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業薪酬管理公平性原則

時間:2022-01-23 04:36:00

導語:探究企業薪酬管理公平性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企業薪酬管理公平性原則

關鍵詞:薪酬管理薪酬差距公平的薪酬管理

摘要:在對薪酬差距現狀深人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公平的薪酬管理的有關對策,并對其他相關的薪酬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公平的企業薪酬管理,是企業與員工高度關注的問題,它涉及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滿意度,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而如何讓薪酬合理化是薪酬設計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組織整體效率與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近年來薪酬差距問題成為很多企業甚至是媒體關注的重點。薪酬管理公平性是一個組織或企業薪酬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影響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實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深人研究薪酬管理公平性成為組織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有著重要實踐價值的研究課題。如何以薪酬來激勵已有的人力資本,吸引潛在的人力資本,值得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近年來,失衡的國有企業激勵機制和薪酬體系,成為不斷引發公眾爭議的熱點話題。而縮小薪酬差距,實行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會增加員工的薪酬滿意度,激勵員工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一、薪酬滿意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決定因素

從績效理論看來,員工對薪酬管理的滿意程度是衡量薪酬管理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標準。讓員工對薪酬滿意,使其能更好地為公司工作,是進行薪酬管理的根本目的。員工對薪酬管理的滿意程度越高,薪酬的激勵效果就越明顯,員工就會更好地工作,于是就會得到更高的薪酬,這是一種正向循環;如果員工對薪酬的滿意程度較低,則會陷人負向循環,長此以往,會造成員工的流失。

員工對薪酬管理的滿意度,取決于薪酬的社會平均比較和公平度。社會平均比較是指員工會將自己的薪酬水平與同等行業、同等崗位的薪酬進行比較,如果發現自己的薪酬高于平均水平,則滿意度會提高,如果發現自己的薪酬低于平均水平,則滿意度會降低。薪酬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對崗位的價值進行市場評估,確定能吸引員工的薪酬標準。

公平度是指員工把自己的薪酬與其他員工薪酬進行比較之后感覺到的平等程度。提高公平程度是薪酬管理中的難點。實際上,人力資源部門不可能在這點上做到讓全體員工滿意。許多公司之所以實行薪酬保密制度,就是為了防止員工得知其他員工的薪酬水平后,降低對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認同。另外,如果沒有對公平度的認同,員工也會很難認同薪酬與績效間的聯系,從而降低績效考評的效果。

企業薪酬水平的確定與企業自身經營情況、企業外部環境與員工素質等多方面有關。就公平度而言,管理者在制定薪酬政策時,必須考慮處理好三個公平即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和個人公平的問題。外部公平是指企業員工所獲得的勞動報酬與勞動力市場價格水平相當。如果企業的薪酬水平低于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平均水平,企業的薪酬就沒有市場競爭力,就會產生外部不公平,企業可能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內部公平是指在企業內部依照員工所從事工作的相對價值來支付報酬。與對外部公平的關注相比,員工更關注內部的相對不公平;員工在關心自己收人的同時,也在和同事進行比較。當員工感覺到自己沒有得到公平待遇時,其薪酬滿意度就會降低。個人公平是指員工個人對自己的資歷、能力和對企業所做貢獻的評價。薪酬支付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效率優先,即按照員工的崗位和對企業的貢獻大小付酬。要實現個人公平,首先是要把員工安排到最適合的崗位,并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創造機會。

二、企業員工薪酬現狀及其滿意度影響因素

(1)企業員工薪酬的現狀一是企業員工薪酬滿意度總體水平不高。據有關機構調查,要求員工對自己目前的薪酬水平做出評價,35.5%的企業員工選擇了“一般”;40.2%的員工的薪酬滿意度處于平均水平以下,選擇了“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僅有24.3%的員工表示對現有的薪酬“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二是企業員工薪酬制度模式單一,存在著“平均主義”。目前,我國企業員工薪酬制度主要存在兩種模式,即資歷工資制度和職務工資制度。這兩種模式既沒有突出崗位的要求也沒有考慮個人的績效。三是缺乏薪酬的公平機制,薪酬差距過大。“平安高官的高價年薪”一時間成為網絡媒體的熱點話題,吸引了市場諸多眼球,使民眾對中國企業的薪酬制度的公平性產生了懷疑。還有一些壟斷行業不光是工資高、獎金高,職業福利水平也很高,有的公司光是公積金一個月就可以達到幾千元,而有的國有企業職工可能沒有任何職業福利……還有些國企,管理者和職工年薪差距太大,大者高達數百倍。像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電力、石油等壟斷國企,管理者上千萬年薪,而普通職工年薪只有幾萬,如此的差距,使得企業員工感到薪酬不公平。

(2)影響企業員工薪酬滿意度的因素一是薪酬內部不具評價客觀性。根據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員工對內部相對公平的關注遠遠大于外部公平,員工不僅關心自己工作所獲得的薪酬,更關心與他人薪酬的比較,來判斷薪酬是否公平合理,當員工感覺到對自己不公平時,他的滿意度就會下降。但是,薪酬與滿意度聯系的關鍵不是員工的實際所得,而是對公平的感覺。員工在實際比較時,往往高估、夸大自己的付出,低估他人的付出,影響員工做出理性的判斷。因此,是否公平是員工的一種主觀感受。二是薪酬外部不具有競爭力。員工在企業內部比較的同時,還會將自己的薪酬水平與外部同行業、同地區、類似崗位的人員相比較,如果薪酬水平低于外部市場薪酬的平均水平,員工的不滿情緒就會油然而生。三是個人公平性體現得不夠。即使是相同崗位的員工,其技能水平、工作能力、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因此當員工認為自己的薪酬水平與業績不相符,“干多干少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也會產生對薪酬制度的不滿。當然,引起員工對薪酬不滿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員工認為工資應該與企業的效益同步增加,當企業業績好而工資提高的幅度遠遠小于效益提高幅度時,就會引起員工的普遍不滿;還有薪酬的分配程序、方式,都會降低員工的薪酬滿意度。

三、提高薪酬滿意度的主要對策

薪酬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激勵工具。一個有效的薪酬體系,應該是對外具有競爭力,對內具有公正性,對員工具有激勵性,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的努力方向符合企業的發展方向,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目前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關注如何提高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度。公平是薪酬滿意度的核心,提高薪酬滿意度,最終要解決的就是公平問題,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它需要運用多種手段,需要企業其他制度的配合。

(1)通過薪酬滿意度調查,了解員工對薪酬的期望企業可以經常進行薪酬滿意度的調查,以了解員工對薪酬福利水平、薪酬的結構、薪酬的決定因素、薪酬的調整以及發放方式的意見,了解員工對企業薪酬管理的評價及期望,了解員工最關注什么,這樣在設計或調整薪酬體系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通過薪酬市場調查,確定企業的薪酬水平薪酬市場調查是解決工資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過外部調查,企業可以了解市場薪酬水平及動態,尤其是同行業其他企業的薪酬水平,從而檢查分析本企業各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確定工資在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一般來說,企業薪酬水平要處于市場平均水平線以上才具有競爭力。制定與市場水準相符的薪酬水平,將有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企業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當然,企業在確定薪酬水平時,還要綜合考慮企業的戰略定位及發展階段,是選擇薪酬水平領先策略,還是市場跟隨策略,上高下低(高層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基層低于市場平均水平)還是上低下高,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別對待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員工。另外,確定企業的薪酬水平時,還需要對企業的支付能力進行深人分析,即考慮提高薪酬水平所帶來的企業效益的增加是否大于成本支出,尋找企業利潤與薪酬分配之間的最佳契合點。這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支付有競爭力的薪酬意味著人工成本絕對值的增加,但如果其激勵作用能使員工的工作效能大幅提高,相對人工成本下降,還是非常值得的。

(3)通過崗位測評,評估崗位相對價值崗位評價是利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所設崗位的職責大小、難易程度、技能要求等方面進行測評,評估出各崗位的相對價值,并根據崗位相對價值和對企業的貢獻度,劃分出職位等級,確定各崗位之間的相對工資率和工資等級。要保證薪酬體系準確地反映各崗位之間的薪酬水準差異,企業就要具備一套規范、合理、公正的崗位評估體系和程序,通過嚴格而科學的崗位測評,使各崗位之間的相對價值得到公平體現,從而解決員工的內部公平問題。

(4)合理設計工資結構,確保薪酬內部橫向公平企業中的各類員工之間的橫向公平可以通過采用多樣化(多軌制)的工資體系實現,即不同類別的員工采用不同的工資體系,如高管層可以采用年薪制;管理人員可以采用崗位工資制;技術人員可以采用技能工資制度—依據員工掌握了多少技能以及能做多少種工作來確定工資等級。各工資體系的薪酬水平可以重疊,這樣既能防止員工盲目地橫向比較,又讓員工看到薪酬的晉升空間。另外,還可以設置較寬的薪酬幅度,上下等級之間有一定的重疊,這樣的薪酬體系才會有較大的激勵作用。

(5)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保證薪酬內部會平崗位測評評價的是各崗位的相對價值,對崗不對人;而績效考核針對的是員工的業績,對人不對崗。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對員工的實際貢獻進行客觀的評估,并將考核業績與收人掛鉤,使績效高的員工收人增加,得到肯定和激勵;績效差的收人降低,受到處罰和鞭策。這樣就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員工對薪酬的公正感與滿意感,進一步解決內部公平和個人公平的問題。績效考核是實現薪酬內部公平的重要環節。公正、公開、公平的考核體系無疑會大大提升薪酬的激勵作用。但是,績效考核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好,反而適得其反,會降低員工的滿意度。所以考核一定要用事實說話,雙向溝通,及時反饋困。

四、相關的其他薪酬管理問題

(1)企業文化與薪酬任何制度設計都離不開企業的文化導向,企業關注什么,價值觀是什么,在績效考核、崗位測評等制度上都會體現,薪酬制度也不例外。如果企業文化推崇和諧、平均、保守,則薪酬就側重保障,差距就不會大;如果企業文化倡導績效、創新、激進,薪酬就側重激勵,充分拉開差距。

同樣,薪酬公平的問題不是僅僅憑著制度化管理、管理者的公正性和各種評估工具就能迎刃而解,更多的是一種企業文化和理念的支撐。企業必須通過宣傳誠信公平的企業文化,明確企業的公平標準,告訴員工什么是企業倡導和鼓勵的,什么是企業不允許的,告訴員工企業薪酬會向哪些重點崗位傾斜,并且把最重要的信息傳達給員工:薪酬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爭取的,薪酬的高低取決于自己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多少,從而減弱員工主觀上不公平的感覺。另外,開放的企業文化有助于管理者和員工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讓員工參與企業建設和管理,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溝通、參與、信任會顯著影響員工對薪酬管理的看法,從而提高對薪酬管理的滿意度。

(2)薪酬滿意度的相對性員工總希望工資多多益善,但企業是以利潤為目的的,人工成本是剛性成本,漲上去了就很難降下來,作為領導層,自然不希望人工成本上漲,這是永遠的矛盾。因此,確定一個讓全體員工都非常滿意的薪酬方案是很困難的。換句話說,任何薪酬體系都不可能做到讓員工絕對滿意,而只能降低員工的相對不滿意。所以企業在確定薪酬水平時,要合理核算,保持合理的度。當然雙方折中最好的結果就是員工獲得較高的薪資水平,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益,也就是人工成本的絕對值上升,而人工成本的相對值下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永遠解決不了員工的絕對滿意,那么首先要保證那些對企業貢獻高的員工滿意,因此要善用金錢,將有限的錢用得更合理,關鍵的崗位薪酬水平相對于市場水平高一些,而普通崗位薪酬水平可以低一些,這樣做就可以留住和激勵那些企業非常需要的優秀人才。

(3)薪酬的公開與保密薪酬公開還是保密一直是見仁見智。薪酬公開,管理透明,表明了企業公平的意愿以及對員工的信任,并且可以通過員工的反饋不斷優化改進薪酬管理,但是員工往往會在相互比較中感受不公平;薪酬保密可以有效阻止員工之間相互比較,減少內部不公平的感覺,但并不能消除員工相互猜疑,也不能讓員工感到公平和滿意。不論是公開還是保密,焦點還是薪酬分配的公平與公正。薪酬公平可以分為結果公平(即收人數量的公平)和過程公平(即確定每位員工收人數量過程的公平,包括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及程序等)。公平是薪酬體系的基礎,管理者在設計薪酬體系時,會盡量保證其公平性,但實際上在薪酬分配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即使做到絕對公平,員工在比較過程中的感受也未必公平。所以對企業來說,可以采取部分公開的方式,即過程公開而結果保密。結果保密可以避免員工之間的相互比較,過程公開也就是公開薪酬政策結構、考核方法及過程、薪酬的計算辦法,管理者利用這種公開向員工表明薪酬政策和體系的充分公平性。這種做法能提高員工對薪酬公平的認同感,只有員工認為薪酬體系是公平的,才有可能對最終的薪酬結果認同和滿意。

五、結束語

薪酬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激勵員工的最主要的因素,公平的薪酬管理是提高薪酬滿意度的關鍵。企業只有關注員工的需求和期望,不斷優化調整企業薪酬策略,并通過企業其他制度的補充和促進,提高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勵作用,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企業所需的人才,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提升員工的社會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