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決策者的素質和能力詮釋
時間:2022-05-18 05:00:00
導語:企業決策者的素質和能力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球金融危機對企業是嚴峻挑戰,也帶來了發展機遇。企業能否經營出特色,能否變挑戰為機遇,實現轉“?!睘椤皺C”,主要取決于企業決策者的素質和能力。企業決策者最緊迫的任務是盡快提高素質、提升能力,從而引領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根,在復雜的環境下率先尋到新的風景。
關鍵詞:素質磨練;能力集合;危機管理;企業;決策者
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成功的決策者就沒有成功的企業。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更要求企業決策者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概括起來,筆者認為,企業決策者應對金融危機至少應具備以下五項素質和五種能力:
一、企業決策者應具備的五項素質
(一)道德素質
2008年9月27日,總理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和企業家座談時指出:“企業是經濟的主體,企業家要有道德。每個企業家都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每個企業都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合法經營與道德結合的企業,才是社會需要的企業。”廣大企業決策者要按照溫總理的要求,牢固樹立平等互利、自由競爭、公平交易、以義求利、誠實守信、勤儉廉潔、遵紀守法等維系市場經濟的基本道德觀念,將道德、責任、能力集于一身去經營企業。道德是企業決策者品格的核心,是其事業的支撐點。假若把企業決策者比做一棵大樹,道德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基。有了根基,大樹就會枝繁葉茂、濃蔭如蓋。根基出了問題,這棵大樹就會衰敗、枯萎[1]。
(二)洞察素質
應對金融危機更需要決策者提高洞察力。一要善于捕捉信息。沒有信息就談不上洞察,洞察的過程是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過程。決策者要有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強烈意識,建立健全信息系統和靈敏暢通的信息渠道,從而更有效地實施管理和經營。二要目標對準未來。決策者要學會把握市場發展趨勢,不斷地對準未來,思考未來,經營未來。三要時刻抓住機遇?!耙粋€好的機遇,勝過一大堆計劃”。時刻尋找機會,在機會降臨時能及時、果斷地把握住它,充分利用它并去爭取成功。
(三)識才素質
越是處在緊急狀態,越需要決策者加強識才修養。一要善于發現人才。要像劉備對待諸葛亮那樣,降貴屈尊,三顧草廬;二要善于使用人才。在用人上要眼明手快,當機立斷;三要運用能人帶動策略。有這樣一個故事:挪威人愛吃沙丁魚,漁民們若能將活的沙丁魚帶到市場,就能吸引人們爭相購買。漁民能讓沙丁魚活下來的奧秘是在漁槽里放一條鯰魚,沙丁魚發現了鯰魚就非常緊張,于是,就左沖右突,跳躍不停,這樣一來,沙丁魚在蹦跳中被運回了漁港。由此得到啟迪:只要在人群中引進能干的人,就會使大家感到緊張,一緊張自然就會拼搏進取,如此一來,整個群體就會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四要善于保護人才。人才往往干得越多,“毛病”就越多,人們的意見和看法就越大,所以,人才是需要保護的。
(四)膽略、創新素質
決策者的膽略素質主要表現在對冒險的態度上,與常人不同的是常人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沒有采取行動的勇氣,而決策者卻應當只要有七成把握,就拿出百分之三百的勇氣。事實上,任何成功者,在其走向成功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冒險精神。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寧愿安于現狀而不去冒任何風險,其實,追求沒有風險,恰恰是最大的風險。
實踐證明,有了知識和科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能夠不斷創新的。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決策者作為企業創新的主帥,其創新素質要比一般管理人員更顯重要。一要強化創新意識。管理大師杜拉克曾經說過:“面對變化,只有創新。誰繼承以往的做事方式,注定會帶來災難乃至死亡”[2]。這是對創新持久性特征的最精辟的解釋。二要敢于面對失敗。要創新,就難免會有失敗,敢于面對失敗是決策者所必不可少的精神。三要勇于持之以恒。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在不斷創新中謀求長遠的持續發展。
(五)情感、健康素質
決策者的情感素質主要體現在對人際關系的把握上。一要加強感情修養。要有熱情的態度、坦蕩的胸懷、誠信的風范、務實的作風;二要學會寬容。要寬容犯過錯誤的人或反對過自己的人。寬容是一種美德。
決策者一要有健康的體魄;二要有高雅的風度,風度來自于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廣博的學識、寬廣的胸懷和堅強的意志;三要有良好的儀表,這既是審美修養,也反映了對別人的態度。穿著得體、個體鮮活、整潔協調,就一定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企業決策者應具備的五種能力
決策者的能力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項能力的集合。
(一)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和非邏輯思維能力。時下,決策者尤其要加強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在此例舉幾種常用的非邏輯思維方式,以供參考。
1.逆向思維。就是打破常規思維的慣性,有意識地從反向去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有這樣一個故事:英國歷史上曾有一個很節儉的國王,多次下令禁止戴金銀首飾,但收效甚微。有一人獻計,讓國王下令:“全國只允許妓女和小偷戴金銀首飾”。由禁令反向為允許,結果很成效頗佳[1]。
2.側向思維。就是雖然不與常規思維逆反,但換一個角度通過走第三條路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安荽杓薄ⅰ安軟_稱象”等故事,都是典型的側向思維范例。決策者在思考問題時采用另辟蹊徑的側向思維可以幫助在山窮水復疑無路時,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3.發散思維。就是讓思路向多方向、多數量擴散的立體型、輻射型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的能力與敢于想象的品格有很大關系,只要不受一切原有的知識圈及所有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就能想象出許多與通常情況不同的、新穎的、獨特的方式和方法。
(二)決策能力
決策者既要有戰略眼光,善于綜觀全局,善于調查研究;又要懂得“謀之貴眾,斷之貴獨”的道理;還要學會善于授權的藝術。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劃船是水手們的事,船長的任務是把握方向。”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勢必減少對全局的思考與控制力。生物科學對懶螞蟻現象的研究成果頗有啟示:生物學家發現在以勤勞著稱的螞蟻家族中,總是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懶螞蟻四處閑逛。將懶螞蟻與勤螞蟻分離開來,但兩個蟻群又都重新形成了原有的懶螞蟻比例。進一步觀察發現,這些懶螞蟻之所以四處閑逛,是為了搜集生存信息,以便指揮其他的勤螞蟻更有效地獲取食物,更快捷準確地尋求生機。懶螞蟻現象表明:一個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懶于具體事務,卻勤于思考創新的領導者。沒有了這樣的懶者,勤者極易無所適從,往往事倍功半。企業決策者要善于授權,把大量具體工作予以委托,這不僅體現對下屬的信任,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也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登高望遠,去進行經營和開發戰略性的思考和決策。
(三)應變能力
決策者的應變能力主要體現在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或非程序性問題時的應付和適應能力上,也是快速反應的一種表現。一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在變化多端的復雜環境下,“以不變應萬變”是走不通的,要像弈棋那樣在有限的格子里擺出無窮無盡的棋譜。二要變中生創,邊干邊創。要善于在差別與變化中及時地產生應對的創意和策略。如在有地區差別之時因地而變,在有季節差別之時因時而變,在有經營差別之時因競爭對手的變化而變,在有需求差別之時因客戶消費心理的變化而變,等等。有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名茶“茉莉花”遠銷歐美,曾一度在東南亞不受歡迎。原來“茉莉”與“沒利”諧音,當地人很忌諱,銷路受阻。中國廠商得知后及時進行調整,將“茉”字添上了兩個點,改變成“萊”字,與“來利”諧音,結果銷路大暢。真可謂“時移則勢異,勢異則情變,情變則法不同”。
(四)塑造品牌能力
時下,企業競爭即品牌的競爭。品牌管理的核心是“顧客至上”。小天鵝洗衣機何以能占領較大市場?就在于秉承“顧客的需要就是標準,顧客的滿意就是目標”的服務宗旨。例如,小天鵝曾為泰國生產了一批洗衣機,而泰國用戶家的老鼠多,將洗衣機的電線咬壞。小天鵝洗衣機廠派人去檢查,檢修好以后說:“我們沒有很好地考察你們的使用環境,沒有裝配能防老鼠咬的電線,這是我們的責任?!睓z修人員的一席話,凝聚著“顧客是上帝”的營銷觀念,塑造了企業的良好形象[1]。
(五)危機管理、自我控制能力
沒有危機意識就不能成為優秀的企業決策者,因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危機正威脅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危機管理已成為繼市場營銷、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等課題之后又一管理熱點問題。因此,決策者必須了解危機管理的原則、途徑、處理方法與策略等方面的知識,掌握企業危機管理的相關技能,從而做到預防并妥善處理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各類危機,使企業保持健康、良性的發展勢態。
決策者面對壓力和挑戰,一要不喜形于色、不怨天尤人;二要主觀愿望符合客觀實際,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使自己的決策最終變成現實;三是在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時積極主動地與人進行建設性溝通,溝通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尊重他人,做到表里一致、認同對方、雙向溝通[3]。只要換位思考、以誠相待、以理服人,就能使人們的心靈因溝通而陽光。
參考文獻:
[1]劉華海.中小企業管理創新[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
[2]趙繼新,吳永林.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3]魏江.管理溝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 上一篇:透析WTO法中的沖突規則
- 下一篇:多重視角下勞資的關聯透析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