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革命對企業管理影響論文
時間:2022-08-10 11:07:00
導語:現代科技革命對企業管理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世界正在進行著一場信息革命,企業管理已發展到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階段。本文介紹了現代科技革命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分析了現代科技革命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影響及對管理者素質的要求。
[關鍵詞]現代科技革命企業管理人才素質現代管理技術
一、前言
現代科技革命的內涵及時間上如何劃分等,至今尚有不同說法。美國阿爾溫·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書中認為,人類歷史上經歷了兩次文明浪潮:農業社會和工業文明時代。美國預測學家奈斯比特在其《大趨勢》一書中,將工業社會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紡織機械化和煤炭煉鐵、蒸汽機和煉鋼技術、電動機和內燃機、電子技術階段。除此之外,還有二次產業革命論、三次產業革命論、四次產業革命論等提法。以美國科學家科塔萊克為代表的四次產業革命論,認為前兩次產業革命與三次產業革命論基本一致,將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核技術、計算機、半導體等一系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視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把新出現的科技與產業發展高潮視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本人基本贊成科塔萊克的觀點,只是第四次產業革命應該是當今的光電子、激光、千億次大型計算機、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盡管各種說法不盡相同,但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次革命稱之為現代科技革命。
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
1.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緊密結合
科學革命側重于自然科學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技術革命則是強調改造客觀世界的手段的改進和更新。歷史上的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往往是是相互分離的。比如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大大早于蒸汽機理論即卡諾循環理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當今是科學與技術高度滲透的年代,例如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如計算機,就無法從事科學理論研究。再如生物工程不僅是一個技術方面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科學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
2.科學與生產一體化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沒有單獨的科學活動,一些簡單樸素的科學知識直接來自于生產活動,隨著生產活動的專業化和分工的出現,科學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二者距離越來越大,到20世紀中期,科學出現工業化、群體化的趨勢,對生產的依賴日益增強,一方面,科學成果的獲得往往取決于能否生產出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另一方面,科學成果能夠很快轉化為生產力,出現了科學與生產新的一體化。
3.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這是區別于以往任何一場科技革命的標志?,F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說是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革命,這場革命的實質不是減輕人的體力負擔,而是人腦的延伸,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現代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詞的出現無不說明這場革命是對社會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的信息革命。
三、企業管理中的科技革命
1.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管理是協作勞動生產的。馬克思說:“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這里的指揮就是管理。從樸素的管理思想到現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理論的發展與科學技術革命一樣經歷了傳統管理、科學管理、現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個階段。傳統管理階段是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世紀末,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就是企業資本所有者,一切憑經驗辦事,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科學管理階段是從20世紀初至40年代,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出現了單獨的管理者階層,對過去積累的管理經驗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二戰后,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企業管理進入了現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學說有馬斯洛的“需要學說”、赫茨伯格的“雙因素學說”、麥格雷戈的“X學說”,還有后來的Z理論和權變理論;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業管理進入了最新階段——信息管理階段。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飛速發展,帶來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巨大變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是信息加工傳遞的過程,所有管理活動都是基于信息的管理。GarterGroup咨詢公司總結了MRP(制造資源計劃),提出了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近年來,諸如客戶關系管理(CRM)、業務流程再造(BPR)、物流與供應鏈管理(SCM)、知識管理、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管理理論已應用于管理實踐。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被多數企業重視并付諸實施,信息化的實質就是以信息技術等手段支持的企業管理革命。
一些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杰克·韋爾奇,1981年接任通用電氣公司第八任總裁,在20年的通用領導生涯中,韋爾奇提出了無邊界行為等200多個管理名詞概念,推動通用公司各類主要指標達到兩位數增長,連續四年被《財富》評為“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連續四年被《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1979年,在一次管理會議上摩托羅拉執行總裁ArtSundry拍案而起:“摩托羅拉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低劣!”Sundry提出了6σ質量管理法,當絕大部分美國公司還在認為質量會浪費美元的時候,摩托羅拉率先認識到提高產量、提供最佳產品實質上會降低成本,隨著流程質量的優化,質量管理投入轉化為每年最低限度8億到9億美元的巨大回報。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大膽創新,打破舊的業務流程模式,進行海爾業務流程再造,此舉加速了海爾國際化進程,在十幾年的市場競爭中,海爾立于不敗之地,歸因于先進的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法,人們稱海爾的各種管理方法為“海爾模式”。
2.現代科技革命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之一就是與生產形成一體化,新的理論不斷應用于生產活動,企業管理對企業生產活動起到監控、協調和指揮作用。歷次科技革命使企業規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再走向集團化、國際化,企業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導致企業管理不斷隨之相適應,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更新是管理者從現場退至后方,從局部管理到全局管理,從手工管理到辦公自動化。新一輪企業技術創新浪潮推動了企業管理向職業化、知識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其原因在于:現代科技革命使得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化,促進了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導致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技術創新勢在必行,技術創新必將推進管理創新。
現代科技革命縮短了科學與技術的時滯,加速了企業生產與科學一體化的進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學理論,只要它正確地概括了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通過某些中間環節或中介,很快就能運用于生產實踐,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茖W與技術的短時滯要求管理思想的解放與創新,一些舊的管理模式、經驗阻礙了生產,就必須吸收和借鑒新的管理思想,避免管理者之間的管理思想“代溝”。
現代科技革命使企業的資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和知識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而日益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資源,加速了企業管理由原來對物的管理轉向對人的管理,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具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正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企業資源結構的變化要求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
現代科技革命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方式。生產過程趨于復雜化、自動化、連續化,過去關于生產管理的方法已不適應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要求。計算機控制的生產過程使得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特點日益明顯,柔性制造、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等生產方式使得制造和管理貫穿在一起,大量尖端技術的運用加速了企業管理自動化的進程。
四、結束語
現代科技革命不僅對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對企業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智能結構、思維方式、品格等方面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管理者應該具備如下能力:
第一,高度的復合能力。現代科學技術出現的綜合化的發展趨勢,不同科學之間存在著滲透,交叉科學不斷涌現,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不僅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不僅要了解某個行業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第二,敏捷的思維和創造力。企業生產活動、經營環境等因素千變萬化,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管理工作就會停滯不前,敏捷的思維是創造力的前提,豐富的知識是創造的保證。第三,富有協同精神。協同就是合作,協同不僅用于管理領域,也用于科技工作中,如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協同已成為當今一門科學——協同學。管理者應該研究這門科學,加強協同精神的修養,錘煉精湛的管理藝術,推進企業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 上一篇:企業知識管理應用論文
- 下一篇: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