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現代企業標桿管理應對策略

時間:2022-01-14 10:32:00

導語:略析現代企業標桿管理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析現代企業標桿管理應對策略

摘要:概述了標桿的內容:產品標桿管理、過程標桿管理、管理標桿和戰略標桿管理。分析了標桿管理的對于現代企業的作用與影響,標桿管理的實施步驟以及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標桿;標桿管理;現代企業

一、標桿管理的內容

標桿管理的基本環節是以最強的競爭企業或那些行業中領先和最有名望的企業在產品、服務或流程方面的績效及實踐措施為基準,樹立學習和追趕的目標,通過資料收集、比較分析、跟蹤學習、重新設計并付諸實施等一系列規范化的程序,將本企業的實際狀況與這些基準進行定量化評價和比較,分析這些基準企業達到優秀績效水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選取改進本企業績效的最佳策略,爭取趕上和超過對手,成為強中之強。標桿管理方法蘊含科學管理規律的深刻內涵,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知識管理中追求競爭優勢的本質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實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根據標桿管理的內容的不同層面將其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產品標桿管理、過程標桿管理、管理標桿管理、戰略標桿管理。

1.1產品標桿管理

這種標桿管理的重點是產品,它首先確定以競爭對手或相關企業的某種產品作為基準,然后進行分解、測繪、研究,找出自己所不具備的優點。產品標桿管理是一種采用最早、應用最廣泛的標桿管理。如前所述,1979年,美國施樂公司就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進行了產品標桿管理。柯達公司的格里?安吉利先生認為好多人都把對產品的標桿管理視為初等生物學,即僅僅是解剖青蛙看看內臟,這是不正確的。他認為產品標桿管理更像考古學,因為要通過文物的挖掘來確定它的文化價值。也就是說,工程師們在對競爭產品觀察、拆裝和研究之后,不僅應該指出產品的設計特點和裝配工藝,還要能以此了解顧客對產品的新需求,以及競爭對手滿足顧客要求的新方法。

1.2過程標桿管理

過程標桿管理是通過對某一過程的比較,發現領先企業賴以取得優秀績效的關鍵因素,諸如在某個領域內獨特的運行過程、管理方法和訣竅等,通過學習模仿、改進融合使企業在該領域趕上或超過競爭對手。營銷的標桿管理、生產管理的標桿管理、人力資源的標桿管理、倉儲與運輸的標桿管理等均屬此類。過程標桿管理比產品標桿管理更深入、更復雜。要企業重新設計并應用一個過程,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而且由于企業文化、員工情緒等的影響過程標桿管理的實施并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因此,在進行過程標桿管理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制約因素,以保證最后結果的有效實施。

1.3管理標桿管理

通過對領先企業的管理系統、管理績效進行對比衡量,發現它們成功的關鍵因素,進而學習趕超它們的標桿管理。這種標桿管理超越了過程或職能,擴展到了整個的管理工作,比如對全公司的獎酬制度進行標桿管理,它涉及到如何成功地對不同層次、各個部門的員工進行獎酬的問題。

1.4戰略標桿管理

從一般意義上說,戰略標桿管理主要考察企業如何競爭。戰略標桿管理是比較其他公司或企業所做出的戰略選擇和部署,目的是為了搜集信息,改進自己的戰略規劃和定位。短期和長期目標的確立可以算做是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以上四種標桿管理各自具有不同的側重點,能提供不同類型的情報。產品標桿管理所提供的情報一般最為準確和具體,但情報的壽命也最短。戰略標桿管理卻是另一個極端,它提供的情報屬于戰略性的,準確程度不是很高。

二、標桿管理的作用與影響

標桿管理之所以能引起各大企業的如此重視并風靡于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實效。標桿管理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可行、可信的奮斗目標,以及追求不斷改進的思路,是發現新目標以及尋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1標桿管理是企業績效評估和提高績效的工具

標桿管理是一種辨識世界上最好的企業實踐并進行學習的過程。通過辨識最佳績效及其實踐途徑,企業可以明確本企業所處的地位、管理運作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制定適合本企業的有效的發展戰略。

標桿管理通過設定可達目標來改進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目標有明確含義,有達到的途徑,可行、可信,使企業可以堅信績效完全有辦法提高到最佳。

2.2標桿管理是企業持續改進的工具

研究表明,標桿管理可以幫助企業節省30%-40%的開支,為企業建立一種動態測量各部門投入和產出現狀及目標的方法,達到持續改進薄弱環節的目的。

2.3標桿管理是企業戰略制定的工具

競爭者可能維持某種現狀,通過標桿管理,企業有可能發現和應用適合本企業的新戰略,超越競爭者。

2.4標桿管理是企業增進學習和增長潛力的工具

企業可以通過標桿管理方法,克服不足,增進學習,使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樹立基準,可以幫助企業員工增強信心,相信本企業還有更好的競爭手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任何企業都有可能將注意力集中于尋求增長的內在潛力,形成固定的企業文化。通過對各類標桿企業的比較,不斷追蹤把握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從而能更好地滿足最終用戶的需要。

2.5標桿管理是企業實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工具

標桿管理是任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企業要想知道其他企業為什么或者是怎么樣做得比自己好,就必然要遵循標桿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標桿管理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且變化迅速,不同企業的標桿管理者已經和正在結為一體,形成知識網絡,相互體驗標桿管理的方法以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標桿管理通過對企業產品、服務及工作流程的系統而嚴格的檢驗,達到工作的高度滿意,進而產生巨大成就感。

三、標桿管理的實施

3.1標桿管理的實施步驟

標桿管理的實施步驟一般可以概括為圖1所示:

標桿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方法,是面對管理實踐的。因此,標桿管理有一整套邏輯嚴密的實施步驟,其基本步驟如下:

(1)確定標桿管理的主題。這個主題可以是企業、產業和國家層次最關心的問題或最關鍵的競爭力決定因素,如企業的成本、企業的供應鏈體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各種運輸工具的成本、稅收系統的效率、海關報關體系等。一般來說,主題是在對自己狀況進行比較深入、細致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的。對所選擇的標桿管理主題進行標桿管理要能夠帶動或促進競爭力或工作效率的提高。

(2)確定標桿管理的對象和內容。這個對象應當是在同組織、同行業、同部門業績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數有代表性的對象。標桿管理的內容應當是在標桿管理主題范圍內決定標桿管理對象主要表現業績的作業流程、管理實踐或關鍵要素。通常,標桿管理的內容由相關問題專家和實際操作人士在事先召開的預備會議上確定。

(3)組成工作小組,確定工作計劃。企業層次標桿管理的組成人員通常由決定競爭力因素的核心部門的能夠識別專業流程優劣的人士參加,政府層次的標桿管理小組常常由實業界人士或研究專家和政府官員組成,政府部門人士主要起協調作用。

(4)資料收集和調查。首先收集相關主題、相關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方面已有的研究報告、調查報告或相關信息,在研究這些已有資料的基礎上,擬定實地調查提綱和調查問卷。在實地調查之前,要對調查問卷和實地調查方法事先在內部進行檢驗,確定調查問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形成差異的地方。

(5)分析比較,找出差距,確定最佳做法。在對調查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并進行必要的進一步調查的基礎上,進行調查對象之間以及調查數據與自己企業、產業(部門)之間的實際情況的比較研究,確定出各個調查對象所存在的差異,明確差距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并確定出最佳做法。

(6)明確改進方向,制定實施方案。在明確最佳做法的基礎上,找出彌補自己和最佳實踐之間差距的具體途徑或改進機會,設計具體的實施方案,并進行實施方案的經濟效益分析。實施方案要明確實施重點和難點,預測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偏差,確定對實施情況的檢查和考核標準。

(7)溝通與完善方案。利用各種途徑,將擬定的方案、所要達到的目標前景同全體成員進行反復交流與溝通,征詢意見,爭取全體成員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據成員建議,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統一成員思想,使全體成員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公務員之家

(8)實施與監督。將方案付諸實施,并將實施情況不斷和最佳做法進行比較,監督偏差的出現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達到最佳實踐水平,努力超過標桿對象。

(9)總結經驗。在完成了首次標桿管理活動之后,必須對實施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判,并及時總結經驗,對新的情況、新的發現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10)再標桿。針對環境的新變化或新的管理需求,持續進行標桿管理活動,確保對“最佳實踐”的“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