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現代教育制度管理探索

時間:2022-01-30 10:38:00

導語:國有企業現代教育制度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現代教育制度管理探索

摘要:企業教育是企業發展的“百年大計”,但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傳統國有企業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呈現出較大的不適應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傳統企業教育向現代企業教育過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而面向市場、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則是逐步形成滿足企業和企業員工全面發展需要的現代企業教育的根本所在。本文界定了現代企業教育及現代企業教育制度,論證了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的主要方略。

關鍵詞:現代企業教育;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教育制度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企業教育是指企業以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理論為指導、在市場環境中為應付日趨激烈的競爭而采取面向企業全體員工開展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的有效培訓,使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行為模式和知識技能等綜合素養均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活動。

現代企業教育與傳統企業教育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在對象上,現代企業教育面向企業全體員工,以全體員工素質的普遍提高換取企業的全面進步,而傳統企業教育則存在很大的局限睦;在形式上,現代企業教育長、短期結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企業內部正規培訓與企業外部的非正規培訓并重,而傳統企業教育則形式較為單一;在內容上,現代企業教育面向市場、立足企業員工增強能力、完善自我的實際,因此,它尊重員工不同的學習背景和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差異,教育內容既買用又豐富多彩,而傳統企業教育則顯得較為空泛;在方法上,現代企業教育采用個別化教育思想,針對每個員工的不同條件,因材施教,而傳統企業教育則多采用集中灌輸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在手段上,現代企業教育力求充分運用多媒體及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成果來提高企業教育活動的效率,而傳統企業教育的手段則較為落后。

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進程正在加速,綜合國力的競爭愈演愈烈,而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國與國之間企業實力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企業人才綜合素質的競爭,企業教育已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百年大計”。

20年的改革開放已使我國社會經濟生活悄然發生著深刻變化,然而,處于風口浪尖的國企改革卻使企業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國企領導思想觀念較為保守落后,致使企業教育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大多數效益較差的國企領導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傳統的產品經濟時代,只重生產,不重開發,看不到產品生產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相互關系,更不能深刻認識到企業教育在企業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基礎性“增量”作用。

其次,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企業教育與企業發展脫節,企業教育的真實價值不能實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教育只是企業生產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附屬環節,企業粗放式的生產經營方式導致對企業人才素質提高的嚴重忽視,企業教育在此氛圍中茍延殘喘,消極被動,不能積極主動為企業發展分憂解愁,很多國有企業甚至把企業的教育培訓任務當成是例行公事式的行政命令程序,既不考慮完成教育培訓任務的質量,也不考查企業員工對企業教育的實際需求,致使企業教育喪失了其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斷送了企業對企業教育的支持基礎。

第三,企業教育管理的內外環境并未得到顯著改善。有效的法律環境是企業教育生存發展的基礎。盡管近些年我國已陸續頒布了<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對勞動者的素質鑒定和技術業務培訓做了強制性法律規定,但由于沒有相應的“企業教育法”,當國企發展困難重重之時,就易使經營者在主觀上有意無意地“弱化”企業教育。

二、國有企業教育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國有企業教育的發展不能夠離開國有企業發展的現實“土壤”。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國有企業走出困境標明了航道?,F代企業制度是以公司制度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體制,其基本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現代企業的產權制度、組織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伴隨著國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有企業教育發展重現生機。

現代企業制度首先明確了法人的主體地位,使企業教育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凸顯。在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法人“虛位”,企業經營好壞與企業經營者的實際利益沒有太大關系,導致企業經營者外無壓力、內無動力,隨處可見企業經營者的短期行為,自然對具有效益顯示滯后特點的企業教育在企業發展中到底起何等作用不感興趣。一旦企業經營確立了法人主體,經營者當然會使出渾身解術考慮企業未來長遠的發展。當經營者拋棄短期行為、審慎思量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時候,他會領悟到企業的百年大計還是以企業教育為本,謀求企業持續發展就成為企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巨大動力。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人為本的經濟制度,企業發展必須建立在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之上。以人為本,一方面要求企業的一切經營行為都圍繞消費者的利益、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變化的需求為出發點,更為重要的是企業發展將愈發依賴企業全體員工的聰明才智。據統計:1996年我國國有工業企業員工60%以上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數青年員工只有初級技術,與此同時,企業員工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和管理水平等都亟待提高。顯然,擁有這樣素質的員工隊伍是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絕處逢生的,加強企業教育、造就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隊伍就成為當務之急。以人為本,還要求現代企業不只是把企業員工單純看作是勞動者,而應該盡力提供良好的條件,滿足他們求知、探索、自我實現的各種合理需要,使他們成長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企業建設人才,而企業員工的全面發展更是企業自身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谄髽I員工較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企業建設者,又為興企業教育提供了一個嶄新舞臺。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知識創新為特征的企業制度,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將成為企業發展生生不息的主旋律。經歷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完成由粗放型量化增長向集約型質量增長的觀念轉變,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自然生態之間的協調統一,企業生存更加依賴于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所創造的高質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同時,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換代,經濟結構正在向更高級、更優化方向邁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必然引起就業結構的相應變化,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企業教育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指明了道路。然而,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員工中所擁有的科學管理知識卻極為有限。據統計:盡管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高級管理層人員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77.2%,但其中只有1.4%的人員所學專業為經濟管理或企業管理,為此,在國有企業的各級備類員工中普及并提高管理科學知識,就成為企業教育發展的新的有力支點。

應當看到國有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確實為企業教育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企業教育的需求和企業教育大發展可能的實現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同國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充滿艱辛困苦、步履蹣跚一樣,企業教育在新形勢的更高要求中是輝煌的期盼,更是挑戰的顛峰,我們期待著企業教育新世紀曙光的到來。

三、面向市場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

毫無疑問,建立國有現代企業教育制度是國有企業教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根本出路。

現代企業教育制度是指具有依法自主辦學的實體,具備依托企業、服務企業、輻射社會并且機制靈活、功能完備、管理科學特點的企業教育制度。

依托企業即指企業教育的發生、發展都受制于企業的發展。在我國的現實國情下不能將企業教育完全推向市場,既不能把企業教育“企業化”,成為脫離企業“母體”、自負盈虧的辦學主體。更不能將企業教育“產業化”,成為謀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的純粹的經濟行為。

服務企業即指企業教育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培養規格齊全、質量上乘的各類建設人才。企業教育行為的起點和歸宿是企業的發展,企業教育必須與企業發展貼緊、貼近、貼實。企業教育也只有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壯大。

輻射社會即指企業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的一個組成成員,不能自我封閉,游離于社會環境之外,而應與社會的發展協調一致,樹立回報社會、關注社會冷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力所能及幫助的崇高意識,這樣,其發展才能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

機制靈活是指企業教育要建立較為完善的有效激勵和制約機制,高效運行的企業教育機構。能對影響企業教育發展的內外因素做出敏銳反應的決策體制,適應社會經濟波動發展的收縮自如的應變預警防護體系。機制靈活也是指在企業教育的運轉中做到“剛性”制度與“柔性”操作的完美統一。

功能完備是指企業教育能夠為企業發展培養人才提供質地精良、模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教育途徑。現代企業教育再也不是過去脫離企業發展實際、整齊劃一、一成不變、讓人生厭的老框框,而是從企業的現實出發,以企業員工的求知需求為中心展開的個性色彩濃烈、不斷調整變化、長短結合、脫產與在職形式并存的“點菜”式綜合性教育。

科學管理是指企業教育活動的實施以現代企業教育管理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深刻認識企業教育的本質屬性.深入探索企業教育的規律.圍繞穩步提高企業教育質量和效益這個核心,密規劃、設計涉及企業教育的各個環節,積極開發針對性強、表現形式多樣、類型廣泛的課程體系,研制能夠極大提高企業教育教學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制定企業教育行為有效規范的質量監控和評估方案,使企業教育永葆青春與活力。

總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是以人才培養的市場為導向、以個體化的終身教育為理念、以滿足企業和企業員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的企業教育制度。

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就要以人才培養的市場為導向,即企業教育行為的起點和歸宿都是為企業培養適用人才。企業員工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能與產品升級換代、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等對企業員工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就是企業教育賴以為生的重要市場?!安罹唷睍r時都有,因此,企業教育的市場將永遠不會消亡。與此同時,以人才培養的市場為導向還意味著企業教育要更加關注企業教育的人文價值,關心企業員工自身的全面發展,并在服務并滿足企業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中求得發展。

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就要加強企業教育的法制建設。企業教育立法是現代企業教育行為規范的總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盡管這些年我國相繼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它們均有涉及企業教育的法律條款,但這些只言片語客觀上對處于特殊低迷時期、情況異常復雜的企業教育來說是杯水車薪的。盡快出臺“企業教育法”,就能從根本上杜絕長官意志的人為干擾,減輕由于企業效益波動可能對企業教育帶來的負面震蕩,真正建立起企業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企業教育組織管理體制、有約束力的企業教育資金投入機制,這樣就能確保企業教育按照法制化軌道發展。

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還要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F階段應該將企業勞動工資制度、人事制度和企業培訓制度緊密相聯,力戒企業教育脫離企業管理實際、脫離企業人員需求的現象發生,使企業教育與生產相聯系、培訓與用人相聯系,試行并推廣職業資格證書,落實“持證上崗”制度,逐步形成教育、考核、使用、待遇一條龍運行機制,激發企業員工自我學習、提高素質、增強實力的欲望。

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就要在企業內部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為把企業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打下基礎。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知識的多寡是造成國與國之間貧富懸殊的主要原因,企業員工所擁有的知識質量的不同最終導致企業實力的巨大反差,不斷學習并致力于建立學習型企業是增強企業實力的制勝法寶。建設學習型企業就是要在企業中大力宣傳學習的重要意義,大興學習之風,號召全體員工積極投身于持續學習的活動之中去,并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親身體驗“知識就是力量”的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