨勢。作為旅游相關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才能夠保障和支持旅游產業的發展。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與市場需求結合不夠緊密。據畢業學生與合作企業反映,旅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旅游行業,一般還要經歷一個培訓階段才能上崗,這往往是由于教學模式沒有能夠與市場需求結合。旅游部門制定的旅游業未來發展規劃中并沒有明確提出與教育相關的計劃和模式,教師在進行教育模式選擇時沒有明確的方向,缺乏整體規劃,影響了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致使旅游專業學生入職以后才發現自身水平不符合市場要求。(二)課程體系不夠合理。我國旅游行業發展迅速,仍然缺乏大量的旅游方面專業人才。目前高職院校在教學模式上存在明顯的滯后問題,也造成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現象。首先,我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歷史普遍不長,很多相關專業都是從其他學科衍生而來,自身缺乏設計性,還存在一些院校因科設課、因師施教的情況。其次,人才培養目標不夠確定,實踐方面的內容與技術培訓不夠完善。在旅游專業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會把重點放在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對演講、人際溝通、寫作等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容易缺乏實踐能力,無法真正適應行業的要求[1]。(三)缺乏先進的教學手段。一些職業院校由于資金不足造成教學設備的更新較為緩慢,學校甚至缺乏基本的多媒體教學設施。還有一些學校里,多媒體智能模擬教學的輔助設備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造成旅游管理專業部分實用性很強的這類課程,大部分教師仍然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依賴于課堂講授,教學手段單一和落后,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無法從更感性和全面的角度去接受知識。(四)封閉式管理體制,缺乏共享與互動。由于在校工作時間相比中小學教師沒有明確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之間進行教學經驗交流溝通的機會相對較少。而高職院校之間,師資的交流與聯合辦學的情況也比較少見,這阻礙了信息的交流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另外,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和旅游企業之間缺乏合作實踐的溝通渠道,使得市場和企業的需求無法第一時間傳達到基層教師的教學中,造成學與用的相對割裂。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水平提升的對策

(一)加強校企合作職業技術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應該就是實踐教學,這也是旅游人才培養的基礎,因此應該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從校內認識崗位到校外跟從崗位和企業實習,多種方式聯合進行綜合教學,分層實踐教學,逐層提高學生的旅游知識與能力。在校內識崗階段,就是第一學年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應該合理設置課程,對課程進行專業化改革,并且在課程中運用信息化和現代化技術進行實踐,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在第二學年可以通過未來崗位方向來設置課程,比如導游、景區、旅行社等方向,由淺入深,讓學生全面了解自身未來可能就業的崗位和方向。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自我素養方面,教師可以按照企業職業能力和素養設置課程,可以采用跟崗實踐,給學生提供實踐周或者寒暑假期間安排學生去企業實習。采用學徒制讓老員工帶實習生,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對崗位的認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真正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種跟崗實習能切實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跟崗實習來認識到自己在跟崗過程中的問題,發現自身在專業知識方面存在的缺陷,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3]。(二)加強實踐教學比重。通過企業這條紐帶來幫助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滿足學生對專業化的要求。也可以邀請旅游行業的管理人才定期在院校開展講座,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旅游企業的相關項目實施和規劃,這樣更有利于校企雙方的長期合作和發展。旅游企業可以增加對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資金的投入,改善學校旅游實踐條件,為提高教學水平出力,從而使高職院校將來為企業可以注入更多的人才。在制定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計劃時,應當進行彈性設置,把學生盡量安排在合理的時間段內,讓學生在實習和實踐時能真正體會到旅游行業的真實狀況。(三)加強考核與培訓,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器材與多媒體的利用率對于已經購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高職院校,應當把使用課程相關教學器材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納入到課堂教學考核的范圍之內,從而有效地提高先進教學手段使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比重。另外,學校也應該定期對教師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使用情況進行培訓和考核,使教師真正掌握多樣化與前沿的教學手段。(四)加強信息交流共享,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師資水平。要提高學生旅游方面的知識水平,對教師自身的旅游專業知識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高職院校要加強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培養,強化校企合作,產學研究。可以讓學校旅游管理專業部分教師到旅游企業進行鍛煉,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脫離旅游行業實際的現狀。讓所有教師都能夠了解到新形勢下旅游行業時刻發生的變化。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必須時刻對自己保持較高的要求,不斷學習新的旅游相關知識,提高自身內在涵養,不斷優化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水平。同時學校還可以招聘旅游企業的專家或者培訓師到學校開展講座、培訓,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五)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教學改革離不開一套完整和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其能夠衡量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盡快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尤其是實踐考核體系,以保證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明確化、時效化,最終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效果。在建立實踐考核體系時,可以重點設置學生現場模擬考試方式,以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同時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必須成為考核評價體系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夠鼓勵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與學的共贏。另外,學生是考核中的重要對象,需要他們及時對最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教師也需要通過學生反饋的內容,不斷地對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行優化,以促進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改革。

三、結語

隨著旅游行業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針對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當順應時代潮流、了解市場需求,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才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娜.旅游管理專業實踐型教學改革模式的創新研究[J].長江叢刊,2018,(11).

[2]胡順利.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1):61-63.

[3]劉小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454.

作者:安琦 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