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時間:2022-09-26 10:16:01
導語: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制度的改革,中國旅游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日益完善的今天,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已成為當務之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是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措施,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和提高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現狀和問題,提出了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具體路徑。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核心素養;高職院校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旅游產業逐漸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旅游人才嚴重短缺。新旅游業態下,旅游業需要大量具備旅游知識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高職院校在培養旅游人才時,不僅要注重旅游人才專業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旅游人才人文素養的培養。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中,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學習一些簡單的、零碎的知識點,很難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很難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以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教師應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了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提出要改進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職業院校要不斷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協同育人。因此,職業院校必須把培養旅游人才核心能力與國家人才培養方向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旅游人才的專業素質,使其在語言能力、自律能力、責任心、誠信意識、計算機應用能力等方面具備基本素質,以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第一,部分高職院校偏向培養旅游產業經營人才,輕視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餐飲、酒店、交通等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也逐漸發展壯大,共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社會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開展旅游教育都是從旅游業的經營管理入手,忘記了旅游教育的初衷,這不利于旅游教育的長遠發展。從旅游教學的角度來看,旅游文化、旅游心理、旅游資源是旅游教學的重要內容,對這些內容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部分高職院校這些內容的課時不足,部分學生學習功利性強,這不利于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第二,知識點繁雜零散,教育方式有待完善。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是綜合性的課程,涉及地理、經濟、文化、歷史、建筑和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學生需要學習多門課程,對旅游景區的旅游價值、經濟價值、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深入的分析。因為教學時間有限,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又比較多,內容較雜,教師只能對重點知識進行講解,無法對個別學科的知識進行深入的解讀,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復雜而分散,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學習效果不佳。當前高職院校旅游教育注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知識的整合,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師需要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調整優化,整合課程知識,建立有序、系統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建立旅游思維,培養學生的旅游管理意識。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改革創新教學評價方法,以提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效果。
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程設置方面。高職院校開設的實訓課程比例偏低,還存在調整優化的空間。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采用“2.5+0.5”模式,即實踐性課程僅占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總課程的六分之一,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實踐課程中,僅能掌握一門基本的、簡單的技能,完成一項簡單的任務,學生的職業素養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以后的職業發展。第二,教學評價方面。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學評價標準較為單一。從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社會評價三個維度來看,真正認同評價體系,能夠用評價結果指導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只是少數,較多的高職院校更注重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制訂和完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評價標準,使之更好地適應時代和行業的發展趨勢。第三,校企合作方面。部分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單一,如專家講課、學生實習這樣的模式,人才培養效果不佳。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無法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學校很難培養出具有職業核心能力的旅游人才,培養出的人才的專業能力與旅游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難以滿足當今旅游業的需要。
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人才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主要包括專業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評價體系,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對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進行探索。第一,對接行業標準,建立核心素養體系和旅游職業規范,提出職業素養要求,建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基本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核心能力為標準,建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核心能力教育體系和專業標準,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使其充分適應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到行業企業對高職院校教育的作用,將由學校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推動企業和學校協同發展。第二,貼合高職院校實際,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開發特色旅游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具和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認識到知識在未來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應用。過去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性教學課程較少,學生主要通過課堂進行學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使學生充分消化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因此必須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實際情況,調整課程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行業緊密貼合,多開展實踐性課程。此外,要開發特色旅游教材,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第三,加強校企合作,堅持學以致用,創新教學方式,不斷總結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和新型學徒制的經驗,并通過校企合作,不斷完善素質教育體系,不斷更新素質教育培養模式,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師培訓體系,引進業務專家,組建高水平的專業教學團隊,開設專業的培訓課程,借鑒國外學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定期選派骨干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深化產學研合作,架起企業與高校間的橋梁。綜上所述,部分高職院校在培養旅游人才時,忽視了人文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影響,教學知識體系不完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應完善高職院校知識體系,優化人才培養和教學方法,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優秀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偉毅,顧至欣,龔瑋,等.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主題+”文化設計與職業院校文化育人實踐:以南京旅游職業學院專業文化藝術節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5):1-5.
[2]陳碩.“立德樹人”理念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當代旅游,2020(16):90-91.
[3]彭紹春.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初探[J].文存閱刊,2021(14):97-98.
[4]邢艷華.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實踐探究[J].福建茶葉,2019(10):111.
[5]韓絮.基于“立德樹人”理念餐飲管理專業教育的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0):72-73.
作者:李歡
- 上一篇:網絡技術與科技期刊數字化發展優勢
- 下一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具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