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融入鄉情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31 10:52:14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融入鄉情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更好地開展國情教育,將鄉情教育融入教學是一個比較有效的途徑,這也是大學生了解地方現狀的重要途徑。通過鄉情教育,大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以后服務家鄉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鄉情教育中,教師需要從各方面豐富教學內容,如地理文化、鄉土風情以及歷史文化等。通過這些層面的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促使他們在地方文化保護和鄉村建設中貢獻力量。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需要學生具備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知識方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不僅要了解中外文化知識,還需要掌握與目的地相關的知識;在技能方面,學生只有掌握地方文化,才能更好地為游客講解本地文化;在情感方面,學生只有了解地方文化,才能對當地產生感情。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大興安嶺地區的鄉情教育,對學生將來“講好興安故事”,做“興安好導游”意義重大。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也有可能從事研學旅行工作,無論是引導學生了解鄉土、鄉情,還是引導學生了解縣情、市情,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應掌握大興安嶺地區的鄉情。另外,研學旅行的開展離不開對地方文化的挖掘,地方文化也正是鄉情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需要有豐富的教學內容,而鄉情教育則是理想的內容選擇。為使學生對大興安嶺地區的地方特色有更詳細的了解,開展大興安嶺地區鄉情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大興安嶺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如其中包含的革命精神,能在鄉情教育中激發學生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從而為大興安嶺地區培養更加優秀的旅游管理人才,進一步推動大興安嶺地區旅游事業的發展。
二、對大興安嶺地區鄉情的挖掘與分類
從本質上說,鄉情教育是將地區的鄉土現象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教學中,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受到教育。分析眾多學者對鄉情教育的解讀,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一個共同點,即學生通過了解周圍的人、事、物,能對周邊的環境和文化有充分了解,進而加深學生對鄉土的熱愛,使學生主動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本文所說的鄉情教育主要是基于大興安嶺地區的鄉土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其中包括大興安嶺地區的氣候、水土、風景、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內容。一般來說,鄉情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自然環境,其二是人文社會。前者指的是氣候、地貌、水土、生物、礦產等方面的內容,后者指的是與人密切聯系的行政區劃、人口分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經濟、政策等內容。在對大興安嶺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資料收集后,筆者將大興安嶺地區的鄉情分為八種文化,分別是:
(一)大興安嶺的森林文化
大興安嶺地區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山脈東北坡,是中國最北端的地級行政區,擁有中國最北的山、最北的水,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1]。其管轄區域總面積8.3萬平方千米,一望無際的森林,孕育了獨特的森林文化。
(二)旅游歷史文化
由于大興安嶺海拔高,位置遠,人們對大興安嶺的了解較少。大興安嶺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因此,開發大興安嶺地區的歷史文化,可以從歷史文化的演變和歷史故事等方面著手。
(三)旅游山水文化
大興安嶺山地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東北起自黑龍江南岸和額爾古納河,南止于赤峰市境內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是我國著名的山地。山脈長達1400千米,寬約200千米,面積約32.72萬平方千米,海拔1000—1600米,最高可達2000米。大興安嶺山脈的山體比較渾圓,山脊不夠明顯,山頂緩平,正因如此,大興安嶺的山勢雖少陡險之處,但更顯渾厚雄壯。大興安嶺的水資源極為豐富,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8條,區內河流以大興安嶺和伊勒呼里山為分水嶺,分成黑龍江水系和嫩江水系,河流總長4410千米。在教學中,這部分內容的講解主要包括大興安嶺山水的審美價值、大興安嶺的水景觀,以及神奇的天象如北極光、極晝等。
(四)旅游聚落文化
根據大興安嶺的行政區劃分別介紹大興安嶺的主要的城市和旅游名鎮、名村。
(五)旅游建筑文化
根據大興安嶺的地域特色,將大興安嶺地區的建筑分為歐式建筑、木克楞式建筑、板夾泥房和北方傳統民居。
(六)旅游宗教文化
宗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大興安嶺的歷史因素和現有宗教建筑將大興安嶺的宗教分別進行介紹。
(七)旅游飲食文化
大興安嶺地處邊疆,是幾個少數民族的世居地區,多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包容,兼收并蓄,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南腔北調的人們,在參與大興安嶺開發建設的過程中,也帶來了自己家鄉的特色飲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興安菜。地道的興安菜其實是吸取魯、川、粵菜之精華,同時融合了鄂倫春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風味,借鑒了俄羅斯風味的做法,利用大興安嶺特產原料,講究火候與烹調技法,以燉、燒、烤、醬、扒見長,口味醇厚,香濃味重。大興安嶺飲食文化分為大興安嶺特色飲食文化、冰雪飲食文化和大興安嶺綠色食品文化。
(八)旅游民俗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興安嶺多干燥天氣,天高氣爽,氧氣充足,所以這里的人大多粗獷豪放、熱情開朗、心胸開闊。除此之外,勤勞勇敢、質樸善良、熱愛生活、幽默風趣、崇尚健康也是大興安嶺人的特點。大興安嶺民俗文化包括大興安嶺的民風民俗、奇特的習俗和少數民族風情。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融入大興安嶺地區鄉情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地方旅游品牌
大興安嶺地區位于我國最北方,面積8.3萬平方千米,地域面積廣大,有獨特的地方傳統文化,如歷史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這些文化內容,促使學生深入挖掘大興安嶺地區的地方文化,進而打造大興安嶺地區旅游品牌,進一步傳播大興安嶺地區的文化。
(二)轉變教學思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跟上旅游市場的發展,高職院校要創新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方案,使學生對大興安嶺地區的旅游資源有充分的把握[2]。在創新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時,教師需要針對大興安嶺地區的地方特色進行規劃、設計,利用好大興安嶺地區的位置優勢,充分展示其旅游特色資源,將最新的旅游資訊呈現給學生,確定全面的人才培養機制[3]。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明確學生的就業方向、學生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而圍繞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特色課程體系,將大興安嶺地區的文化融入旅游管理課程教學中。
(三)深化校企協同,共建地方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與當地的企業合作開展鄉情教育。校企合作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校企協同辦學的模式中,學生可以在實訓課中檢驗自己學到的知識,也可以為學生搭建旅游實習平臺,讓學生盡早接觸旅游工作崗位,提升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
四、結語
在鄉情教育中,讓學生對大興安嶺本土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增強學生保護地方文化的責任感,同時讓文化熏陶滋養學生,使學生明白國家、民族或地區在其發展過程中積淀的地方文化是不可替代的。
參考文獻
[1]孫明學,走進大興安嶺[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1.
[2]郭麗.地城性文化特色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研究——以廣東省云浮市為例[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1)27-30.
[3]崔英方.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文匯,2019(12)11-1116.
作者:肖瓊花
- 上一篇:高校實驗室環保存在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高校有機化學如何滲透課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