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快遞公司在我國的競爭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8 09:10:00

導語:外資快遞公司在我國的競爭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資快遞公司在我國的競爭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外資速遞公司在中國的競爭戰略與成功經驗。

[關鍵詞]市場;外資速遞公司;競爭

1中國速遞市場中的外資速遞公司

經過2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受中國加入WTO時所承諾的開放外資進入中國速遞市場的影響,以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天地快運(TNT)以及中外運—敦豪(DHL)為代表的外資速遞公司迅速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他們憑借各自擁有的強大的運營網絡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這些國際速遞巨頭在中國市場的年增長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成為國有的郵政速遞公司及民營速遞公司的最強大的競爭者。據統計,四大國際速遞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總數已超過250家,網絡覆蓋城市超過600個。

2外資速遞公司在中國市場中的競爭戰略

2.1清晰的市場戰略目標

在市場定位方面,以四大國際速遞巨頭為代表的外資速遞公司盡管風格各異,但均有明確而清晰的定位,如FedEx借助強大機隊力量,力圖實現“無所不包,全面發展”;UPS則宣布“我們將致力于全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TNT則要“在全球快遞、貨運、物流領域誕生一個新的權威”,其一方面倚重汽車物流市場,另一方面向企業物流市場進軍,推出“直復營銷”業務;而DHL希望能成為“世界范圍內郵件通信、包裹快遞、物流及郵政服務領域中的領頭羊”,目前其37%的中國市場占有率仍令對手們難以超越。

2.2差異化的產品競爭戰略

在清晰的定位下,外資速遞公司紛紛調整各自的業務結構。自2007年5月28日起,FedEx正式進軍國內快遞市場,在9個城市推出次日達限時業務和隔日送達服務;2008年1月,UPS面向國際發貨人推出無紙化發票和國際回郵兩項新業務,成為第一家在多達98個國家和地區向客戶提供國際無紙化運輸選擇和退件服務的包裹遞送公司;中外運—敦豪(DHL)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眾多獨具特色的領先快遞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DHL進口到付、DHL定時特派、DHL珍寶箱和小珍寶箱,以及DHL重寶箱等服務產品深受客戶的喜愛。

2.3發展戰略的適時轉變

為全力爭奪市場,以四大國際速遞巨頭為代表的外資速遞公司在中國的發展重點已經發生了三個顯著的轉變:一是業務重點由國際業務轉向國內業務;二是市場開發重點開始向二三級城市滲透;三是客戶開發重點由跨國公司向中小企業滲透。為此,國際速遞巨頭們以強大的品牌優勢來帶動市場開發,如UPS不僅成為奧運贊助商,還積極舉辦中小企業創新競賽;FedEx則進行國內限時遞的推廣與宣傳,并贊助國家羽毛球隊,為謀略中國市場,FedEx還退出日本中部市場,而加快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建設大型、國內航空轉運中心,加快“雙中心”步伐;DHL已成功收購金鷹貨運,另出資4600萬元收購中外運速遞,并將在浦東建北亞中心。所有這些表明,四大速遞巨頭正在通過適當的戰略措施以積極布局中國速遞市場。公務員之家

3外資速遞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成功經驗

3.1發達的服務網絡與集中戰略的實施

從進入中國市場到今天,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天地快運(TNT)以及中外運—敦豪(DHL)等外資速遞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國的網絡建設。在中國速遞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他們首先選擇與中外運集團合資的形式,利用中外運的國內網絡,加上自身的優勢資源與郵政EMS等本土速遞公司展開競爭。其次,他們把市場競爭的重點放在業務量最為密集的地區(集中戰略),即外商集中的沿海和中心城市,避免了不必要的損耗和成本,并都確立了清晰的市場角色。盡管外資速遞公司在中國的網絡發展仍受到來自地方的抵制和有關部門的限制,但近年來,DHL、UPS、FedEx、TNT等國際速遞巨頭的分公司和點已開始從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延伸,從一級城市向二級城市擴展,覆蓋的城市數大幅度增加。

3.2成本領先戰略的成功運用

外資速遞公司為了與中國競爭對手爭奪客戶,在市場上采取了低價競爭的戰略,之所以能長時期維持這種低價水平,是因為他們有著雄厚的競爭實力和正確的市場發展戰略。外資企業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以及精干的機構和素質較高的員工,使他們贏得了該行業最低的成本,為降低價格提供了相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