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形象透析

時間:2022-05-03 03:24:00

導語:企業領導形象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領導形象透析

摘要:本文通過對企業領導形象的特性、內涵和塑造途徑的闡釋,力圖從領導者自身的角度開拓出提升領導形象的途徑,以領導者的魅力幫助企業外塑形象內增凝聚力,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領導形象;探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競爭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在實踐中,人們發現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保證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重要砝碼,由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自身的形象塑造,以此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在諸多涉及企業形象的要素中,領導形象是其中的靈魂和代表,它外影響企業的形象,內影響企業的凝聚力。所以,塑造良好的領導形象是21世紀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之一。

1企業領導形象是外化性、實踐性、過程性的統一

由于領導形象并不是一個深奧的概念,人們有能力根據自身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加以詮釋,因此,對于如何界定領導形象說法各異。以往人們普遍以領導者的身高、相貌、衣著、談吐等作為界定的依據,雖然這種界定方法也從某一方面展示了領導形象,但是僅以領導者的外形等純感性因素作為著眼點,忽視領導形象的內在素質,容易走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誤區,對于領導形象的正確評價應在外形的基礎上,加入更為重要的內在修養。筆者認為領導形象可以理解為:領導形象是領導者的內在修養在實踐過程中所展現的,被社會公眾及企業員工認知的個人素質的總和。

1.1領導形象是領導者內在修養的外化

領導形象的評價主體雖然是外部公眾,但其行為主體只能是領導者自身,無論外界的環境怎樣變化,評判標準如何變革,領導本人都是展示領導形象的唯一主體,在領導展現領導形象的過程中,肢體、談吐、衣著等充當展示媒介,盡管如此,領導者的內在素養還是這一外在形象的最終根源,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有什么樣的內在本質就會有什么樣的外在表現,雖然有可能一時一地的產生修養與形象相矛盾的情況,但就整體來看領導者的能力、意識、覺悟等綜合素質還是與其領導形象相一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表象與本質是辯證統一的,本質決定表象,表象是本質的外在表現和展示途徑。就領導形象而言,領導形象只是領導者內在修養的“顯示器”,但是無論怎樣展示,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在修養。

1.2領導形象是在領導實踐中形成的

實踐是人們為滿足一定需要而進行的能動的改造和探索物質世界的活動,它是連接主體與認識的中介,任何認識的形成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領導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于領導者的評價,它本身也屬于一種認識范疇,因而,它同其他認識一樣,也需要在實踐中形成,離開領導實踐,空談領導形象是沒有任何可能和意義的。人們經常評價領導者干練、有能力,追溯這些評價的由來,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是建立在領導實踐基礎上的,也可以說是實踐給了他展示自身形象的機會。

1.3領導形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領導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于領導者的評價,是一種認識。就認識的本質來說,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產生這種認識的實踐就是不斷變化的。以實際生活為例,領導從上任伊始,就以各種領導工作展現領導形象,加深公眾對他的認識,如果該領導一直是正向的加深這種認識,公眾對他就會越來越肯定,印象就會越來越好;如果該領導在領導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則他的評價就會有負向記載。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公眾對于領導形象認識的不斷深入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向本質逼近的過程,隨著對領導形象認識的不斷深入,公眾就會越來越熟知該領導,從而該領導的形象也能夠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總而言之,領導形象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2企業領導形象是領導者多重素質的綜合體現

領導形象是領導者表現的綜合體不僅體現在時間方面,即領導形象的界定時限并非一時一刻,而且體現在員工或者社會公眾對領導者一段時間內領導行為的綜合評價;綜合的另一層含義可以理解為,領導形象是領導者多重素質的綜合體現。

2.1領導者的品質是領導形象的風向標

對于商界的領導者,人們普遍認為能力是他們的必備“硬件”,因為能力是公司興衰成敗的決定因素,然而這種只強調能力而忽視品質的觀點卻有著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因為領導者能力的大小只能影響企業業績的大小,而一個領導品質的高低卻能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領導者的品質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領導者的信仰。這里的信仰并非是空談共產主義口號,而是一些實際的把熱愛祖國化作實際行動的信仰,只有熱愛生“我”養“我”的土地,才能把這份崇高的感情帶入到實際工作中,為公司創造出驕人的業績。二是領導者的道德品質,道德品質是領導者的內在修養,它雖然不能體現為工作能力的高低,但是他的有無確是領導者形象的決定因素,畢竟擁有崇高思想、高尚情操的領導者不會做出令公司蒙受損失的不法行為,更能令公眾信服。

2.2領導者的學識是領導形象的知識底蘊

領導者的學識是領導者智慧的象征,博學多才的領導者憑借其廣博的知識面、豐富的專業理論,得心應手的處理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由于所學理論都是前人智慧的濃縮與結晶,因此在處理問題過程中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科學家牛頓在談到自己的科學成就時也就曾說,“如果我看到的比較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外,領導者的學識更是領導能力外化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集深厚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以及豐富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經驗于一身,才能在應用中綜合展示出自身的素質,從而更好的體現出領導者的能力。

2.3領導者的能力是領導形象的最終決定因素

領導能力是領導者知識水平、個人信仰、道德素質的外化,直接決定著領導者業績的高低,如果說領導者是用業績向世人證明他的水平,那么領導能力就是這種展示所需要的平臺。領導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極強的領導能力可以使下屬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在領導者和下屬之間產生凝聚力,起到整合組織的效果,這是任何企業都夢寐以求的無形財產;同時領導者的能力,也體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社會交往等其他方面,可以豪不夸張的說,領導能力是企業運轉的“潤滑油”。領導者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幽默詼諧的語言能力、協調溝通的辦事能力、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等都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能力是以綜合方式展示的,可以說每一件細小事情的處理都是領導者各種能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2.4領導者的成就是領導形象的評判標準

領導成就可以理解為領導業績,是領導工作的最終成績。在企業領導者的全部領導過程中,一名出色的領導不僅要擁有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出色的能力等體現領導者形象的形式,更要有輝煌的成就這一內容作為所有形式的支撐。從領導形象的評價主體來看,企業員工是企業實踐的參與者,是領導的工作伙伴,雖然他們可以直接感受到領導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沒有成就的領導會使員工產生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就會人心渙散;此外,社會公眾也是領導形象的評價主體,由于他們不在企業內部工作,這使得他們只能以企業的產品、凈資產等涉及到企業業績的指標來判斷領導是否稱職,沒有領導者的成就,企業的這些業績都無從談起,因此領導者的成就對于領導形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3從自身處尋求提升企業領導形象的途徑

領導者形象的塑造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它需要領導者不斷認識自我,并且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提高自己在員工乃至于整個企業中的形象。

3.1強化意識,以“高”覺悟激活領導形象

塑造良好的領導形象,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因為認識的正確與否、深刻與否直接影響著領導行為,因此思想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自我強化意識的過程中:首先是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雖然企業領導不要求像政府領導那樣需要擁有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理想,但是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光榮一員,明確自己的“三觀”,仍然是作為中國人的基本要求。此外,科學的“三觀”也是指導人生正確方向的有力保障,它雖然沒有為人們提供可操作性的能力層面的支持,但是卻從更深層次為其他具體理論樹立總的指導思想,為具體知識掌握方向。其次,企業領導還要時刻樹立提升領導形象的觀念。企業處于經濟大潮的最前沿,作為企業這艘大船的船長,領導者的工作是繁忙的,公司日常的瑣事、公司外部的應酬、公司前景的規劃等都是領導者必須處理的問題,但是一個合格的企業領導者還應在繁忙的基礎上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把塑造形象作為自己工作的一個內容,而不是在工作基礎上添加的累贅,只有這樣領導者才能心悅誠服的注重形象,時刻把形象問題當作是關系到自己的前途、關系到企業未來的重大任務,為自己增加人氣的同時,為企業增加靚麗的色彩。

3.2加強學習,以知性美塑造新型領導形象

21世紀是學習的年代,學習不僅能夠帶來知識的積累,更可以通過氣質的改變給人以知性美的視覺體驗。因此加強學習不僅有助于領導者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更可以通過儒雅的氣質為其領導形象增加分數。

學習的內容包含許多方面:首先是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雖然領導者都是具備了一定專業知識和領導才能的業務骨干,但是社會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一個驚世駭俗的理論,一夜之間就會衰老為常識,同樣,一個業務骨干也很可能因為一段時間的疏忽而退化為外行,這對于領導者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因此專業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學習其他基礎學科的知識。雖然基礎知識對于業務方面的提高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加大自己的文化底蘊可以豐富自己的內涵,擴展自己同他人的交流空間,在與同事或客戶的交流中展現自己的文化底蘊,贏得對方的支持,此外,學習基礎知識還可以為業務問題的解決提供其他學科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這也是一條很好的創新之路。再次,要重視對他人經驗的學習。理論畢竟不能等同于實踐,對他人實際經驗的學習從某種程度來說更帶有針對性。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經歷來應對各種事件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享他人的經驗,以旁觀者的角度更加清楚的分析事件的發展,從而在今后自身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能夠得心應手的解決。豐富的學識、儒雅的形象、創新的思維,這就是加強學習所塑造出的知性美的領導形象。

3.3增強親和力,用“情”優化領導形象

在古漢語中,領導是兩個詞,“領”指的是率領、引領,它屬于一種上下關系,而“導”則是引導,是指在左右加以幫助的人。在改革初期提及領導時,人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剛毅強硬的形象,可以說“領”字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現代領導模式中“導”字更能增強領導效果,以“情”字為紐帶建立新型的領導關系。實踐證明,平等協商型的上下級關系更有助于激活企業員工的潛質,以他們最大的能量為企業服務,從而創造出驕人的企業業績。美國的質量專家戴明創造的PDSA循環管理模式,就強調要用引導學習的方法,而非施加控制的方法來實行領導活動。

在塑造以“情”制勝的領導形象中,兩種塑造途徑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信任。信任是一個人發揮潛力的前提,企業員工只有得到了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充分的體會到自身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才能在具體工作中展現出個人的價值,因此信任是員工為企業高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領導者平時的一個微笑、一個表揚雖然不能起到任何實際的功效,但是卻可以為員工帶來尊重的感覺和溫馨的氛圍,因此,如果領導者以增強企業效益,發揮員工潛能作為工作理念,那么信任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傾聽。傾聽下屬的意見,傾聽顧客的聲音,雖然這可能會為領導者繁忙的工作帶來更大的工作量,但是如果能夠仔細的理解個中含義,就不難找出今后的工作方向,發揮群體的智慧做好企業工作,收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3.4把握時機,在良機中提升領導形象

中國古人在描述戰事勝利所需條件時,就曾經提出過“天時、地利、人和”的觀點,其中“天時”可以理解為作戰的時機。現如今商場如戰場,時機問題在商場里面也同樣重要,它不僅可以改變企業的命運,同時也能夠說明領導者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應變能力。在領導者所處的領導環境中,通常都是風平浪靜的,企業上下都是在規定的框架內有條不紊的工作,這時的領導者更像是一個管理者。只有在重大事件中,領導者才有機會當機立斷的解決問題、提升形象。以張瑞敏砸冰箱事件為例,在此事件之前,張瑞敏和他的電冰箱廠都還很不起眼,沒有社會知名度。但是經過此事件,張瑞敏和他的企業一舉名聲大振。不僅是張瑞敏,許許多多的知名企業領導者都精于此道。可見牢固的把握時機、準確的判斷形勢,利用好重大事件是提升領導形象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永瑞.領導科學與藝術[M].北京:敦煌文藝出版社,2004.11.

[2]秦德君.把握時機提升領導形象[J].決策,2005,(5).

[3]毛錦欽.領導者的形象特質及其塑造途徑[J].新東方,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