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企業收益價值評估法的應用

時間:2022-12-08 05:29:00

導語:深究企業收益價值評估法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企業收益價值評估法的應用

一、企業價值評估收益法涵義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過將被評估企業預期收益資本化或折現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兩種具體方法是收益資本化法和未來收益折現法收益資本化法是將評估對象未來某一年的預期收益除以適當的資本化率或者乘以適當的收益乘數轉換為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價值=未來某一年的預期收益/資本化率=未來某一年的預期收益x收益乘數

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收益資本化法只要求測算企業某一年的數據,收益乘數形成的基礎也依賴市場發生數據,這需要成熟的資本市場,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實際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強。未來收益折現法也稱為現金流量折現法,是預測企業未來各期收益,選用適當的折現率將其折算到評估基準日后再累加求和。我國在企業價值評估實際操作中通常采用這種方法。

二、企業價值評估收益法存在的問題

1.預期收益額確定。預期收益額受諸如企業背景、政策因素等在內的眾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同時,預期收益的確定主要依賴企業客戶提供的資料,但是由于企業管理當局存在某種利益動機,往往有意拔高或降低、甚至提供虛假盈利預測值而難以做到客觀公正。作為盈利預測本身也有自身的弱點,盈利預測的復雜性、預測方法的局限性、由于預測本身所固有的不確定性,包含盈利預測在內的各種預測信息的可靠性、相關性畢竟不同于現實,而且,這種盈利預測的時間越長,其準確性也越差。

2.收益期限選擇。收益期限是企業的全部資產發揮作用取得收益的年限。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與狀況,一般將企業的收益期限劃分為有限期限和無限期限。無限期限適合于預期收益持續穩定增長的企業;而對于生產經營有限或預期收益高低不等且沒有明顯穩定增長趨勢的企業,則要采用有限期限。目前在我國資產評估的理論上和實務中對于有限期限的確定,都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從而導致了收益期限確定的隨意性。

3.折現率選取。折現率一般可以分為兩類:股權投資回報率和全投資回報率。折現率是企業價值的敏感因素,對企業價值的評估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折現率的微弱差異,就會帶來評估結果的較大偏差。由于各種估價模型所采用的折舊率的性質各不相同,無法給定一個統一的確定標準。

三、收益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方法探討

1.合理預測企業未來收益。企業預期未來收益額的確定,首先離不開企業現有的生產條件、技術條件、市場條件。同時,未來經濟情況的確定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現時法律、法規、信貸、稅率等制度下,這是決定企業收益額大小的客觀條件。要本著從企業的經營現狀出發,分析過往的業績,去推導未來,可以說,這種分析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恰當地推知預期收益額凈現金流量不受資產計價方法與折舊方法的影響,而且考慮了收益取得的時間,更能客觀反映企業資產的使用所帶來的附加值。因此,采用凈現金流量作為評估企業價值的標準,可以如實反映企業資產的獲利能力和真實收益,同時也符合國際慣例,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被接受所以,在用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時,建議使用凈現金流量預測企業的未來收益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折現率的選取應與收益額的選取口徑一致。

2.合理預測企業收益期限。應將企業具有核心盈利能力的資產的收益期限作為整體企業的收益期限,具有核心盈利能力的企業資產的盈利狀況,跟企業的生命周期較為一致,盈利狀況良好且收益穩步上升,說明企業進入成長發展階段;盈利狀況趨于平穩,說明企業已進入成熟期;盈利狀況日趨下降,說明企業開始步入衰退期。從整個受益年度出發,可以分為有限期與無限期。有期限者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選用營業執照的期限、經營合同規定的期限、租賃期限、整個經濟壽命周期等。收益期的確定通常要考慮企業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主要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經營者的素質、外部環境的影響如競爭對手的變化、國家投資政策的變化等。確定方法可以考察一項資產的收益期限,一般有自然壽命期限、經濟壽命期限、法律壽命期限三種。自然壽命期限是指一項資產從形成到被第二代資產取代之前的時間,其終結標志著資產使用價值的結束。經濟壽命期限是從資產形成,使用到最后喪失經濟價值的時間,經濟壽命終結后,資產雖還有使用價值,卻已無交換價值。法律壽命期限是指法律或合同規定的有效期,一般來講,在確定具有核心盈利能力的企業資產的收益期限時,應遵循以上三個期限孰短的原則。

3.科學選擇折現率。預期收益每年都發生變化,折現率也會因銀行利率、社會經濟的變化、通貨膨脹、行業發展情況等因素發生變化?,F金流與折現率的匹配原則為一定的現金流對應一定的折現率,現金流趨于穩定后,對應永續現金流的是永續折現率。折現率可以不斷變化,最終等于永續折現率。利用變動的折現率對整體現金凈流量進行折現,可以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變動和風險大小,比較恰當地反映企業價值,故對折現率的確定,要考慮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同時也要考慮風險報酬原則,企業追求的不僅僅是無風險報酬,還要認識到追求風險報酬是推進企業發展的一大原動力。在進行企業資產價值評估時,必須承認和考慮風險報酬因素的存在確定風險報酬率主要考慮委托方的經營風險、行業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等因素,在分析委托方的經營現狀發展態勢等的基礎上,結合高技術高風險高回報的基本特性,適當借鑒同行業特別是同類上市公司的投資報酬率等情況的基礎上最后加以確定。