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合的科技成果轉化因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6 03:10:00
導語:校企聯合的科技成果轉化因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技創新進程中,高校與企業科研深層對接對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與轉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針對當前影響高校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因素,提出建設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創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科研市場導向、構建高校企業科研溝通機制體系、完善信息溝通機制等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企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對策
高校在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全國高校科技成果已達到每年近3萬項,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占全國近2/3。但由于科研與生產脫節,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不到15%,而發達國家高達70%,同時為國民經濟發展做貢獻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也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從高校成果向企業轉化難的障礙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強高校知識產權制度方面建設外,還應該以市場需求和企業要求為導向。
一、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障礙因素分析
目前,許多學者把障礙因素分析作為研究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點,大至有如下幾種因素:1.管理體制沒理順,缺乏有關政策法規;2.缺乏科技成果推廣費用;3.企業對大學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識產權力度不夠;6.大學與企業溝通信息不暢通。
在如何解決脫節的問題,目前的對策,主要有加強政策干預,改革宏觀管理體制,增加資金投入,加強教學、科研、開發一體化,調整利益分配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等。
除了這些對策外,還需要在方法和手段上進行創新。風險投資機制是一個很好解決轉化難的機制,對信息不通、中介機構吸引不過來,要通過一定的手段與方法去解決。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科技優勢,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不再是一個辣手的問題。
二、借助企業風險投資,促進高校技術成果轉化
風險投資是高校通向資本市場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條捷徑。典型的案例有:1.深圳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委托管理和建立投資聯盟,建立平行合作關系的共同基金,在2005年初出資100萬元人民幣,設立一個大學科研創業基金“深圳大學創業基金”。2.大連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已投資5個項目,其中包括大連職業學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3.湖北省投資集團2004年開始投資高新技術項目,與武漢理工合作開發的汽車廠電氣化控制項目,投資當年就創造利潤700多萬元。利用風險投資有助于縮短大學研究到工業生產的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風險投資的擇優培植機制,為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成熟創造了條件,同時我國高校科技企業被市場認可的結果也使風險投資獲得了回報。風險投資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對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發展起催化作用,這一點可從以下過程看出:
一是選擇科技成果。風險投資成敗的關鍵在于投資項目的選擇和管理。投資者要對高科技產品的市場潛力和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創業者素質進行深入研究,制定若干投資方案并認真評估、篩選。面對投資較少而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較多的狀況,投資者當然十分慎重,其重點考慮的是高校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創業者的素質。風險投資的篩選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高校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注重科技成果的時效性和市場推廣性。
二是投資科技成果。風險投資者選定了投資對象后,就要與我國高校科技企業共同協商投資方式、條件并形成法律文件,安排資金的投放。為了使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風險投資者要我國高校科技企業進行培植,投資者從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發展壯大中獲得更高的收益。一般來講,我國高校科技企業在創業初期不具備上市能力,通過風險投資的培植,它們成長起來并具備了上市條件。這樣在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發展的同時,風險投資者通過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股票上市使其投入的資金以股權的形式迅速升值,風險投資者出售股權即可獲較高收益。從風險投資者的角度看,促進我國高校科技企業迅速成熟,使之及早上市,對于其投資是非常有益的,當然這從客觀上也促進了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發展,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校企業經營者的企業經營能力。因此說風險投資是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催化劑。
當然建立有效的風險投資機制,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還需做很多工作。比如說:還需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吸引風險投資的市場結構;大力推動高校科技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健康的風險投資接收主體;加強政策、法規建設,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風險投資發展的激勵機制;加快引進和培養風險投資管理人才,為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等等。公務員之家
三、結語
可以看出,市場是導向,企業需要是指示燈,兩者的有機結合,迎合了高校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有利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解決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成為高校科技成果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有力助推器。
參考文獻:
[1]梁康.高校向企業轉移科技成果[J].經濟學家,2009,(2).
[2]王宏斌.高校與企業的科技成果連結點[J].河北大學學報,2008,(6).
[3]李洪波.高校向企業轉移科技成果[J].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7,(11).
[4]趙彥.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J].經營管理者,2008,(5).
- 上一篇:探析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策略
- 下一篇:探索原始社會德育模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