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作用論文

時間:2022-08-07 10:19:00

導語: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作用論文

摘要: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需要高校、科研機構、政府和中介組織等多種主體的積極參與、合作,也需要健全的政策、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需要鼓勵創新、保護創新、有利于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介紹我國的國家創新體系的狀況,分析了國家創新體系構成要素(即官、研、學、金)在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國家創新體系;企業;科技創新

1我國國家創新體系

國家創新體系構成要素是指參與創新活動的各類個體和社會組織。就我國現階段而言,主要包括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務機構等,其中政府、企業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而且應該是科技創新投入的主體;政府主要為科技創新提供政策保障;中介機構和金融機構等構成科技創新的服務、支撐體系。

科技創新的自身特點決定了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構成科技創新主體。

2“官、研、學、金”在企業科技創新的作用

“十一五”期間我國明確提出“企業要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然而,中國眾多企業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真正確立起自主創新能力,正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創新先天不足,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創立絕大多數是基于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一種創新投資行為,盡管它開始規模較小,但是確實是基于技術上的領先,而中國眾多企業的創立是基于原計劃經濟環境下的一種公共投資行為,幾乎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其次是創新投入不夠;第三是創新把握乏力,對于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的積累就無法把握和駕馭創新戰略。怎樣解決上述問題,有以下幾點:

2.1政府的作用

政府部門在科技創新中占有重要的角色。政府大力投入資金到基礎部門的研究,基礎研究是一切創新的前提。有了基礎研究才能到應用研究以及開發研究。例如:量子力學——核裂變、核聚變——原子能反應堆工作原理就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一個循環過程。另外,政府通過制定科技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專利政策、法律條規等為科技創新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環境,保證科技創新活動的有序、規范的實行。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政府在國家創新系統這個網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著指揮者和協調者的角色,是自主創新的重要組織者。政府部門在自主創新體系中的重要職能是營造自主創新的氛圍,制定優惠的政策,為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支撐,完善創新的投入機制,并為創新提供優質的后勤服務,為自主創新打造平臺。政府的這種推動作用還體現在對本地企業的支持上,企業則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導下,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發和推出新產品、新工藝、開發新市場等,依靠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獲取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政府與其他組織、機構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直接控制的關系。

2.2“產、學、研”相結合

“產、學、研”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高校和研究院與企業的基礎社會職能不同,前者是知識和技術產品的供應者,后者是需求者,我們要加強這三者的聯系。這些年來一直持續不斷的進行“科研單位向企業轉化”為主要的科技體制改革,但是我國科研的主要力量還是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院。使得高校、研究院所開發的產品引用到市場變成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技術創新的最終歸宿也在于市場,企業的最終目的在于通過創新獲得競爭優勢,在于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獲得超額利潤。以雙匯集團為例,雙匯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總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總資產60多億元,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序中列154位。

雙匯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創新型企業,積極與高校、研究院等建立聯系,通過實行企校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技術優勢,將他們的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雙匯集團還在2000年時聘請清華大學中科院院士趙玉芬教授擔任雙匯集團技術名譽顧問,而且雙方簽定了關于共同組建生物技術研究所、加強校企合作的技術協議書。

2.3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的作用

金融、中介組織既可起到溝通作用,從中將擁有各類創新資源者銜接在一起,也可以自己擁有的知識直接為用戶服務。金融、中介組織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應起著粘結功能,其服務范圍非常廣泛,最為直接的是提供科技成果和技術咨詢服務機構、人才中介機構,管理咨詢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各類評估機構、信息服務機構和各種行業協會,還有許多中介機構提供法律、財務管理等其他服務,構成技術協同創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網結點。

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中,技術創新逐漸成為各創新行為主體基于各自利益追求的經濟行為。相應需要金融、中介組織取代部分傳統的行政行為。國家對各類金融、中介機構,要作為政府宏觀調控技術創新的有力工具大力扶持,政府的創新政策制定與執行,要緊密地依靠和有效地利用金融、中介機構,賦予其法律地位,實現政府與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并逐步向以市場機制調節為主。

3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研究

3.1政府引領企業創新方向

政府在推動自主創新過程中,要根據國際變化的具體情況,緊密結合當前的科技發展態勢,科學地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技術發展戰略,確定戰略性、前瞻性技術領域。通過選擇不同時期的重點產業領域,選擇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創新戰略,有針對性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關鍵行業和關鍵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并帶動其他行業和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能礦資源貧乏、人口稀少迫使芬蘭只能強調以科技投入來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大力發展智力密集型經濟為此,芬蘭政府在1980年代初就提出以科技開發為核心的科技興國戰略,實行國家和企業共同投資進行研究開發,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2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

首先,要創建必要的基礎條件,比如建立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以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其次,要借鑒日本政府的經濟資助與協調組織經驗,以及美國政府的收購、合作等支持做法,充分發揮政府協調組織功能,優化配置資源要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積極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其三,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如對發展新興產業和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實行稅收優惠等。同時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完善金融市場,開辟多種融資渠道,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條件。

3.3積極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

一是按照先進的信息管理模式有計劃分步驟地建立國家和地方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統。用加強海外人才引進與創業的公共服務工作,實行靈活多樣的留學回國人員工作方式等辦法吸引海外創新人才到國內創業;二是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利用各種條件,采取多種方式,諸如出國學習、專項培訓等,大力培養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領頭人;三要重視發揮現有科技人員的作用。既要搞好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又要建立鼓勵他們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例如建立生產要素的勞動力和技術成果折股分紅制度,形成強有力的技術創新利益引導機制,以充分調動現有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四是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科技園區、孵化器等為基礎,支持科技人員將科技成果商品化或創辦高科技企業。

3.4要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鑒于目前我國產學研受體制等因素的制約,造成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的狀況,要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發揮政府的協調組織功能,鼓勵和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結合,建立富有我國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在具體組織實施上,可以考慮高校和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建科技創新中心等,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咨詢、技術診斷,共同實施科技開發,以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可以由企業委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進行科技開發;還可讓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領辦、承包現有企業,促進科技力量向經濟主戰場的轉移。

3.5對基礎研究給予財政支持

一是要加大對創新的投入,如基礎研究、戰略性研究項目和教育的投入;二是改變現行的由承擔單位提供配套資金的做法,改為政府對企業的創新項目給予補貼;三是對于增加研究開發投入的企業、對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企業、對產學研合作等給予稅收優惠。對于高技術企業應減收增值稅,對于非營利機構要減免非經營資產轉為經營資產的國有資產占用稅和所得稅,以推動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的改制。政策的永久化也有助于鼓勵私有企業增加研究與試驗的投入。

3.6加強企業自身建設

企業建立研究開發機構,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凝聚創新人才,增強創新能力。形成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培育創新型企業500強。推動在若干重點領域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產學研結合,構建和完善技術創新鏈。

3.7完善金融、中介機構建設

促進科技與金融的緊密結合,加快構建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活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強創新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要克服部門壁壘和地區壁壘,培育一批能夠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有效服務的獨立中介機構,引導各種社會團體和組織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各種專業服務。要廣泛開展對自主創新的宣傳,加大對開展自主創新的企業和企業技術人員的精神獎勵,提高企業技術人員的待遇。

參考文獻

[1]李端妹等著.科技管理研究[J].加強“產、學、研”相結合,促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2007,(8).

[2]吳厚平.搭建三大平臺鋪就高校科技創新通道[J].中國高等教育,2007,(11).

[3]王宏杰,祝春紅.雙匯集團科技創新管理的成功經驗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7,(3).

[4]王勇,杜德斌.芬蘭科技創新之路及對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啟示[J].經濟地理,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