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文化品牌發展探索

時間:2022-04-06 05:14:00

導語:企業的文化品牌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的文化品牌發展探索

摘要:品牌文化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品牌中的凝結,是文化特質在品牌中的沉積,是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的高度融合,是指品牌經營中的一切文化現象。現就其企業如何發展自己的文化品牌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品牌文化企業發展

品牌文化是進行品牌開發的核心,是決定品牌產品開發成敗的關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都逐漸有意的進行品牌經營,塑造強勢品牌,擴大品牌的社會知名度,以高知名度的品牌來整合企業的各項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企業文化”這個詞語顯得愈發時尚,無論大小企業、國有私有,都冠以“企業文化”來引領公司員工處理各項事宜。尚且歸納一句,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經過時間長河沉淀下來的習慣。

一、理性分析企業文化的定義

中國人的語言統一,傳統觀念相近,使得我們在企業文化方面,寫出來的條款必然相近。然而,相近的口號依托不同的公司本體,帶來的結果也不同,它絕不是一本企業文本或幾條標語,而是一個企業各個層面的深層挖掘。首先,在精神層面上,它是企業的大腦,是企業的價值理念,它要解決企業的使命是什么?企業的愿景是什么?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其次,在行為層面上,它是企業的四肢,企業的制度化,企業的氛圍,企業的溝通方式,待人接物,企業的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再次,在形象層面上,企業現場管理的狀況,廠區環境,廠服,企業橫幅,品牌形象等。

當然,企業文化本身在不斷充實、完善中逐步演化成一定的思維慣性和處事慣性。所以,可以把企業文化定義為:企業長期形成的一種習慣、處事風格。定義有很多,我們吸納的很多,得到的表象也很多,這需要管理者去打造,與管理者管理習慣密切相關,說白了,企業文化實際上就是主要管理者的文化,主要管理者的行事風格,變成企業行為就成了企業文化。

二、準確把握企業文化的立足點

創企業品牌的重要手段,理應在文化方面把握好精神、行為、制度、科技、學習、創新的作用,并從中把握根本,探究深源,形成品牌。

①精神文化是企業核心價值體系,是企業的靈魂。要大力弘揚開拓創新、勇于進取、構建和諧、服務社會的時代精神,結合時代要求和企業發展需要構建文化體系,培育和塑造具有企業特色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確立全體員工共同追求的發展愿景。

②企業文化必須通過員工的言行加以體現,這是企業文化發揮作用的必然途徑。這就要制訂員工行為規范,以員工守則的形式,對全體員工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的言行作出規定。員工守則要明確提出企業精神、職業道德、經營理念、發展戰略、遠景規劃等,明確描繪企業及員工共同追求的長期愿景;對員工本職工作的質量、效率、目標提出明確要求,對工作用語、動作手勢、儀表儀態等作出明確規范。

③制度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行為規范。管理制度是在生產經營管理中帶有強制性義務、起規范保證作用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人事制度、生產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文化的確立和推行必須通過制度來加以保障和落實。通過嚴格的管理,逐步形成員工的自覺行為,使文化建設的責任落實到企業所有員工,形成單位有指標、員工有責任、全員參與、人人盡責的建設局面。

④科技創新成果始終是各類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文化建設大力弘揚開拓創新、敢于進取、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推動領域的科技進步。

⑤知識總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劇增長,老知識很快過時,知識就像產品一樣頻繁更新換代,使企業持續運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嚴厲的挑戰。只有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學習和知識更新能力,不斷調整整個企業人才的知識結構,才能對付這樣的挑戰。

⑥要讓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深刻理解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理念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游戲規則。從制訂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方向、人力資源規劃到具體實施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有創新意識,并制訂和選擇多套應變方案。

三、凝心聚力建設企業文化品牌

當企業要對組織進行變革以重新創建一個合適的企業文化時,企業文化該怎么重建呢?

企業文化通過語言這種外在的表現方式在組織內部得到交流,語言和表達方式影響并促進著企業文化的形成。組織成員的交流以及領導所使用的語言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交流中所使用的每一個字都要慎重考慮。領導者要有意識地使用新的語言,并且鼓勵員工也使用這種語言來溝通。當員工發現自己在建設組織、建設分享愿景和核心價值的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時,他們就會參與到變革中來。有如福建高速的廣告語:魅力高速暢通無限,當它能夠深入員工的心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就必然能夠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而且,員工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也將創造一種新的企業文化,去真正推動實現組織的愿景。其次,可以用批評來協助企業文化。在我們的經營管理和咨詢實踐中,形形式式的企業文化可以歸類為兩種基本類型,即表揚文化和批評文化。近些年,表揚文化似乎已成為一種主流。理論界和越來越多的“好企業”都在強調以人為本、激勵、和褒獎的重要性,認為維護好與員工的關系,必須盡量少批評,多表揚。事實上,在中庸之道和面子文化盛行的文化大背景下,大多數的中國企業或多或少表現為批評文化缺失。然而,批評文化有利減少工作中的差錯,降低風險,也有利于培養一種嚴肅的作風和遵紀守法的習慣,可以促進事情做得更好。極端表現是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充滿“罰”字。為了更好地發揮批評文化的正面作用,批評者要講究批評藝術,注意批評方式,掌握好批評的“量度”;而被批評者要加強心胸、眼界、事業心的調養。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后味無窮。這種批評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還會積極地接受批評,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批評還有許多值得講究的藝術,只要管理者有心,就會在不斷的文化累計中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